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利用摧毀世界的暴力來盡情諷刺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19/04/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1988年的動畫電影大作,除了被歐美影評人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戰爭電影之一的《再見螢火蟲》(高畑勳),讓日本動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也讓作者導演宮崎駿踏上成功之路的《龍貓》,還有被許多影評人視為是日本動畫的里程碑,影響許多後來的動畫師與導演,提升動畫在日本國外的發展影響深遠,也是第二波動畫浪潮(開始於1990年代早期)的先驅 ─《阿基拉》。


2019年的東京,城市高度繁榮,但管理已經是無政府狀態。國會的福利預算,總理的稅金政策,政府戰後奧林匹克中心的重建遇到了重重阻礙;政府的機動部隊,防暴隊,交通課為了應付反政府武裝疲於奔命,公關安全預算嚴重超支;宗教團體在民間底層煽動群眾,宣揚東京覺醒的時刻即將來臨;反政府武裝,恐怖分子不斷製造恐怖事件;軍隊和科學部門發起的阿基拉社會改革運動遭到了調查委員會的質疑;另一方面,軍隊接手對東京事務的控制,隨著與國會矛盾的加深,隨時會爆發政變危機。

這便是大友克洋所刻畫的《阿基拉》的未來社會背景,這與當今世界正在動亂的或者曾經動亂過的國家是何其的相似。特別是影片後部分軍隊發動政變,逮捕和槍殺軟禁政府最高幹部委員會成員,使其與指揮系統隔離,並命令坦克,裝甲車,武裝直升機開進市區,封鎖路段,動用地面部隊和空中部隊對東京進行戒嚴,種種時勢,鮮明地看到東南亞,中亞某些國家武裝叛亂,政府變更的影子。


大友克洋與木城雪戶、土朗正宗、庵野秀明被稱為日本以未來世界為作品主題的動漫大師,其中土朗正宗的《攻殼機動隊》,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因主題的深刻和思想性而受到廣泛注意。而大友克洋的《阿基拉》更是以當中的泛神思想,神秘論和現代存在主義和科技學說多樣的哲學思辨而使電影達到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度。而這個高度是和宮崎峻的《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一脈相承的。


《阿基拉》因其主題的深刻性和延伸出來的多樣性不僅在日本,更是在西方受到評論界和電影界的推崇,《未來戰士》的導演James Cameron就說過,日本動畫有兩位大師令他佩服,一位是押井守,一位便是大友克洋。一般認為,《阿基拉》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說人類創造了文明,文明成了現代人類的圖騰,然而高度的文明最終將擺脫人類的控制,把人類推向毀滅。這個主題和後來Wachowski的《The Matrix》(廿二世紀殺人網絡, 1999年)是有很大相似之處的。

《阿基拉》的成功之處不僅描繪和預言了觸手可及的不久將來的社會現象和走向,更提出了對於人類未來何去何從的理論。那就是未來並不是只朝一個方向前進,我們應該有而且可以選擇不同的未來。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由低等向高等發展,並在最後建立達到物質和精神平衡狀態的烏托邦世界。而在《阿基拉》中,提出了兩個人類發展的道路,一個就是在地球上文明科學的發展,並且在未來有可能或者順其自然地開拓在銀河系的疆土,而這個過程是在和戰爭,落後,黑暗中艱難進行的;而另一個就是隨著人類科學文明的發展,到某一個階段,發生了突變,就像阿基拉一樣,身體的異變擁有了神的力量,人類觸摸到宇宙的真理,構建出新的人類理論體系,並將在最後融合於宇宙的發展進化中。在電影中,前一條路是主人公金田之路,影片表現為他和女朋友留在毀滅後的東京;後一條路,便是另外一位主人公鐵雄之路,在影片中表現為他向宇宙深處飛去,尋覓新的人類伴侶。前一條路所表現出來的主題和很多科幻電影相似,而後一個想法應該是參考了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只不過在《2001太空漫遊》人類獲得突變的力量是神秘的“黑石”,而《阿基拉》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戰爭”而已,而鐵雄就是那個“星孩”。


即使人類未來可以有多種選擇的道理,但是,在每條路上,人類都有可能使自己走向毀滅。這是大友克洋在《阿基拉》中提出的更深層次的思考。人類在一生中會發現事物,會創造文明,但是,這些知識來自哪裡呢?大友克洋認為是人類中先天存在的未知的遺傳物質或者說是神的力量。在地球生物進化中,從爬蟲類、魚類、浮游生物、人猿,到空氣和水,宇宙的塵埃,都有著共同的這種物質。也就是說任何人體內都有阿基拉的力量,可是當這個力量覺醒的時候,即使還沒有準備好,那個人還是必須選擇如何使用這個力量。而這個選擇就很有可能造成人類的悲劇。就像鐵雄一樣,幾乎將東京再次毀滅。


阿米巴變形蟲擁有了人類的力量,它不會像人類那樣建築,只會把附近的食物全部吃光,同樣,人類擁有了神的力量,它沒有神那樣的思維,最終只會帶來人類的毀滅。所以,“不是由我們改變城市,而是由號稱期待阿基拉的人民改變。”

在大友克洋心目中,受迫害者毋寧被說成是心志軟弱者,他們一旦掌握了極端力量即是噩夢的開端,他從不相信弱小者的快速成長能夠自動導向正確方向,因為那些人往往從未嘗試過抒發慾望。當被政府當作試驗用品的少年Tetsu飛入宇宙炸毀宇宙飛船,並且進而毀滅整座城市,觀眾不能不對大友的膽大妄為表示崇敬,濫用的暴力反過來必將作用於施者自身,大友克洋從來都是用暴力來控訴暴力本身。

大友的人物線條和背景描述往往現實、具體,一如他描繪飛車鏡頭時,車後拖長的流彩光暈,而如此的真實畫面愈發彰顯出的正是他諷刺題材的尖刻、犀利。


大友克洋也從不相信腐敗政體和所謂“人民的正義”,《阿基拉》中最最諷刺的一幕就是看似“勇士”的反叛者阿宇被支持他的政客槍擊,阿宇絕望中支撐起破碎的身體走向光明的街道然後頹然倒下,不能瞑目的眼前是一列列遊行而去的人群。與被利用者相比,所謂“人民”則是盲目的代名詞,他們跟隨在Tetsu身後為城市中最恐怖的力量搖旗吶喊,僅僅為了讓前者能夠代替他們對抗政府,而當恐怖的力量終於降臨,螻蟻般的人群一個個死於非命。如此茫然的現實中,未來又在哪裡?大友借月子之口說出,未來其實並不只有一條出路,異能者只是要學會如何正確運用能力。大友也試圖在《阿基拉》中給未來留下尾巴,雖然那個後續仍然蒼白無力。


大友身處在他所面對的社會現實中,並不能對現實提出更多有益建議。他痛恨集權高壓和愚民政策,但是他又同時逃脫不出日式傳統對於鐵腕統治的迷戀,這使得這位漫畫界少有的思想家在藉用《大砲之城》控訴法西斯式的窮兵黔武乃至影射“星球大戰”計劃的同時,又會在《阿基拉》中選擇忠勇的上校充當人民的保護者。

大友克洋就像是後弈空射而出的神箭,孤獨地圍繞著地球轉動,並且妄想擊中目標。他的價值並不能用來架構某種思想體系,而只是利用摧毀世界的暴力來盡情諷刺。


《阿基拉》真人版電影
華納公司早在2002年就購得了的翻拍權,但籌備工作一直不太順利,前後經歷了演員、編劇、導演多次換血。大約三年前,影片預算削減一半,從1億8000萬美元被砍至9000萬美元,片方為適應投資額也開始調整製作班底,那時候他們鎖定了曾拍攝過《Orphan》(孤疑, 2009年)、《Non-Stop》(直航殺機, 2014年)等片的Jaume Serra。但隨後不久,影片預算再次面臨縮水,華納希望能將金額控制在6000萬到7000萬之間。為此,拍攝進度受到嚴重拖延,Jaume Serra也順勢退出。

雖然事後,華納找過不少導演繼續影片拍攝,但據報導,公司最為欣賞的依舊是Jaume Serra對於本片的拍攝理念,因此他們再次找到導演Jaume Serra。幸運的是,這次Jaume Serra也相應找到了一條可以配合片方預算的方法。根據大友克洋透露,影片將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改編過程中大友克洋將會親自參與到拍攝方案的製作中。

據悉真人版電影終於在本年春季開機。目前宣布的演員陣容包括,《創戰紀》男星Garrett Hedlund、《暮光之城》系列的Kristen Stewart、Helena Carter以及日本演員渡邊謙。

希望不會成為《攻殻機動隊》另一部被拍爛的經典動畫電影。


2014年曾推出過PV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標籤: 阿基拉  Akira  大友克洋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