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科幻系列:《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史蒂芬‧史匹堡三部曲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20/03/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如果單純從童話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人們所獲得的即是一個“堅持愛的信念,最終美夢成真”式的核心。但是,筆者認為觀看《A.I.人工智能》時,必須將史丹利·庫柏力克創作的劇本部分與史蒂芬‧史匹堡添加的結局分開品味,否則就容易使人深陷於“愛”的皮囊中無法自拔——畢竟,史蒂芬‧史匹堡自行創作的結局太過溫情,弱化了庫布裡克原劇情中深沉的思索與絕望,觀影者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獲得愛”的淚水裡,為故事“完美”的結局大聲喝采。


庫柏力克為了表達他內心的思索,在電影中利用台詞、人物、符號等元素,清晰表明了這部電影是在探討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每一個元素都如蜻蜓點水般為觀影者指明了電影的核心問題——一心尋求神的我們,究竟能否得到神的回應?

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不同於以往筆者所看過的人性片或是科幻片。也許是因為它的入手點是如此不同,它觸及了人類中間最純潔的一群人的情感,這群人最為脆弱,也最為堅強,他們很纖弱,卻享有無限的未來,那就是孩童。


人類必須經歷的生老病死,許多人似乎沒有經歷完全,因為我們還年輕,亦或是遭受了飛來橫禍,但所有存在的人類,似乎都經歷了兒童時期。無論這期間我們的遭遇是悲涼,還是幸福,是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對這個逝去的年代有著些許的懷念,這也許是人類普遍共同的情感。或者說這是敲開人類情感大門的石頭,人類可以與他人,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童年。這也許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關人性:人類是自私的,懷舊的,脆弱的。人類不斷創造著新的世界,改變著舊的世界。但新的不一定美好,舊的不一定陳腐。人類的所謂改造似乎只是為了滿足人自己的欲求罷了。人類像所有動物一樣,由血肉組成,如果細細的拆分下去,應該是碳氧氫的有機構成體。可能筆者這麼說有些驚悚了,但事實就是這樣,就仿佛人在拆分機械人時的感受一樣,我們,也由許多零件組成。人類的血肉之下有更玄奧的事物,那便是情感,而情感中最讓人心馳神往的,也許就是愛。我們的自私之處在於,我們總是期求愛,但並不總是付出愛。假如我們可以創造無條件愛我們的機械人,或許過上那麼幾百年,幾千年,知道愛的、懂得愛的,就只有機械人了,而我們,或許會永遠忘記這種情感。


人類是懷舊的。失去的東西總是最美好的,因為你將無法再次擁有它。創造出David的博士,他失去了自己的兒子,於是他的創造處處都有思念的影子。起初不能接受David的Monica,銷毀機械人的眾多人類,他們的初衷或許並不是壞的,他們只想要以前的生活,那個沒有機械人來分享的世界。諷刺的地方在於,造成這一切的,其實都是人類自己,所有的改造在這一刻都變得徒勞,在這條道路上,或許人類只有徘徊往復罷了,而向前,變成了一種奢望。


人類是脆弱的,失去孩子的父母,經歷浩劫的幸存者。他們的心中應該都有一個別人無法觸碰的角落,即使是最為親近的人,也無法接近。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彼此靠的很近,心的距離卻很遠。彼此試圖相互慰藉,卻只是言東言西,無法真正了解。於是人類落寞了、憤怒了、疲憊了。於是我們掙扎了,我們創造了新的生命,盡管我們不承認他們是生命,於是我們創造了情感,盡管我們不承認這情感。這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自我滿足,以及自我救贖罷了,把自己擺到造物主的高度,在俯視中尋求安慰,或許人類就是如此脆弱與悲哀的生物。


有關科幻:人類真的能夠創造出有情感的機械人嗎?在我們數以億計的神經元中,藏著情感真正的秘密,而這秘密,我們並未知曉。操控情感的,究竟是神秘的力量,還是簡單的生理反應,誰也無法說清。從一開始被創造出來,David本身就有了新的涵義,一個孩子、一個機械人,新的生命、新的物種,在瀕臨末日的地球上,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新生。

科幻中的世界,要麼灰暗慘淡,要麼光怪陸離。沒有終結者那般的強悍,沒有母體那般的統領萬物。這裡的機械人,更像人,抑或說是,更像昇華後的人類。他們對世界索取的甚少,付出的卻很多。筆者曾經想像,假如我們真能創造這樣的生物,世界會很美好。但影片中的世界並沒有變的很美好。


小時候,筆者經常想,自己不同於別人的根本地方在哪裡。是樣貌、身高、體重、語言、膚色?而漸漸地長大了,筆者認為這不同的地方或許就在於思想與情感。而操控我們思想與情感的,是我們的大腦,對於機械人來說,或許就是一塊小小的芯片。我們能夠創造與自己相同的人類嗎?假如這一切情感與思想只是大腦中莫名的生物化學反應,或許有一天,我們是可以被復制的。但,我們都被稱作是獨一無二的,從我們出生開始,就是獨一無二的,我是這樣,你是這樣,他是這樣,David也是這樣。但獨一無二似乎並不能帶給我們美好。不過它至少帶給了我們不同的生存意義。
就像末日之後的地球,就像那些纖細閃動著金屬光芒的外星生物,我們身上竟也有他們所向往的東西。


有關其他:David無數次的叫喊著,要尋找那個童話中的仙子,把他變成真正的人。那什麼才是real呢?是這血肉之軀?是吃喝拉撒睡?還是情感的奔湧?也許,所謂的真實,只是不同之上的普遍,一個特異的人或許跟David一樣,終將被普遍的人類驅逐,就像是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而所謂的獨一無二,於是便只是普遍共識下的一點小小不同。其實說白了,所謂的真實,David所說的真實,或許只是人類痴人說夢的真實,而真正的真實,或許只有那神秘莫測的造物主才能夠知曉。


在聖經裡,上帝創造了亞當,又用他的肋骨,創造了夏娃。如果冥冥之中真的存在上帝的話。也許人類就是亞當,而機械人,就是人類的夏娃。如果機械人也能獲有情感,那歸根結底,人類與機械人的不同也許就只在於血肉與金屬的區別。

但毋庸置疑的是,機械人比人類要強大得多。於是人類恐慌了、害怕了,於是我們摧毀,於是我們憤怒。假如真有人類與機械人之間的戰爭,我並不希望任何一方獲勝,任何一方失敗。因為無論如何,這都像是人類與自己的戰爭,結果總是徒勞。


“時間”這個概念對於機器人來說是什麼樣的?如何感受?創新、創作、藝術、重復,這些概念會消失嗎?愚蠢與謬誤會消失嗎?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又將是什麼呢?機器人社會需要“個體”形式嗎?人有些重要的能力,機器人不知道能否具備。比如學習的能力和選擇的能力。學習就是自我修訂,機器人能否修訂自己的基礎程序?選擇也是放棄。如何在兩個完全相同的蘋果之間做出選擇?這個問題對於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於機器人來說類似的問題可能就很復雜。如果我們把熟悉的概念,通過機器人的視角審視一遍,想像這種擁有龐大儲存能力和准確計算能力的系統,會如何處理我們所熟悉的問題?是否會得出我們所未見過的答案呢?


當影片結束時,那個時候的地球,已沒有人類,所有的是冰雪、外星人,以及唯一的機械人。當David握著已經死去的Monica的手沉沉睡去時,他會做一個什麼樣的夢呢?這個夢,會持續多久?或許我們無從得知,但從他嘴角的笑容,我獲得了些許的安慰。這兩千年冰原之下的沉睡,究竟沒有白費,雖然只換取了一天的快樂,但這笑容告訴我,似乎這已經足夠了。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