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境》─ 當小說湮滅在電影中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13/06/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size=110]電影《滅。境》改編自美國作家的Jeff VanderMeer系列小說《Book of The Southern Reach Trilogy》的第一部《Annihilation》。劉慈欣評價該小說“在神秘莫測的世界中的探險,意境詭異而幽遠……”。筆者作為一名忠實科幻粉絲,所以在觀影之前,先把原著三部曲讀完,再觀看電影,於是這篇分享到了這兩天才完成。


不是所有小說都適合改編成電影。電影看到一半,這個念頭就不斷地從筆者腦海中冒出。也許是看過原著的緣故,電影中試圖營造出的氛圍很難讓人沉浸其中。一般來說,文字的視覺化必然會一定程度削弱其所想表達的內容。然而視覺化的文學作品作為一種藝術的再創作,往往也可以給觀眾帶來新的驚喜。


可惜《滅。境》(以下指電影《滅。境》)並不能給筆者帶來這樣的驚喜。

與其說是期待驚喜,不如說筆者在期待驚嚇。Jeff VanderMeer在原著中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南境。所謂細思極恐,不如說是那種瀰漫著的莫名的恐懼感。因此有不少人稱讚原著小說深得“克蘇魯”精髓,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神智正常。


與原著相比,筆者綜合了一些不同之處:

1)書中所有人物是不用姓名的,因為她們“沒必要關注Area X之外多餘的東西“。全書其實是生物學家(也就是電影裡的Lena)進入Area X後的日記。

2)原著裡生物學家是個沉默寡言,素面朝天,不迷潮流,不擅與人交際的孤僻性格,每次提的研究方向都難被認可。喜愛神遊,並未出軌。

3)書中進入Area X一共只有四個人,沒有物理學家Joise這個角色。主導行動的心理學家有一個“催眠”功能,開始是協助隊友穩定情緒,發展到後面,“催眠”成為她強迫其他人服從她命令的工具。

4)提到第3點,是因為“Annihilation”這個詞,在原著中是催眠術裡一個命令“術語”,其作用是誘導受催眠者立馬自殺,但這點在電影裡沒怎麼表現,我們只能看到飾演心理學家的Jennifer Jason Leigh,全程拖著夢遊式語調講話,她最後對著Lena狂喊“Annihilation”的場景也丟了一層含義。

5)那個會蠕動的活體洞穴,原著裡是設置在地下塔,還被“未知生物”從上到下寫了很多覆著真菌的字,在燈塔她們找到的只是之前十一支探險隊的大疊“日記”。而電影裡,洞穴藏在燈塔底,更像一個外星基地。

6)原著裡的“外星生物”有個具體形態——長得像一隻巨型鼻涕蟲,會分泌粘液。

除此之外,銀幕上Area X里奇詭的氛圍和緊張感,琳瑯瑰麗的變異圖景,完全足夠媲美閱讀想像。


Area X活體洞穴裡遭遇“未知生命體”
《滅。境》的故事設定跟Andrei Tarkovsky(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9年的《Stalker》(《潛行者》)很相似,都有一處隕石造成的神秘“異度空間”,心思叵測的各路來人組團探險/解密,但相比《Stalker》直指內心的台詞表達,《滅。境》裡的異境,視覺上更大程度滿足驚悚慾望和奇觀想像。

《Stalker》(1979,Andrei Tarkovsky)

表面看,這是個細膩豐滿誘人深究的未來科幻;究內裡,也可以被解讀成一部燒腦電影,一則隱喻密布的心理寓言。

Area X或只是時空通道,洞底聯結未來人類
開篇隕石砸入燈塔,暗示Area X裡隱藏的極可能是外星生命體,但這想法其實可疑。還記得,五名女探險者進入Area X後,有一段短暫的失憶嗎。原著裡的解釋是,心理學家為使她們情緒保持平穩,在進去前給所有人進行了催眠,直到跨過The Shimmer之後才“喚醒”她們,導致她們有一段記憶丟失。但電影裡這段記憶丟失未做“註解”,因為這完全可以被解讀為——The Shimmer內外時間維度是不同的。


在原著裡有提到過,過往在Area X裡失踪的探險者,有時候會突然回到現實世界,跟他們家人強調說,自己並沒有消失。於是不排除這種可能:隕石墜落所創造出來的這個Area X,實際上是形成一個可以穿梭到未來時間的通道,進到裡面的人通過某種方式去到“未來”,又可能經由這個通道回到“現在”。


燈塔底“肚子”內為什麼更可能是未來生物(不一定是人類)?電影《滅。境》裡最後Lena進入燈塔底部後遇見未知物體的場景,與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裡Dave駕駛飛船遇見漂浮的黑石時的畫面十分相似。但《2001太空漫遊》中黑石所代表的外星生物,能夠通過潛入人類腦部,模仿人類腦海裡的“居住地”,所以出現了“房間”裡的病老死生。而在《滅。境》裡,洞穴裡的“未知能量”模仿和改變的對像是是地球所有生物的DNA,複製你的外貌和記憶,不僅模仿,它還自主排列創造“新物種”。


電影的問題就在於,一切表現得都過於直白。直白的表現,不恰當的改編,使其淪為一部平庸的電影。

首先是人物行為的不合邏輯,這也是很多人詬病的地方。小說中的“Southern Reach”先後派了十一期考察隊深入Area X考察,並且大部分成員都能活著回來。然而到了電影中,可能是為了營造神秘感,Area X變成了有去無回的黑洞。 “Southern Reach ”變成了無腦送人去死的機構。至於女主團隊的構成,小說中有著非常合理的解釋,每一位成員都有其相應的作用。而電影卻忽略了這一點。所以,整體呈現的效果便是,無腦機構選出弱雞團隊去送死。一部帶有探險性質的小說,就這樣變成了主人公不斷自取滅亡的電影。


沒有合理的行事邏輯,觀眾便很難帶入其中。

其次是神秘感的消失。不論是《滅。境》中詭異而迷人的The Shimmer,還是植物與動物相結合的變異生物。這些視覺化的呈現,確實可以給人帶來強烈的感官。然而就像白日之下的叢林,那些蟄伏在黑暗之中的神秘感與恐懼感蕩然無存。 《異形》之中,異形出場時間加起來不過幾分鐘,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設計,卻給人帶來了加倍的恐懼感。對於未知的恐懼才是直擊人心,花樣百出的怪物設計不過是隔靴搔癢。電影直接給了小說的謎題一個簡單的答案,而且還是意料之中的那一種。


視覺奇觀的展現消解了文字迷霧中的神秘感。

接著便是幾處不當改編。小說從一開始就展現出極強的神秘感,比如考察成員穿過The Shimmer時必須經過心理學家的催眠才行。讀者看到這裡,一定會有滿腦子問號,為什麼要催眠?不催眠會怎樣?The Shimmer到底是什麼?而到了電影中,看到女主一行毫無阻力地穿過The Shimmer,筆者只能心想“WTF”。神秘的The Shimmer瞬間失去了神秘感,淪為了怪異漂亮的背景。僅僅是背景而已。當然,這種改編肯定是為了電影敘事節奏而做出的犧牲。


同樣淪為背景的還有Area X裡的各色生物,為了營造緊張刺激的感覺,變異鱷魚與骷髏熊的出現不斷地將電影拉向“打怪”的俗套。這些當然很刺激,也只能稱之為刺激而已。

電影的最大敗筆莫過於取消“地下塔”的設定。深不見底的“地下塔”,神秘的“爬行者”,它在牆面上寫下延綿不絕的“熒光字”,一個個神秘而詭異的元素都被簡化為了燈塔下那個會變人的外星生物。當然,如果嚴格按照原著拍攝,《滅。境》也有可能是成為一部非常悶的文藝片。現在這部電影更像是那個不存在的文藝片與荷李活商業大片的畸形混合體。變得有些不倫不類。


所以那些更側重於精神層面表現的小說是很難改編成電影的。

當然,《滅。境》也並非一無是處。我們應該感謝現代CG技術的發展,以及無數藝術家的傾力合作,使我們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那些只存在於夢境之中的造物。

《滅。境》之中出現的動植物結合體,給人一種唯美而怪異的感覺。從士兵身體上生長出來的菌株,宛如一副後現代主義的藝術作品,非常震撼人心。電影中作用了大量的亮麗色彩,多個場景構成一幅幅繪畫,展現出一種另類的美。


此外,對於驚悚氛圍的表現,《滅。境》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那隻先發出聲音,後來現形的會學人叫的骷髏熊。著實把觀眾嚇得夠嗆。不得不說,好的驚悚片,離不開好的混音聲效。而這些,是文字無法展現的。


全片的最高潮發生在燈塔之下。無論是讓人有些反胃的變化分型,還是那段詭異到極點的“雙人舞”,都強烈地刺激著觀眾的感官。彷彿將噩夢投影在人的眼前,肆無忌憚地摧殘著觀眾的神經。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Steven Spielberg )

這裡其實還有個秘密,也是大多數的影評都漏掉的。那就是片末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仿生舞。裡頭具象化的外星版 Lena 其實是由《機械姬(Ex Machina)》中扮演日式女僕角色(Kyoko)的混血美女 Sonoya Mizuno 所飾演,電影中除了穿著緊身衣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外星版 Lena 與真實 Lena PK 橋段外,其實在片中也有露臉現身。


深究那段 Lena 與外星版 Lena 互仿的戲,與其說是打鬥,但其唯美樣態,看起來更像舞蹈。那段戲的走位其實是由專業編舞家 Bobbi Jene Smith 所編,而這位編舞家也不是隨便找來的,而是本片男主角 Oscar Isaac 在真實生活中的丹麥藉導演太太 Elvira Lind 曾拍過的同名電影《Bobbi Jene》中的故事主角。

當這一切的一切隨著那些美麗的水晶樹隨風消散之時,你癱坐在座椅上,像是剛參觀完一場現代藝術展。區別就在於,全程有人陪同講解,“變異是因為The Shimmer折射基因”,“洞裡那個是外星人”。你忽然恍然大悟,產生一種錯覺。 “原來這些都是這麼回事啊”,“那麼我也可以創作出類似的藝術作品”。這種錯覺像是一個魔咒,不斷地附著在每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之上,使文字湮滅在變換光影之中。


數學暗語:Fractal 碎型
科學上的碎型(Fractal)是這部電影裹頭,令人驚喜的巨大隱喻。在片尾動畫中,出現了一些五彩繽紛的線條,一般觀眾可能只是覺得美麗;但對於有玩過碎型,或閱讀過混沌理論的科學家,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線條不只是簡單的線條而已,它們應是來自於70年代才被發現的:碎型理論,同時也是蝴蝶效應背後最重要的一張線圖:勞侖茲吸引子。簡單講,碎型是數學原理的一種,其特性如下:
「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質。


看著迷幻七彩的片尾,不只是平面結構的碎型,片中的那個外星生命,或者說外星概念(concept)的形象,根本就是碎型理論當中另外一張重要的圖:三維曼德布洛特集合。曼德布洛特集合圖的特色是:無論你如何放大進入這張圖的任何一個角落,看起來都還是會像原始圖形一樣,不斷延伸、生長。


電影中後段,主角 Lena 走入洞穴中,所看見的外星生命體事實上完全是參考曼德布洛特集合的三維版本:3D Mandelbrot set。這些數學和劇情間對應的暗語,並不只是筆者和其他觀眾的暗地猜想而已。上網找了幾個報導,總算讓筆者確認:導演和特效總監紛紛指出數學在這部電影裡的重要性,而且他們自身也深深著迷碎型的美麗與迷幻。


“Digby and Garland were particularly fond of a fractal-related concept called Mandelbrot set, and put it to good use. ” - “How Annihilation Designed Its Unnatural Horrors” By Abraham Riesman
“碎型數學完全是這部電影的視覺特效基石。導演與特效導演紛紛迷上這個神祕的數學圖案:曼德布洛特集合。”


正電子和負電子成對產生,但當它們一旦觸碰,就會Annihilation。

在《滅。境》裡,Annihilation是個暗語,心理學家(局長,電影裡的Dr.Ventress)可以通過這些暗語去操縱受過心理調節訓練的其他隊員,一旦她喊Annihilation,隊員就會立即無條件地自殺。但是女主角生物學家Area X裡漸漸就不受影響,最後心理學家對她喊了一遍遍Annihilation,生物學家毫無反應。


正電子和負電子就像亞當和夏娃,它們代表著一個個不同的人類個體,似乎每個都擁有著“自由意志”,或者稱為靈魂。七十億人之所以可以處於一個空間卻沒有發生Annihilation,就因為天然的距離,你無法看到我的心思,我也看不到你的心靈。這種距離是地球人類這種生命形式的基礎,所以也會帶來種種的猜疑,這一點無處不表現在三部曲裡面,第一部生物學家和丈夫明明是同一類人,明明極為相愛,卻因為這種距離而猜疑而幾乎破裂;第二部Southern Reach和總局的勾心鬥角,人類文明都死到臨頭了,卻還在那里為了些芝麻綠豆內鬥不停。


人類你我兩個靈魂無法零距離地接觸,也等於無法真正了解彼此,也無法接觸和了解其它的生物,其它的生命,就算是地球上的都不行。這是人類的悲哀、恐懼的源泉,我們之所以恐懼是因為我們無知,還極度自以為是、自命不凡,這也克蘇魯神話的基調,是《遺落南境》小說的基調。其實Alex Garland對原作者Jeff VanderMeer褻瀆式的改編,筆者對他的改編憤怒和厭惡,你仔細想想,也是這種產物。原作者、電影編導、觀眾,沒有哪個靈魂是可以真正相通的。


Area X帶來的則正是湮滅,它可以把人類及至整個地球的所有生命全部融為一體,包括物質的DNA信息,包括所有的靈魂意志。這點只在第一部裡就有清楚明白的描寫和隱喻,亡者的意識可以納入Area X的完全體,Area X可以自由地分配形態和意志,比如燈塔頂層活板門下的那一堆超出所有隊伍共人數的探險日誌,比如疑似是女主角丈夫的那隻海豚,比如說女主角體內的那團“光亮感”(電子對湮滅為光子對的隱喻)。光子無法靜止的,所以它沒有靜止質量,就好比一個生命一旦融進了Area X,物質和意識都不會停了,而是作為整體生態的一部分不斷地周而復始,今天可以是海豚,明天可以是貓頭鷹,後天變回人類……隨心所欲,而且與所有以前的不同個體一起分享信息,再沒有任何距離,都已經湮滅。湮滅不意味著毀滅,也不意味著創造,而是轉化,電子轉化為光子,一種生物形態轉化為另一種生物形態。


在原著裡,這種把千萬個體融為一體的外星文明生命/機器、這種哲學角度、這種科幻小說,就是《遺落南境》迷人之處,它提出了一些新東西,就科幻故事的創作有了些新玩法。人類面對這樣的產物,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去擊敗它,而是要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這種生命形式、文明形式是否真的就很好,是不是接納Area X在茫茫宇宙中反而是更美更先進的?

原著中Area X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前期國家用盡了方法,派坦克、飛機、艦隊等東西全部過去,最後全部都消失,人類根本奈何不了它,然後設立Southern Reach專門對付,因為Area X多年沒有變化,對它的探索也沒取得什麼進展,總部還有Area X派的內鬼大人物,所以就漸漸凋零下來,到女主角這隊人進去的時候,她們被騙是第十二隊,其實是第六十多隊了,之所以隊員全部是女性是為了變量測試Area X。


還有那些信號不行,衛星也拍不到它的圖像,這是因為Area X是可以扭曲時空的,如果掉進它的“邊界”(原著裡透明不見,電影為了視覺效果弄一層彩泡)就差不多掉進黑洞了,要進去Area X只有通過特定的“門”才能進去,這些在電影裡也沒有表達,所以弄得一團糟。

生物進化的終極方向
影片中調查人員問道Lena關於外星人的話題時候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們是碳基生物嗎?” 這個問題其實揭露了,人類大腦的局域性和有限結構必然使人類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只能用人類已經理解了的知識去揣測外星生命體的形式(比如碳基生物,或者矽基生物)。而事實上,外星生物可能既不是碳基生物也不是矽基,而是像影片中一樣,一種人類無法理解的形式,我們知道他存在卻不知道他是什麼,他想要什麼。而如果我們跳出以往對生物體結構的預測,尋找一種新的生命體結構,那麼那種結構究竟是什麼呢?導演已經給了我們他的答案,而答案就在影片片名中《Annihilation》。


“湮滅”是一個物理學概念,描述的是正電子和負電子發生碰撞,變成純能量(光子)的過程,霍金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10^(-16)秒中那個熱宇宙中包含了大量粒子的產生與湮滅過程,那個過程便是創世過程。而導演想表達的正是人類進化的最終形態就是湮滅,湮滅讓我們擺脫物質實體的限制變為純能量,那時,人類遍不再被物質工具以及有限的大腦結構所限制,並且將真正有能力邁向宇宙的深處。我覺得這,是導演對於生物進化的終極方向的最終回答。細想其實也有道理,那樣的生命形態真正能使人擺脫生老病死以及任何物質的缺陷,人不僅能夠實現永生還滿足哲學上René Descartes所說的Perfect Being(完美實體)。 倘若真正如此,那真是能有幸見證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哲學在本質上的統一。


“世界本身就是從純能量中來,最終也會在純能量中熱寂”[/size]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標籤: Annihilation  湮滅  滅。境  滅絕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