《殺人回憶》— 華城連環殺人案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19/09/2019 發表 收藏文章
據韓國媒體報道,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嫌疑人已被韓國警方逮捕。

1986年9月15日,71歲老人被勒死,下半身赤裸,手腳以X字捆綁,趴在田野中。從這一天開始,直到1991年4月3日,華城連環殺人案,共有10名被害者。這10次案件,均是以女性為目標,手法基本一致。脅迫、捆綁、刀具殘害、割乳房、殘害下體,用貼身衣物勒死受害人。受害人的年齡,下從13、14、18歲,上到60、70歲。但經過警方的偵察,確認10次連環殺人不止一個兇手。應該是一名主犯,1-2名模仿犯共同作案。

第8次案件,受害人幸存。其作案手法多處不同,因此被排除是同一個兇手。兇手作案手段殘忍,且越到後期,越升級變態。作案時間相隔也越來越長。直到最後,戛然而止。
韓國警方投入了共計180萬人力調查此案。但因為當時的刑偵手段落後,各種因素限制,所以一直到昨天,華城連環殺人案,都是最著名的全球未解懸案之一。絕望的警方,甚至一度聽從風水先生的建議,改造警局風水,以求抓到真凶。


2003年,奉俊昊導演的著名電影《殺人回憶》上映。這部電影一直被奉為完美的電影,懸疑片無法超越的作品。此片以華城殺人案為原型改編,講述了7次連環強姦殺人案的偵察過程,以及最終淪為懸案的故事。

《殺人回憶》這部電影無論是攝影、風格、構思、表演、音樂,還是改編劇本、細節,都優秀到無法復刻,無法超越。甚至流傳一句話說,哪怕是一秒一秒的抄,都抄不出來。


即便是不懂電影技術的外行觀眾,也會被電影深深的震撼。網上討論詢問真凶的話題有無數條。對兇手的殘忍而憤怒的網友,也是一直不斷。一部優秀的作品,使這懸案被人們銘記。很多觀眾對最後一個鏡頭,記憶猶其深刻。

宋康昊主演的警察,猛然回頭,盯住屏幕的那一瞬間,讓人猶如墮入無底冰窟。根據採訪,導演奉俊昊說:我想如果兇手在世,他一定會看這部電影,所以安排了宋康昊直視鏡頭這一幕,其實就是在看著兇手。這部電影也是奉俊昊的封神之作。不僅因為這部電影的手法、人物、劇本好到幾乎沒有讓人挑剔的餘地。

還因為一部電影使歷史重大案件被銘記,同時韓國的人民和警方一直沒有放棄調查此案。它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一部作品的任務。至今又過了16載,真凶終於落網。


影片首尾呈現發黃的暖色調,前後呼應,其他部分色調灰冷凝重。游離在劇情之外的配樂也非常之少,相當符合情境。這種配樂和色調造成了陰冷壓抑的氛圍,尤其是夜幕下附近的田間小道以及離凶殺現場不遠的工廠,都有種令人發寒的陰深恐怖。

人不可貌相,這句話用在宋康昊身上實在再合適不過。這位長著一張韓國大叔臉的中年男子並沒有因為形象限制難以發揮,影片中他的真實表演簡直就是一個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韓國縣城的小探員,沒有任何做作姿態。尤其是和蘇探員不打不相識那段,話音未落、飛身踹人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他和金相慶兩人都可以用敬業來形容。

對比於2005年《外出》裡照顧形象、難以入戲的裴勇俊,聯系及宋康昊在《JSA》、《我要復仇》中的精湛演技,發現媒體喜歡搬用“如火純青般的演技”並非吹噓唬人。不過2003年的青龍獎,他依然沒有得到最佳男演員,因為他的對手是演技更為彪悍瘋狂的崔岷植(《老男孩》)。但實力相當,無論誰勝出都是可以接受。


而熬過前面二三十分鐘,案情發展讓人欲罷不能。奉俊昊在商業和藝術上表現出了莫大野心,兩者之間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協調。影片既能劃分到驚悚偵探片吸引觀眾獲取票房,又能大處著眼、小處落筆,穿透時空的厚重感令人回味再三。《殺人回憶》沒有類型片中警匪的針鋒相對、鬥勇鬥志卻依然有著清晰合理的脈絡主線和跌宕起伏的內心波動。

影片除緊湊的劇情推進之外有著為數不少的黑色幽默,猶其是樸探員和曹探員屈打成招的逼供作風還有第六感推斷,既粗暴可笑又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探員們的盡心盡力(曹探員還失去了一條腿)並沒有換來案件的最後告破,作為合作夥伴的樸探員和蘇探員也經歷了互相對照的心路。樸探員最後阻止了蘇探員趨於崩潰的報復舉動,而這和伊始兩人作風完全相反。

依然有不少忠實的觀眾們反復觀碟,尋找誰是凶手,樂此不疲,影片裡的蛛絲馬跡都不想錯過。而一部分人則思索為什麼案情的突破口非要寄托在大洋彼岸的DNA化驗上,探員們究竟錯過了什麼又得到什麼。當然以導演的本意來說,他也不知道答案,真實的懸案依然沒有破解。罪犯被隱藏在了小鎮附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中,雖然這會讓熱衷於偵探懸疑片的觀眾失望不少。


前段時間奉俊昊的《寄生上流》榮獲康城影展的金棕櫚獎,很多觀眾開始批評議論其人物。批評的角度都十分初級入門。

說句實話,筆者在看《寄生上流》時也懷疑過質疑過,但筆者深知這些東西都是奉俊昊導演玩剩下的,怎麼可能犯這種錯誤,網友和自己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導演也想過的。因此,最終筆者以象徵手法去解讀,終於領會到學習到導演的意圖。胡亂批評只能阻礙自己獲取更多信息,阻礙自己進步,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當然,筆者也只是一說,其實每個人都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
《寄生上流》— 血淋淋的現實悲喜劇

正如《殺人回憶》的結局一樣,自從電影上映之後十餘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影迷會問,結局什麼意思?

其實,你覺得兇手是誰,他就是誰,正如導演所說,他一直沒有落網,可能就在電影院,在你身邊和你一起看電影。

據韓國警方18日表示,京畿南部地方警察廳最近在重新調查華城連鎖殺人案時,發現了正在監獄服刑的李是真兇的特定線索。警方獲取了案發現場證物中留在受害人內衣等處的DNA,並委託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進行DNA分析,發現了與DNA一致的嫌疑人特徵。

但對嫌犯的處罰會很困難,因為2007年之前發生的案件的公訴時效是15年,最後一起案件發生在1991年4月3日,現在已經超過了公訴時效。韓國民眾請求警方公佈真兇個人信息,警方正在嚴肅討論。


韓國媒體進一步報道。公佈兇手細節。《殺人回憶》兇手原型現年50歲,目前因1994年對自己妻子的妹妹進行強姦後殺害並且棄屍,被判無期徒刑,現收監在監獄中。作案手法的殘酷性和棄屍手法與華城連環殺人案相似,當年也備受關注。韓媒同時也公開了嫌犯在獄中的照片。
全球最大的連環殺人懸案,昨天終於告破,這與警方多年不停的工作息息相關。

突然想到《真探》,這世上總有正義之士。這次警方新發現的DNA,以及和獄中犯人的比對工作,正應了那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最後,想給大家看多年前來自韓國警方的一封信。

引用「我們必將會晤的,對吧。」
kaputori,我是這麼稱呼你的。不知道你是否喜歡。為了不忘記你的存在,10多年前我給你取的這個名字。雖然不知道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或者是更多的人,總之,為了和你,或者和你們相見,我至今花費了不少功夫,你們或許會對此提出反對吧。

kaputori,去年末,華城一名回家途中的女大學生失蹤並被殺害的事件。至今還沒有被解決,因此我在這邊做搜查指導。不過,這真是不能脫身的惡緣啊。這次事件中女大學生失蹤被害的場所,就是那個你或者你們曾殘酷的踐踏人們寶貴生命的城市。

第九回事件的公訴時效在下個月到期,最後的第10回案件則在明年4月到期,我也將在明年6月退休。這次(21日)是我在職中最後一次迎來警察節了,時效期滿再加上案件擔當人退休……或許會推動這一案件再一次成為世間眾議的話題吧。我也很慘,當時想著一定要把手銬戴到你的手上,不過我快要失去這個權力了。

作為刑警,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受到恩惠的人。從1971年當上警察開始,到擔任強力課刑警,以那292個殺人犯為代表,我送進牢房的人達數千之多。以上各點功績被認同之故,2004年7月開始的一年間我還擔任了所長一職。
可是,這又能怎樣,始終沒有逮捕到你。

第一次和第二次事件發生以來,也就是86年12月作為刑事系長執勤開始,到華城事件搜查本部工作,我剛好工作20年了。
為了調查案件,我幾個月不回家,一直在誓死要把你們抓住的念頭下瘋狂奔走。哪怕把妻兒的生日忘掉,我也能記得住你全部的犯罪時間和手法。
我甚至有一個部下因為過勞倒下,至今半身不遂。還有另一個部下因為對疑犯暴力審問而使疑犯死亡的,我也曾因此被解除職位。

就在這期間,你也像嘲笑我們似的,一次次從容地犯罪,為什麼呢?
你一定也已經到了中年了吧,有著極端內向、無法社交的性格,你結婚了嗎?有孩子了嗎?
那個電影,《殺人回憶》,你也看了嗎?
作為一個連犯人都抓不到的警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進熙熙攘攘的電影院,只能一個人偷偷地在汽車放映場觀看。

受害人中連70歲的老婆婆都有,你難道沒有想到過自己的母親嗎?還有剛剛結婚的女性、年輕的20歲姑娘、年幼的女初中生、高中生,她們肯定都曾經向你哀求過吧。

我去了你作案的地方,看到屍體的時候,我怒不可遏,發誓抓到你的時候,一定不給你站在法庭上接受審判的機會,我要親自下手解決你。
可是這又能怎樣呢。我始終沒能逮捕你,對於晚輩和被害者遺族來說,我也是罪人。

我每天都在夢到 被全裸捆綁著被施以充滿變態的暴行的女性受害者們,還夢到像你這般的惡魔們是沒有公訴時效的,即使我退任了,我的後輩們也會把你抓住。
得了癌症的話,徹底的治療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對於要從世上除去你這樣社會的癌症而言,居然存在公訴時效,你不覺得奇怪嗎?

kaputori,你知道嗎,我依然住在華城,我打算搜捕你,直至我離任的那一天。
只要哪一天公訴時效被取消的話,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後輩們也必定會把你逮捕歸案。我們一直都在進步。

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我們必定應該會晤的,對吧,kaputori。
轉載《給殺人犯的一封信》——華城連環殺人案擔當警官河升均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