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是這樣,還是這個世界真的越來越瘋狂?”這是片名“JOKER”出來後,Arthur Fleck說的第一句台詞。此時他正在高譚市的社區心理輔導中心和社工做心理咨詢,而室外的哥譚,垃圾清潔工罷工十數天後,街道堆滿了無人清理的垃圾,市長則已經宣布高譚市進入緊急狀態。
華納與DC宣布將制作小丑的起源電影,分級為R級片,並且將獨立於現有的DC宇宙。從那時開始,《小丑》便備受關注。而當《小丑》進入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最終斬獲金獅獎之後,有關此片的盛譽與爭議更是從未停歇。有鑒於中國內地電影放映的“特殊國情”,此片在內地影院的放映可以說是幾無可能,龐大的觀影需求無法得到釋放。為數不少的內地觀眾繞道至港澳台觀看《小丑》。諷刺的是,能夠享受“境外”觀影的內地觀眾裡,相當多的人反對《小丑》在內地上映,皆因此片“煽動性”極強。不過是一部電影,真有如此能耐?
某些暴力總比另一些暴力更讓人憤慨
《小丑》的確很有爭議,因為它很暴力。Arthur Fleck在地鐵槍殺了三個金融業白領,隨後倉惶逃離現場,躲在公廁裡,竟然緩緩地跳了一支舞;昔日同事在Arthur的母親去世後來慰問他,他竟然用一把剪刀刺穿了對方的喉嚨、眼睛,殘忍地將其殺害;Arthur被邀請上他夢寐以求的Murray Franklin Show,但他在脫口秀直播現場槍殺了主持人Murray Franklin;更不用說影片的最後,善良、體面的Wayne夫婦在後巷被戴著小丑面具的陌生男子槍殺,將來的蝙蝠俠Bruce Wayne幼年便要目睹如此血腥的一幕。
但這麼殘忍的屠殺,《小丑》竟然將其“美化”呈現,高譚市的底層市民也將Joker視為英雄,觀眾接受了這樣的暗示後,說不定會群起效仿。
這絕非危言聳聽。1981年刺殺列根總統的John Hinckley便聲稱自己是受了《Taxi Driver》的直接影響,而在造成了12人死亡、58人受傷的2012年奧羅拉槍擊案中,凶手James Holmes斯選擇在《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電影的首映日行動,有警察更表示Holmes曾自稱“小丑”。在種種案例面前,這種擔憂似乎合情合理。
讓我們回到《小丑》開場的第一幕。Arthur打扮成派對小丑,在電器鋪前替該店做清倉促銷宣傳,但他的廣告牌被一群年輕人搶走,那些人把他引誘至小巷,對他一頓痛揍。之後他被老闆叫去單獨訓斥,老闆說電器鋪投訴他突然消失不見了,而且沒有歸還廣告牌。Arthur表示廣告牌是被搶走了,而且他被揍了,不是“突然消失不見”,老闆表示不能接受,他不相信有人會搶他的廣告牌,要求Arthur必須歸還。Arthur反問自己偷廣告牌圖個什麼,老闆表示他不想知道,反正他必須歸還,否則就會從他的工資裡扣除廣告牌的損失。
某些暴力總比另一些暴力更讓人憤慨。Arthur當然是沒有歸還廣告牌,這對電器鋪是損失,這是不對的。那麼Arthur被別人揍了一頓呢?沒有發生過,因為沒有被看見,也無法被理解。損失已經造成,總要有人埋單,但這個人不會是我,誰最好欺負就由誰埋單。Arthur槍殺那三個白領是暴力,白領們對他的痛揍則不是暴力;Arthur用剪刀殺死同事是暴力,那位同事主動給了一把左輪手槍給他,事後又謊稱那把槍是Arthur找他要的,導致Arthur被解雇,則不是暴力;Arthur槍殺脫口秀主持人Murray是暴力,Murray先是在節目播放Arthur因病控制不住狂笑的脫口秀片段來嘲笑他,之後又特意邀請Arthur來到節目,為了制造節目效果,再次嘲笑他,則不是暴力;戴小丑面具的陌生男子槍殺Wayne夫婦是暴力,整個體制把底層民眾逼到走投無路則不是暴力。
正如Arthur在脫口秀節目上說的,“你們決定了是非對錯,也決定了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Arthur上台前被叮囑不許說髒話和講黃色笑話,實際上Murray和嘉賓講的笑話就帶有強烈的性暗示意味。暴力的評判標准被壟斷,話語權更是被壟斷,而絕大部分的人壓根看不到這種壟斷本身就是暴力,而且是最殘忍的一種暴力。
將“暴力”作為關鍵詞來重新審視《小丑》,便不難發現,Arthur時不時不受控制地狂笑的怪病,其達到的效果實在是精彩至極。Joaquin Phoenix的表演無懈可擊,將這一次次無奈的狂笑詮釋得怪異、壓抑,每次發笑都在指向一種特定的荒誕。社會規訓我們“Don’t forget to smile”,不能有負能量。但實際上生活是如此的痛苦,我們根本就不想笑。Fine,那你就和Arthur一樣,在飽受家庭暴力之後,得上這樣一個只能夠笑不能夠哭的精神病吧。大功告成之後,大家還要討厭你的怪笑,因為你總是在笑一些“不好笑的事情”。真真是荒誕至極,真真是暴力至極,真真是絕望至極。
《小丑》面臨的另一種爭議,則在於它把“小丑”拉下了神壇,甚至可以說,這根本不是關於“小丑”的電影。
即便沒有看過DC漫畫原著,只需要看一看諾蘭版的《Batman:The Dark Knight》,便能在Heath Ledger的身上感受到小丑的不可捉摸、無政府主義傾向與殘忍的幽默感。而且,正如小丑自己說的,他和蝙蝠俠不過是硬幣的兩面,實際上他們是同一類人。也正因如此,這個角色才得以常年名列漫畫反派角色的首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漫畫反派。而《蝙蝠俠:黑暗騎士》,目前居於IMDb Top250的第4位,豆瓣Top250的第26位,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與認可,Heath Ledger版的小丑對此功不可沒。
Heath Ledger將小丑演得出神入化,以至於出現了“Heath Ledger之後無小丑”的口號,這也是為何此次Joaquin Phoenix出演小丑到底能否超越前者這麼令人關注。
到了《Joker》,小丑不再是不可追溯、神秘的反派。編劇Todd Phillips和Scott Silver給了這個角色一個明確的起源,而且是可理解的、可同情的、可引人落淚的。即便到了影片的最後一刻,Joaquin Phoenix版的小丑依然不是DC原著中的那個反派之王,而是街頭“暴徒們”的精神領袖,一個“小丑”絕不該處於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蝙蝠俠”此時還沒出現,缺少了硬幣的一面,作為另一面來存在的“小丑”也是站不住的。
對於這種聲音,筆者是認可的。然而恰恰是不“小丑”的小丑,使得《小丑》更能回答這個時代。一時代有一時代之犯罪,作為城市犯罪神話的小丑,於2019年在大銀幕登場,不可能脫離這個時代,在徹底離地的“高譚市”屹立。Joaquin Phoenix打破了“Heath Ledger之後無小丑”的神話,並憑精湛的演繹經拿到金獅獎及奧斯卡影帝。
另外,對經典電影如數家珍的觀眾不難發現,《小丑》在《The King of Comedy》、《Taxi Driver》以及《摩登時代》身上汲取了不少靈感,也有相當多的致敬段落。想像自己現身脫口秀,渴望成為一名喜劇演員,以及最終得以見到自己最喜愛的脫口秀主持人,出現在對方的節目中,這些很明顯借鑒了《The King of Comedy》;而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模擬槍械的使用,自說自話的台詞,通過暴力行徑成為“英雄”,這些則來自《Taxi Driver》;經濟衰退的大背景,因滑稽的原因被開除,《Smile》背景樂的使用,還有在影院銀幕上現身的卓別林,都道出了此片對《摩登時代》的致敬。更不用提由羅拔迪尼路出演脫口秀主持人Murray Franklin,Murray最後還被Arthur親手槍殺,這可能是對《The King of Comedy》與《Taxi Driver》裡的犯罪之王羅拔迪尼路最好的致敬。
羅拔迪尼路在《Taxi Driver》中飾演Travis Bickle,他曾打算對總統候選人行刺,未遂後逃到昔日造訪的黃色場所大開殺戒,還想要自殺,但此時子彈已經用完了。最後他因為掃蕩了黃色場所而成為了城市的英雄,相當諷刺與荒誕。
首先,《小丑》有馬田史高西斯本人參與制作,致敬了《Taxi Driver》,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更加顯而易見的,是兩部影片的不同。 《Taxi Driver》有著越戰的大背景,主角的妄想症以及隨後諸多瘋狂行為,根源在經濟衰退、越戰傷痛,是退伍兵回到大都市後的無所適從,本質上是戰場—都市的交錯產物。
2019年的《小丑》,影片為主角Arthur設計的所有“喪”,都特別切合和平年代大都市普通人的痛點。處境上,Arthur做著很平凡的工作;表現上,他習慣性地取悅他人;內心,非常孤獨,渴望被愛;感受上,不知該信什麼,因此也總是感到受騙;最後,特別是追求上,他的喜劇演員夢想屢屢受挫。他的創傷,來自大都市本身。
正是Arthur身上這些認真生活、乃至苦苦掙扎的中下階層市民特質,使我很懷疑諸如“《小丑》收割了文藝青年的韭菜”這類說法。筆者認為,它真正的受眾,可能是遠比文藝青年數量廣大的社畜群體——10億美元的票房,大概也可作為佐證。影片尤其“社畜”的氣質在於攝影、美術、表演等等,都在塑造一種只有社畜才能心領神會的疲憊無力感。
Arthur對夢想無力。他想成為喜劇演員,很現代、很正常:喜劇演員,釋放創造力,不洗錢不攪資本運作,為大家帶來純粹的快樂,收獲的都是真正的尊敬——為此,Arthur傾注了很多心血。筆者對這部分十分有共鳴:自己也特別喜歡唱歌和寫作,為此付出了不少心力,也處處碰壁。偏偏這種夢想是這個社會鼓勵的:大眾傳媒上的偶像光鮮亮麗、滿口雞湯、親切和藹,鼓勵著你也有機會,你必須要過一種不斷產出、廣受認可的人生,做一個要麼有才華要麼有本事的人。但Arthur並不知道如何真的稱為一名喜劇演員:這個城市太大了,不確定因素也太多了,實現夢想的概率太小了,他的失敗並不僅僅是不會講笑話。
Arthur對生活無能為力。很多事情都讓他不堪重負:他很難真的逗別人笑(缺少工作技術),被同事騙得團團轉(缺少人際交往能力),在異性交往中也總受傷害,不知道如何改善生活(缺少上升渠道),一言以蔽之,他是一個受困於自己階層的大都市普通人。蓬勃發展的大都市,總是用聲嘶力竭的大眾傳媒、大型企業,要求人們奮起,宣稱重視每個人的感受——這也就讓普通人們都越發沮喪了起來:我們永遠也到不了那個目標啊,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甚至,Arthur對信息都無能為力。在這個出離巨大的都市裡,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互相對立的信息,小到產品信息——XX物質可治療脫發,OO物質可致癌;大到國際大事——每一方都在嘲笑相信另一方的人沒有腦子,每一方都在瘋狂開動傳媒機器;再到個人經歷——我到底是不是富豪的私生子?一會兒說是,一會兒說不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每一方都有理,每一方都很歇斯底裡,所以我該信什麼呢?不同信息之間的吵鬧,乾脆讓人在深夜歸家的地鐵上癱軟下來,啊這個世界真的好聒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大家為什麼一直吵架…
如果Arthur不想成為一個出名的、充滿價值感的都市成功人士,他大概就能平靜下來,看一看生活那些好的方面,比如媽媽重病自己還沒到家救護車就來了;比如上班不用996,還能有時間攪攪喜劇演員事業;再比如家裡挺寬敞的,熱門電視節目他也上了‧‧‧‧‧‧但是他已經參加到這個游戲裡,並毫無疑問地墊了底,哪怕初始積分還留著,他依舊會意識到自己比其他所有玩家都差很多。
終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種渺茫感化為了絕望:前途是遙遠的,處境是艱難的,信息是充滿欺騙的。沒必要嘲笑Arthur的能力低下:即使是中產乃至精英,也會對這些事情無能為力,只是面對的事情不一樣罷了——中產無法知曉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創造那麼多價值,會擔心被裁員、被新技術替代;精英也攪不定團隊管理,攪不定企業融資,攪不定客戶關系……即使攪定了,也經不起深思: 你的價值究竟來源於這個體系,還是你本人?城市太大了,分工太細了,我們瞎子摸象,憔悴不堪。
於是《小丑》的情境,本質上便是個體面對巨大系統的無力感: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注重個人感受,特別鼓勵自我價值的實現,但個體是很無力的,無論打工還是開公司,有點閱歷以後都很難說出“我的命運我掌握”,這也使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變得很模糊,就像Arthur很迷茫如何成為喜劇演員,我們也很難抵達我們想抵達的彼岸。
站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理解,《小丑》中那些乍一看是在說“所有人都在針對你”的橋段,也可說是在表現資本(說窮人都沒有本事的富豪韋恩)、出身階層(母親)、競爭同僚(給他槍又甩鍋的同事)、交往對像(黑人女鄰居),共同織成了這個龐大的復雜系統。就這樣,《小丑》成功描繪了,當個體不再滿足於做個渾渾噩噩的螺絲釘,而真的想實現什麼價值(成為喜劇演員)、或者尋找什麼真相(我到底是不是韋恩富豪的私生子?),就會必然面臨的沮喪。此之謂以卵擊石。
這個復雜系統,其實與“小丑”這個角色眾所周知的世界觀核心“chaos”密切相關。Arthur原本身處充滿chaos的龐大系統,不知所措也無能為力,被打壓得爬不起來——這是chaos的起步;終於在徹底爆發後,他成為了chaos的締造者,有了我們在《蝙蝠俠》系列中看到的、chaos世界觀與小丑共同的成熟。
筆者並不覺得這破壞了“小丑”這個形像的連貫性:倘若這個Arthur就是《蝙蝠俠》中的那個,這便是一個完整的角色成長歷程,且貼合了現代社會的價值標准——從抑鬱症底層青年成長為高智商罪犯,也算是“能力提升”、“個人實現”吧,更具諷刺意味;況且,如果按部分漫畫設定,這個Arthur也可能只是許多小丑中的一個,這便更加強化影片的“chaos”了:我們甚至不知道這個小丑是不是真的!
所以整部《小丑》,特別是飽受詬病的結尾,成了一出對“無力感”的大型宣泄:歡呼與破壞,富豪韋恩被槍殺‧‧‧‧‧‧它在幫助無力的人們通過影像來得到釋放,釋放一種沮喪。有評論指出,這背後宣揚了民粹、仇恨、狹隘,筆者的感覺則是,《小丑》並不是很有現實感,這也讓筆者無法將之上述這些詞語聯系起來,根源在於籠罩於其中的超現實氣氛。
回到《小丑》的影像風格。首先,無論再怎麼現實主義,它還是一部來自DC的漫改作品,特別是蝙蝠俠的登場,各種元素都已經能讓人聯想到後來我們看到過很多次的超級英雄大戰了;其次,Joaquin Phoenix的表演驚艷之處——戲劇感,仿佛有電影鏡頭語言再度放大情感的舞台劇,游離在虛實之間,且削弱了現實的政治性,更接近人性與內心。換言之,大開大合、感情充沛的表演,大畫幅攝影,看似明艷卻又陰沉詭異的色調,從Arthur到小丑,從普通人到罪犯,從平凡到卓越。《小丑》在DC+ Joaquin的雙重加持下,成為了一則寓言,若即若離、若隱若現。不是關於政治的寓言,是關於現代人生存困境的寓言——無法獲知的真相,亦難以抵達的終點。
任何一個黑暗童話,都不會有大團圓結局的。《小丑》如是,真實的街頭也如是。Arthur在影片一開始用手指強迫自己展露笑顏,他的那種痛苦,Thomas Wayne不可能理解。而當Arthur也用同樣的方式讓Bruce Wayne也展露笑顏,讓富家少爺也嘗嘗個中滋味,某種可怕的平衡正在浮出水面。合法的制度性暴力無休無止,體系內合法的抗爭手段全部宣告破產,那“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局”。
全民“小丑”並非誇大其詞,燃燒的街頭早已應驗《小丑》的預言
這正是《小丑》結尾,燃燒的高譚市所預言的。在眾人的歡呼與擁簇中,Arthur Fleck口吐鮮血,在被撞爛的警車上重新站了起來。此刻,那個膽小、壓抑、痛苦的Arthur死了,永遠地死了,取而代之的,是Joker,是引爆了一座城市的全面暴動,對於示威者們猶如精神圖騰一般的神話。一支慢舞之後,Joker用嘴裡的鮮血,給自己塗上了一個燦爛的微笑。這便是《小丑》對我們的最後通牒: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只是個笑話,遲早有人會以牙還牙,用鮮血為我們殉葬,為我們也塗上一個血淋淋的微笑。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華納與DC宣布將制作小丑的起源電影,分級為R級片,並且將獨立於現有的DC宇宙。從那時開始,《小丑》便備受關注。而當《小丑》進入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最終斬獲金獅獎之後,有關此片的盛譽與爭議更是從未停歇。有鑒於中國內地電影放映的“特殊國情”,此片在內地影院的放映可以說是幾無可能,龐大的觀影需求無法得到釋放。為數不少的內地觀眾繞道至港澳台觀看《小丑》。諷刺的是,能夠享受“境外”觀影的內地觀眾裡,相當多的人反對《小丑》在內地上映,皆因此片“煽動性”極強。不過是一部電影,真有如此能耐?
某些暴力總比另一些暴力更讓人憤慨
《小丑》的確很有爭議,因為它很暴力。Arthur Fleck在地鐵槍殺了三個金融業白領,隨後倉惶逃離現場,躲在公廁裡,竟然緩緩地跳了一支舞;昔日同事在Arthur的母親去世後來慰問他,他竟然用一把剪刀刺穿了對方的喉嚨、眼睛,殘忍地將其殺害;Arthur被邀請上他夢寐以求的Murray Franklin Show,但他在脫口秀直播現場槍殺了主持人Murray Franklin;更不用說影片的最後,善良、體面的Wayne夫婦在後巷被戴著小丑面具的陌生男子槍殺,將來的蝙蝠俠Bruce Wayne幼年便要目睹如此血腥的一幕。
但這麼殘忍的屠殺,《小丑》竟然將其“美化”呈現,高譚市的底層市民也將Joker視為英雄,觀眾接受了這樣的暗示後,說不定會群起效仿。
這絕非危言聳聽。1981年刺殺列根總統的John Hinckley便聲稱自己是受了《Taxi Driver》的直接影響,而在造成了12人死亡、58人受傷的2012年奧羅拉槍擊案中,凶手James Holmes斯選擇在《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電影的首映日行動,有警察更表示Holmes曾自稱“小丑”。在種種案例面前,這種擔憂似乎合情合理。
讓我們回到《小丑》開場的第一幕。Arthur打扮成派對小丑,在電器鋪前替該店做清倉促銷宣傳,但他的廣告牌被一群年輕人搶走,那些人把他引誘至小巷,對他一頓痛揍。之後他被老闆叫去單獨訓斥,老闆說電器鋪投訴他突然消失不見了,而且沒有歸還廣告牌。Arthur表示廣告牌是被搶走了,而且他被揍了,不是“突然消失不見”,老闆表示不能接受,他不相信有人會搶他的廣告牌,要求Arthur必須歸還。Arthur反問自己偷廣告牌圖個什麼,老闆表示他不想知道,反正他必須歸還,否則就會從他的工資裡扣除廣告牌的損失。
某些暴力總比另一些暴力更讓人憤慨。Arthur當然是沒有歸還廣告牌,這對電器鋪是損失,這是不對的。那麼Arthur被別人揍了一頓呢?沒有發生過,因為沒有被看見,也無法被理解。損失已經造成,總要有人埋單,但這個人不會是我,誰最好欺負就由誰埋單。Arthur槍殺那三個白領是暴力,白領們對他的痛揍則不是暴力;Arthur用剪刀殺死同事是暴力,那位同事主動給了一把左輪手槍給他,事後又謊稱那把槍是Arthur找他要的,導致Arthur被解雇,則不是暴力;Arthur槍殺脫口秀主持人Murray是暴力,Murray先是在節目播放Arthur因病控制不住狂笑的脫口秀片段來嘲笑他,之後又特意邀請Arthur來到節目,為了制造節目效果,再次嘲笑他,則不是暴力;戴小丑面具的陌生男子槍殺Wayne夫婦是暴力,整個體制把底層民眾逼到走投無路則不是暴力。
正如Arthur在脫口秀節目上說的,“你們決定了是非對錯,也決定了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Arthur上台前被叮囑不許說髒話和講黃色笑話,實際上Murray和嘉賓講的笑話就帶有強烈的性暗示意味。暴力的評判標准被壟斷,話語權更是被壟斷,而絕大部分的人壓根看不到這種壟斷本身就是暴力,而且是最殘忍的一種暴力。
將“暴力”作為關鍵詞來重新審視《小丑》,便不難發現,Arthur時不時不受控制地狂笑的怪病,其達到的效果實在是精彩至極。Joaquin Phoenix的表演無懈可擊,將這一次次無奈的狂笑詮釋得怪異、壓抑,每次發笑都在指向一種特定的荒誕。社會規訓我們“Don’t forget to smile”,不能有負能量。但實際上生活是如此的痛苦,我們根本就不想笑。Fine,那你就和Arthur一樣,在飽受家庭暴力之後,得上這樣一個只能夠笑不能夠哭的精神病吧。大功告成之後,大家還要討厭你的怪笑,因為你總是在笑一些“不好笑的事情”。真真是荒誕至極,真真是暴力至極,真真是絕望至極。
《小丑》面臨的另一種爭議,則在於它把“小丑”拉下了神壇,甚至可以說,這根本不是關於“小丑”的電影。
即便沒有看過DC漫畫原著,只需要看一看諾蘭版的《Batman:The Dark Knight》,便能在Heath Ledger的身上感受到小丑的不可捉摸、無政府主義傾向與殘忍的幽默感。而且,正如小丑自己說的,他和蝙蝠俠不過是硬幣的兩面,實際上他們是同一類人。也正因如此,這個角色才得以常年名列漫畫反派角色的首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漫畫反派。而《蝙蝠俠:黑暗騎士》,目前居於IMDb Top250的第4位,豆瓣Top250的第26位,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與認可,Heath Ledger版的小丑對此功不可沒。
Heath Ledger將小丑演得出神入化,以至於出現了“Heath Ledger之後無小丑”的口號,這也是為何此次Joaquin Phoenix出演小丑到底能否超越前者這麼令人關注。
到了《Joker》,小丑不再是不可追溯、神秘的反派。編劇Todd Phillips和Scott Silver給了這個角色一個明確的起源,而且是可理解的、可同情的、可引人落淚的。即便到了影片的最後一刻,Joaquin Phoenix版的小丑依然不是DC原著中的那個反派之王,而是街頭“暴徒們”的精神領袖,一個“小丑”絕不該處於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蝙蝠俠”此時還沒出現,缺少了硬幣的一面,作為另一面來存在的“小丑”也是站不住的。
對於這種聲音,筆者是認可的。然而恰恰是不“小丑”的小丑,使得《小丑》更能回答這個時代。一時代有一時代之犯罪,作為城市犯罪神話的小丑,於2019年在大銀幕登場,不可能脫離這個時代,在徹底離地的“高譚市”屹立。Joaquin Phoenix打破了“Heath Ledger之後無小丑”的神話,並憑精湛的演繹經拿到金獅獎及奧斯卡影帝。
另外,對經典電影如數家珍的觀眾不難發現,《小丑》在《The King of Comedy》、《Taxi Driver》以及《摩登時代》身上汲取了不少靈感,也有相當多的致敬段落。想像自己現身脫口秀,渴望成為一名喜劇演員,以及最終得以見到自己最喜愛的脫口秀主持人,出現在對方的節目中,這些很明顯借鑒了《The King of Comedy》;而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模擬槍械的使用,自說自話的台詞,通過暴力行徑成為“英雄”,這些則來自《Taxi Driver》;經濟衰退的大背景,因滑稽的原因被開除,《Smile》背景樂的使用,還有在影院銀幕上現身的卓別林,都道出了此片對《摩登時代》的致敬。更不用提由羅拔迪尼路出演脫口秀主持人Murray Franklin,Murray最後還被Arthur親手槍殺,這可能是對《The King of Comedy》與《Taxi Driver》裡的犯罪之王羅拔迪尼路最好的致敬。
羅拔迪尼路在《Taxi Driver》中飾演Travis Bickle,他曾打算對總統候選人行刺,未遂後逃到昔日造訪的黃色場所大開殺戒,還想要自殺,但此時子彈已經用完了。最後他因為掃蕩了黃色場所而成為了城市的英雄,相當諷刺與荒誕。
首先,《小丑》有馬田史高西斯本人參與制作,致敬了《Taxi Driver》,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更加顯而易見的,是兩部影片的不同。 《Taxi Driver》有著越戰的大背景,主角的妄想症以及隨後諸多瘋狂行為,根源在經濟衰退、越戰傷痛,是退伍兵回到大都市後的無所適從,本質上是戰場—都市的交錯產物。
2019年的《小丑》,影片為主角Arthur設計的所有“喪”,都特別切合和平年代大都市普通人的痛點。處境上,Arthur做著很平凡的工作;表現上,他習慣性地取悅他人;內心,非常孤獨,渴望被愛;感受上,不知該信什麼,因此也總是感到受騙;最後,特別是追求上,他的喜劇演員夢想屢屢受挫。他的創傷,來自大都市本身。
正是Arthur身上這些認真生活、乃至苦苦掙扎的中下階層市民特質,使我很懷疑諸如“《小丑》收割了文藝青年的韭菜”這類說法。筆者認為,它真正的受眾,可能是遠比文藝青年數量廣大的社畜群體——10億美元的票房,大概也可作為佐證。影片尤其“社畜”的氣質在於攝影、美術、表演等等,都在塑造一種只有社畜才能心領神會的疲憊無力感。
Arthur對夢想無力。他想成為喜劇演員,很現代、很正常:喜劇演員,釋放創造力,不洗錢不攪資本運作,為大家帶來純粹的快樂,收獲的都是真正的尊敬——為此,Arthur傾注了很多心血。筆者對這部分十分有共鳴:自己也特別喜歡唱歌和寫作,為此付出了不少心力,也處處碰壁。偏偏這種夢想是這個社會鼓勵的:大眾傳媒上的偶像光鮮亮麗、滿口雞湯、親切和藹,鼓勵著你也有機會,你必須要過一種不斷產出、廣受認可的人生,做一個要麼有才華要麼有本事的人。但Arthur並不知道如何真的稱為一名喜劇演員:這個城市太大了,不確定因素也太多了,實現夢想的概率太小了,他的失敗並不僅僅是不會講笑話。
Arthur對生活無能為力。很多事情都讓他不堪重負:他很難真的逗別人笑(缺少工作技術),被同事騙得團團轉(缺少人際交往能力),在異性交往中也總受傷害,不知道如何改善生活(缺少上升渠道),一言以蔽之,他是一個受困於自己階層的大都市普通人。蓬勃發展的大都市,總是用聲嘶力竭的大眾傳媒、大型企業,要求人們奮起,宣稱重視每個人的感受——這也就讓普通人們都越發沮喪了起來:我們永遠也到不了那個目標啊,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甚至,Arthur對信息都無能為力。在這個出離巨大的都市裡,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互相對立的信息,小到產品信息——XX物質可治療脫發,OO物質可致癌;大到國際大事——每一方都在嘲笑相信另一方的人沒有腦子,每一方都在瘋狂開動傳媒機器;再到個人經歷——我到底是不是富豪的私生子?一會兒說是,一會兒說不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每一方都有理,每一方都很歇斯底裡,所以我該信什麼呢?不同信息之間的吵鬧,乾脆讓人在深夜歸家的地鐵上癱軟下來,啊這個世界真的好聒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大家為什麼一直吵架…
如果Arthur不想成為一個出名的、充滿價值感的都市成功人士,他大概就能平靜下來,看一看生活那些好的方面,比如媽媽重病自己還沒到家救護車就來了;比如上班不用996,還能有時間攪攪喜劇演員事業;再比如家裡挺寬敞的,熱門電視節目他也上了‧‧‧‧‧‧但是他已經參加到這個游戲裡,並毫無疑問地墊了底,哪怕初始積分還留著,他依舊會意識到自己比其他所有玩家都差很多。
終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種渺茫感化為了絕望:前途是遙遠的,處境是艱難的,信息是充滿欺騙的。沒必要嘲笑Arthur的能力低下:即使是中產乃至精英,也會對這些事情無能為力,只是面對的事情不一樣罷了——中產無法知曉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創造那麼多價值,會擔心被裁員、被新技術替代;精英也攪不定團隊管理,攪不定企業融資,攪不定客戶關系……即使攪定了,也經不起深思: 你的價值究竟來源於這個體系,還是你本人?城市太大了,分工太細了,我們瞎子摸象,憔悴不堪。
於是《小丑》的情境,本質上便是個體面對巨大系統的無力感: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注重個人感受,特別鼓勵自我價值的實現,但個體是很無力的,無論打工還是開公司,有點閱歷以後都很難說出“我的命運我掌握”,這也使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變得很模糊,就像Arthur很迷茫如何成為喜劇演員,我們也很難抵達我們想抵達的彼岸。
站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理解,《小丑》中那些乍一看是在說“所有人都在針對你”的橋段,也可說是在表現資本(說窮人都沒有本事的富豪韋恩)、出身階層(母親)、競爭同僚(給他槍又甩鍋的同事)、交往對像(黑人女鄰居),共同織成了這個龐大的復雜系統。就這樣,《小丑》成功描繪了,當個體不再滿足於做個渾渾噩噩的螺絲釘,而真的想實現什麼價值(成為喜劇演員)、或者尋找什麼真相(我到底是不是韋恩富豪的私生子?),就會必然面臨的沮喪。此之謂以卵擊石。
這個復雜系統,其實與“小丑”這個角色眾所周知的世界觀核心“chaos”密切相關。Arthur原本身處充滿chaos的龐大系統,不知所措也無能為力,被打壓得爬不起來——這是chaos的起步;終於在徹底爆發後,他成為了chaos的締造者,有了我們在《蝙蝠俠》系列中看到的、chaos世界觀與小丑共同的成熟。
筆者並不覺得這破壞了“小丑”這個形像的連貫性:倘若這個Arthur就是《蝙蝠俠》中的那個,這便是一個完整的角色成長歷程,且貼合了現代社會的價值標准——從抑鬱症底層青年成長為高智商罪犯,也算是“能力提升”、“個人實現”吧,更具諷刺意味;況且,如果按部分漫畫設定,這個Arthur也可能只是許多小丑中的一個,這便更加強化影片的“chaos”了:我們甚至不知道這個小丑是不是真的!
所以整部《小丑》,特別是飽受詬病的結尾,成了一出對“無力感”的大型宣泄:歡呼與破壞,富豪韋恩被槍殺‧‧‧‧‧‧它在幫助無力的人們通過影像來得到釋放,釋放一種沮喪。有評論指出,這背後宣揚了民粹、仇恨、狹隘,筆者的感覺則是,《小丑》並不是很有現實感,這也讓筆者無法將之上述這些詞語聯系起來,根源在於籠罩於其中的超現實氣氛。
回到《小丑》的影像風格。首先,無論再怎麼現實主義,它還是一部來自DC的漫改作品,特別是蝙蝠俠的登場,各種元素都已經能讓人聯想到後來我們看到過很多次的超級英雄大戰了;其次,Joaquin Phoenix的表演驚艷之處——戲劇感,仿佛有電影鏡頭語言再度放大情感的舞台劇,游離在虛實之間,且削弱了現實的政治性,更接近人性與內心。換言之,大開大合、感情充沛的表演,大畫幅攝影,看似明艷卻又陰沉詭異的色調,從Arthur到小丑,從普通人到罪犯,從平凡到卓越。《小丑》在DC+ Joaquin的雙重加持下,成為了一則寓言,若即若離、若隱若現。不是關於政治的寓言,是關於現代人生存困境的寓言——無法獲知的真相,亦難以抵達的終點。
任何一個黑暗童話,都不會有大團圓結局的。《小丑》如是,真實的街頭也如是。Arthur在影片一開始用手指強迫自己展露笑顏,他的那種痛苦,Thomas Wayne不可能理解。而當Arthur也用同樣的方式讓Bruce Wayne也展露笑顏,讓富家少爺也嘗嘗個中滋味,某種可怕的平衡正在浮出水面。合法的制度性暴力無休無止,體系內合法的抗爭手段全部宣告破產,那“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局”。
全民“小丑”並非誇大其詞,燃燒的街頭早已應驗《小丑》的預言
這正是《小丑》結尾,燃燒的高譚市所預言的。在眾人的歡呼與擁簇中,Arthur Fleck口吐鮮血,在被撞爛的警車上重新站了起來。此刻,那個膽小、壓抑、痛苦的Arthur死了,永遠地死了,取而代之的,是Joker,是引爆了一座城市的全面暴動,對於示威者們猶如精神圖騰一般的神話。一支慢舞之後,Joker用嘴裡的鮮血,給自己塗上了一個燦爛的微笑。這便是《小丑》對我們的最後通牒: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只是個笑話,遲早有人會以牙還牙,用鮮血為我們殉葬,為我們也塗上一個血淋淋的微笑。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