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 溫柔的最後告別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10/11/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最近看了一部好電影,同時也是經典老電影;看的過程中,130分鐘的電影,哭了3次,眼淚直接滴下來的那種。所以,筆者決定認真卻又非常私人的聊兩句自己的感受。
注意,不算是正式影評,也不是平時給大家寫的介紹式影評,就是筆者的觀後隨想。

今年新的優質電影實在太少,於是決定從前往後,把之前標記起來但還未看的好電影,一部部補回來。於是,就看了這部很多年前標記的,但一都忘記看的《入殮師》。


《入殮師》這部電影很出名,IMDb 8.1分,爛蕃茄新鮮度80%。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他獎項無數。標記了好幾年,可能就是等一個緣分。這次看它,筆者覺得是個好時機,因為我很感動。可能再早一些的時候,筆者不會這麼感動,也許那時候經歷過的死亡、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還不夠多?

《入殮師》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小林大悟從小學大提琴,結果剛加入管弦樂團就失業了,1800萬買的昂貴大提琴也沒辦法還上貸款。無奈,只能帶著老婆,回到家鄉;小林的爸爸在他6歲的時候,就和別人跑了。
小林的媽媽和他相依為命,結果前幾年去世的時候,小林正好在國外,所以也沒見到最後一面;這都是小林的心結。


回到家鄉找工作的小林,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一份入殮師的工作,也就是幫助往生者入棺的禮儀師;一開始,小林是很抗拒這份工作的,從沒見過屍體的他,第一次就吐的七葷八素。然而漸漸的,他居然喜歡上了這份工作,並且對前輩社長,也更加敬佩。
主要,就是因為看到社長,在幫助往生者入棺時,那種儀式感,那種對家屬產生的影響和重要的意義,都讓小林感到,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死去的人,也被溫柔的對待,禮貌的穿衣,並被照顧著隱私。
死去的人,經過化妝,就好像還活著一樣,和家屬告別。
這就是他們在世上,留給親人的最後一個畫面;說真的,入殮師的儀式,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東西在震動筆者,吸引筆者繼續看下去。然而朋友、鄰居、包括自己的妻子,其實都很反對小林做這種「不正常」的晦氣工作。

平時溫溫和和的小林,第一次堅持己見,哪怕老婆回娘家,也不肯辭職;入殮師的禮儀,小林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莊重,越來越溫柔;這也是社長僅憑直覺,就一定要小林入行的原因,因為他看出來小林其實是一個溫柔的人。後來,通過為朋友去世的母親,做入棺的儀式,小林贏回了朋友和妻子的尊重,也理解了為什麼他如此看重這個不尋常的工作;最終,小林收到了生父去世的通知書,去認領屍體;在妻子的陪伴下,小林見到了已經30年未見的父親,當然,父親已經死去。


小林親自為父親進行入棺儀式,為父親更衣、化妝;也在此過程中,發現了父親留給自己的石文。關於原生家庭帶給他的痛,此刻他終於釋懷了。

《入殮師》自然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好,國內外觀眾不約而同的高分也好,都證明瞭其價值;筆者看這部電影,看到最後居然完全入神,連片尾也一秒不差的全部看完。

腦子裡想的就是一句話,筆者不知道打低分的理由是什麼;於是,筆者去網上看評論,而且特別留心看差評。


發現差評有這麼幾類:

第一,說這個電影全靠題材取巧。此話不假,這部電影確實是題材好才會評價高。但題材方向也是創作的一部分,難道不是嗎?

第二,就是一些瘋狂罵人的,也很有意思。前面說,如果早幾年看,也許我懂的沒現在多,這裡就可以用上了。看到討論區,有兩三個人,都在罵這部電影中關於死亡的內容。比如獵奇死亡,而且是那種歇斯底里的罵。
在筆者看來,這恰恰是因為這幾個人恐懼死亡,而這在心理學中都是有解釋的;因為恐懼,所以暴怒,痛罵周圍的人,即使是死亡也有少數人如此表現。很明顯,這部電影關於死亡、離別的話題,刺激到他們了。
他們越是表現的對死亡無所謂,罵其他人獵奇自憐,其實就是因為自己也恐懼,但要從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
這也是筆者說過記不清多少次的一句話,很多人缺少了三種教育,邏輯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因為沒有死亡教育,對死亡閉口不談。所以看到優秀的死亡題材的作品,反而失態。


第三種,說這部電影俗套,技巧差,煽情過度;這是唯一值得討論的差評,也是筆者認可的差評。看的時候太感動,所以無法保持客觀。看完再仔細想想,這部電影雖然細節和題材都可圈可點,但確實有些俗套。
可以說是,確定了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和故事之後,打的全是安全牌吧。然而,筆者其實覺得,俗套的未必就不是好的;爛俗的東西,是因為實在太俗,所以人們已經有了免疫;可很多俗套的東西,一而再三的成功,恰恰是因為它好用而經典。


《入殮師》劇情雖然俗套,但這個職業和題材,卻不俗套;所以,其實題材角度上的新穎,已經把劇情上的俗套給彌補了;再其次,俗不俗,還是得看內核。

《入殮師》的內核,筆者認為有三個。

第一個,是職業。小林從一個失業的音樂家,到一個熟練的入殮禮儀師,這個過程裡他經歷了很多挫折,很多不理解,甚至排擠;但他堅持認為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事,他終於迎來了「成功」。

第二個,是生死。生離死別,最為痛苦。也是人生必須經歷的痛苦,每個人都不例外。電影中,面對親人死亡,那些家屬都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有些哀傷,有些憤怒,有些遷怒於其他人,有些樂觀的在老公死去的臉上,留下口紅印,然後一家人大笑著流淚,抱在一起。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說人生最後悔的,是沒有好好告別。小林通過入殮這個儀式感,讓家屬感到被溫柔的對待,讓家屬和死者,有一次完美的、體面的告別,妝點生命最後的尊嚴。
這是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通過這個儀式過程,似乎我們也放心了,放下了;也接受了死亡,面對了現實。這就是小林這份工作的意義,這也是這部電影帶給筆者的震撼和感動的點。

第三個,是原生家庭。小林最終與父親和解,是通過親自入殮,以及石文。父親已經死了,不能說話,但父親留下石文,還在想小林。這個情節,充滿了我們東方文化的含蓄。


《原生家庭》這本書裡,作者最後提到和父母和解的方法,就是對峙。簡單來說,告訴父母,你曾經傷害到了我,你要向我道歉;那麼,父母如果拒不道歉,或者父母已經死亡了,這個原生家庭的痛,要怎麼釋懷呢?通過石文,通過東方文化裡,這種婉約的表達方式,小林找到了自己的釋懷。

這些劇情,從敘事技巧來說,你可以說很俗套;但從內核來說,它很高級;或者換句話形容:它絕對是可以觸及大多數觀眾內心,引起共鳴的。很簡單,誰不死?誰沒有父母?除了孫悟空,沒有。

筆者以前,也很喜歡那些所謂不俗套的東西。筆者記得非常清楚,Woody Allen在《午夜巴黎》裡,有這麼一個情節;男主拿著21世紀的小說,給20世紀初期的那些文豪鑒賞,尋求建議。
因為寫的是現代的內容,所以難免有些科技是超綱的,於是就有建議說:你寫的很好,你很有才華,但你寫的一些內容,似乎有點科幻了。你這樣不好,不要逃避現實,你要面對他。


這句話只是這部電影裡,無關主題的一個細節。可能是Woody Allen的私貨,也可能是伍迪艾倫故意為之——因為《午夜巴黎》也是一部奇幻電影,主角穿越時空其實也是在逃避人生。無論如何,這句話像釘子一樣,一下扎進筆者腦子裡,原來如此,筆者一直那麼喜歡科幻懸疑,可能只是因為筆者不敢寫現實。

現實是什麼?現實就是俗套的、殘忍的、平常的、不吸引人的、狗血的,大多數時候都沒有技巧的。筆者認可,《入殮師》這部電影,講的是最最最俗套的故事,死和父母。所以,因為敘事俗套而扣分,筆者覺得沒錯。
但是能把這麼基本的、這麼俗套的故事,講到這麼好,其實也加分。簡單來說就是越真實而平常的東西,其實才是真正想說的東西。


日本人的生死觀裡,生與死沒有明顯的界限。影片常在情節轉折點安排與生死有關的動物:大悟失業,夫妻二人放生章魚決定回老家;初次受挫時,他見到水中漂走的魚屍。此外幾次出現天鵝,高貴純潔之外更是對生的渴望象徵。不應忽視的還有吃河豚魚白時的贊嘆,聖誕夜吃雞肉的鏡頭更是強調,只有擺脫死的陰影,人們才能享受人生,坦然而活。

《入殮師》是松竹出品的那類傳統家庭故事片,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影片側重於表現不同家庭關系中的親情,能獲取本土中老年觀眾的好感很好解釋。那影片為何會受到奧斯卡青睞?若說《入殮師》有新奇成分,依然是日本獨特的文化美學,如入殮過程。再者故事通俗易懂,有笑點有煽情,大提琴等內容更不會產生隔閡障礙。關鍵一點,在西方世界與死亡有關的行為往往涉及宗教,《入殮師》與宗教的牽連則幾近於無(社長有一句與此對應的話,稱不信三大教),這顯然提供了另類的東方視角。有日本評論進一步指出:自“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到金融危機,美國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持續受到了衝擊,再到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大面積打擊。


《入殮師》看似通篇在說不同的死,但其實更是提醒生者:不懼死,才能更好地生。至於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相信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感受得到。

看完《入殮師》,大部分觀眾的正常反應:你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最親的人死後,被粗暴的扔進棺材裡燒掉?還是希望找一個像小林這樣的入殮師,溫柔的最後告別?這才是大部分人,真正的感覺。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