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taca》(《變種異煞》、《千鈞一髮》)是一部1997年的科幻電影。導演是Andrew M. Niccol,並由Ethan Hawke、Uma Thurman、Jude Law等人主演。
原文片名《Gattaca》是由DNA中四個含氮鹼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的開頭簡寫所組成。 在片中的開頭與結尾,這四個字母被特別凸顯出來。 「Gattaca」同時也是片中虛構的宇航公司的名稱。
紐西蘭作家兼製片與導演Andrew Niccol於1997年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Gattaca》實在是一部天才之作。故事對基因決定論的描述,對生物科技突飛猛進後未來世界的秩序與偏見的刻畫都讓人一下子想起來Aldous Huxley的《Brave New World》(《美麗新世界》)(Andrew Niccol據說將執筆《美麗新世界》的劇本,由導演Ridley Scott於2011年搬上銀幕,據悉已延至2020年),但比《美麗新世界》似乎還更進一步,尤其在科幻的份量上;但更為可怕的是這部1997年的電影所描述的基因歧視恐怖世界,竟原來絕非天方夜譚。
基因工程自從1973年後美國生物學家Stanley N. Cohen 和Herbert W. Boyer將DNA分解成段並重新組合後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並以1990年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為標志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今天的生物科技不僅能夠複製、轉基因,甚至還能創新物種。基因科技的發展帶動了優生學,美國一位醫生的曼哈頓與洛杉磯診所已經幫幾千對夫妻選擇孩子的性別,並宣佈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將實現選擇後代的眼睛、頭發顏色,以及膚色。
在Andrew Niccol創立的Gattaca世界裡,這樣的優生診所已是社會流行,實際上,也只有付不起錢的窮人才會選擇“劣等”自然生育,因為診所裡培育出來的強化基因受精卵,是“自然受孕一千次也達不到的奇跡”。 當父母對這種強化基因小孩有所質疑的時候,醫生還很貼心的回答:“別擔心,孩子還是你們自己的基因結晶,不過是最優的結晶。”
一旦全社會都在製造這種“最優結晶”,整個人類社會的結構便發生了深遠變化。人種、地域、性別等因素不再重要,因為比較“最優結晶”, “次優結晶”或者“自然結晶”很明顯成了體制的殘次品,被系統性歧視排斥鄙視。而造成這種新型基因歧視存在的關鍵,筆者想,一方面是社會自然競爭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基因決定論。
基因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個性和樣貌都是由基因唯一決定的,人的基因有優劣之分,人類應致力於“改良品種”。納粹德國就曾經利用基因決定論鞏固金發碧眼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種的“高等”地位,作為屠猶的論證。生物學家Richard Lewontin、Steven Rose和Leon Kamin 這樣總結基因決定論的理論體系:
“生物(基因)決定論者們實際上在探求人之所以為人以及人類行為的根本。他們認為人類生命以及行為是構成人體細胞的生物化學物質特性的結果;並且這些特性都是由人體基因的構建所唯一決定的。最終,一切人類行為——也就是全部人類社會——都由一系列要素決定,從基因到人之個體到全部人類的行為總和。”
但實質上,現代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並不能得出任何決定性的結論。比如通過對基因順序的檢測,我們可以預測出一個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但這個幾率目前只能達到5%左右;哪怕是電影《Gattaca》中基因技術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對各種疾病以及壽命的預測幾率依然不能達到100%。但人們往往把概率和實際發生混淆起來。概率講的是從統計角度出發,某事件若多次重復,出現某種可能的百分率;而作為人這個獨特的個體來說,概率只能代表一種可能——30%患心臟病的概率並不能預測出來這個人將來一定會患心臟病,他/她還有70%的可能完全不會患病。
基因決定論目前仍是生物學界辯論的主題,也有不少知名學者支持基因決定論,比如1998年,美國國家癌症學院生化實驗室的基因結構及規範主席,生物學家Dean Hamer在他的著作《Living with Our Genes》(《與基因共生》)中就說每個人的“核心性格”都是“自出生以來便銘刻進身體,就如同自己眼睛的顏色一樣,是父母基因的饋贈”。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主管,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James Watson也說過“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基因決定”。
基因決定論的存在使得基因歧視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早在1982年,美國律師協會會刊就刊登過一篇文章指出至少有六家知名化工廠定期給員工驗血以確診誰更易受化學物質的影響,雖然其中兩家公司,杜邦與陶氏,都否認使用檢測結果來決定雇工需要。基因歧視與種族、性別、年齡、國籍等歧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並非是基於實際發生事件的歧視,而是一種推測性歧視,是基於將來某種狀況發生的可能幾率而實施歧視,同時完全無視事件根本不會發生的幾率。這種推測性歧視使得對抗之的手段變得十分有限,因為在法律上很難證實某種基於推測的歧視。所以,盡管美國2008年五月21日終於通過了歷史性的《反基因歧視法》,其有效性仍待考察。
其實在Gattaca世界裡,雇工的基因歧視也是違法的,但“沒人嚴肅對待”。雇主可以採取各種手段獲得應試者的基因——茶杯,擦手的紙巾,不經意掉落的毛發——基因隱私權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概念。電影中還有便宜的街頭基因檢測站,剛和人接吻的姑娘可以去哪裡用棉棒在口中一擦便得出對方的全部基因信息——智商、得各種疾病的幾率、預期壽命等。而當主人公Vincent freeman(Ethan Hawke)打倒夜店後門守衛警員逃跑後,隨即趕來的警探命令倒在地下呻吟的警員第一句話是:“哪兒也別碰,別吞口水”,然後迅速用棉簽獲取了警員身上攜帶的Vincent基因才讓他起來。
筆者看到這裡,覺得又是好笑,又是毛骨悚然。如果人類的一切都能夠通過基因分析而得出確定結論,如果我們的喜怒哀類,我們的愛情與傷痛,有一天都能夠變成冰冷的化學公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符號代替,都能被無限復制,包括界定我們之所以是“我”的獨特思想與記憶,那將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末世!到那一天,“我”將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有機體”,只剩下麵目相同的“完美結晶”們,就好比今天打開電視,屏幕上全是削過骨隆過鼻減過肥墊過下巴千遍一律的人造美女一樣——我們距離Gattaca的世界,究竟還有多遠?
《時代》雜志的評論員Michael Kinsley在2008年五月的評論中說:“先天自然與後天養成,其實並無多大差異。也許你的父母給了你優良的基因,或者他們給你百萬遺產,或者他們就是高尚的人,教會了你節儉的美德與辛勤工作的道理。即使是最後這個例子,為何你就應該得到這些優良的價值觀呢?這與繼承一對好基因究竟有什麼不同?”
也許,面對基因決定論,我們的確不該如驚弓之鳥過分懼怕,人因出生所造成的不平等過去有之,現在有之,將來也不會消失。反對基因決定論不不是為了阻礙基因技術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恐懼而放棄探索,放棄尋求生命的真相;相反,面對太多的未知,給予科學工作者們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間才能更好的百家爭鳴,才能更接近真實。而在基因歧視問題上,更重要的該是我們究竟要如何認知基因決定論。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2006年發布了女性缺乏數學及其他科學才能的講話後不得不引咎辭職——他發表這一言論的場合當然極不合適,顯然不吻合他校長的身份——但另一方面,我卻也惋惜他的離開,畢竟,從純科學的立場出發,難道我們不該研究為什麼很多女性在語言方面具有優勢,為社麼黑人的彈跳與奔跑能力那麼突出,為什麼亞洲學生的運算技巧領先於美國學生?結論不一定都是基因——甚至我堅信基因只是要素之一,且遠非決定因素——但一個寬松的科研環境與嚴苛的立法執法體系應該相輔相成。最為重要的,具體到我們每個人,是我們對待歧視的態度。
SONY在《Gattaca》1997年十月公映之前特意組織了一場面對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學家學會的試映,在影片結尾,出現了愛因斯坦、林肯和美國最著名的女運動員Jackie Joyner-Kersee的照片,並伴隨著字幕:如果基因工程和基因實驗早成事實,那麼這些名人將都不會出生——他們分別患有閱讀障礙、馬凡氏癥候群 及哮喘病。最後的總結字幕則是:“當然,另外一個絕不會誕生的人,那就是你。”試映得到了科學家們的普遍好評,但公映時SONY還是決定去除最後的字幕與圖片——他們擔心會冒犯觀者的感受。
筆者覺得很可惜,SONY的保守決定失去了讓這部影片掀起更為激烈辯論的機會。最後這些圖片的展示其實傳達了非常關鍵的一個信息:優化基因的同時也祛除了激勵人類不斷前進最為重要的一個元素——痛苦、問題、缺陷、不足。“完美”是祝福,也是詛咒。影片中最為完美的傑羅姆是最無法面對失意的人,而根本被當作下等人的文森特倒永遠拼盡全力向著理想努力,毫無保留。這種不合理的冒險,不畏死不自保的拼搏,就是人的精神,是潘朵拉盒底的希望,是獨立拆解的基因要素所無法總結推導的最大的不可能。這種精神讓我們認識到統計概率的空檔,讓我們為了虛幻的愛情與理想奮不顧身,讓我們能夠瞥見極限後匿藏的曙光,讓我們終於成為“我”,成為一個人。
拋開基因優化不談,盡管筆者不願意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一天能夠徹底破解人腦,還是不得不考慮,如果基因決定論終被證明,如果“我” 最終將被解構成一堆要素:化學物質、生物電、激素,那生命還有沒有意義?如果從一齣生,人的命運就真如Gattaca世界中一樣被各種概率早已界定,甚至就連Vincent的反叛精神都能一早被解析預測,那我們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其實不同階段對“人生意義”之界定並非一成不變。信息革命之前,我們強調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的創造性,人的社會性思維,邏輯推理能力,我們強調“腦”;信息革命之後,電腦越來越強的模擬人腦,我們又開始強調人性思維中非邏輯的感性成分,強調“心”。2009年的電影《未來戰士2018》結尾就宣稱“人心無法編程”。但無論強調的是“腦”還是“心”,似乎“人生意義”都離不開對人的界定,都在強調我們與這種或者那種存在形式的區別。每當新科技新事物新發現將原有的人的界限變模糊,我們就得恐慌一陣,似乎不證明“人”的優越性,不維持“人” 在宇宙萬物中的獨特地位,人生便失去意義。而這樣“唯我獨尊”的階級觀念,又與人類社會內部的種種歧視有何差異?
在技術越來越統領世界的今天,優生已經不是一個柏拉圖“理想國”裡面的幻景,事實上這一概念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化為了現實進入了人類的生活:禁止近親結婚、針對遺傳性疾病基因攜帶者的生育政策……影片中不過是把這種技術乾涉設想為一種更高的級別,並且思考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這種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跨越時間的藩籬而表現出的一種虛擬的“現實” 的前瞻性視野是科幻電影所獨有的,而非僅僅讓當下生活的沉重在一個夢幻的國度被遺忘的《指環王》一類的奇幻電影之所能及。
“人生而平等”,盧梭這句話所陳述的人的天賦權利,卻不是人的自然狀態,事實上對社會有了真正洞察的人也會發現前者也沒有以任何方式被徹底地保證,而不得不面對自然原本就沒有平等這一狀態的事實存在,而自然人的平等更徹徹底底是一句美麗的夢話。在地球尚未如今日一般擁擠之時,人還有能力逃避社會而選擇一種田園詩般個體化的生活,以退出比較的方式而消解掉這個的問題;但是在今天這一個被資本所緊緊聯系的世界中,所有的土地都劃分了國界(截至目前北極冰蓋和南極大陸例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文明強行探索、占有和規劃,一個完全個體的生存之處不復存在,人越來越無後路可退,必須面對雖然被無數次忽視、否認、篡改、美化卻依然鮮活地存在,且無時不刻被人類社會生活所證實的“‘自然的’人生而不平等”。
不平等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描述詞,在牽涉到不同的標準時它會具有不同的含義。影片中所展示的,是在現在社會中最主流的事實上也是唯一有能力介入評判了的標準。為了資本這位新上帝,聆聽他關於利潤的福音,一切人生的價值都化約為效率與產品。影片的主人公Vincent(Ethan Hawke 飾),他是天生的基因不合格,九成九的幾率會在三十點二歲之間心臟衰竭而死。於是他的命運在這本由數學模型寫成的新《聖經》裡面就是確定無疑的一輩子清潔工,什麼 “夢想的美”、“意志的堅定”、“承受苦難的勇氣”統統在經濟學和概率論面前不值一文。公司只會訓練那些在跑步鍛煉中“心臟節奏如鋼琴般”的“合格人”,即使他最頂尖的宇航員是一個神態自若下跑步機卻差點回到更衣室里嗆死的劣等基因殘廢。
然而正是這個被判定人類進化史的不合格產品,靠著那羸弱的心臟在向著無垠的大海前進的時候,卻贏了他那“合格而優秀”卻幾乎淹死的弟弟,只因在他心中從未想過回頭上岸……正是承受了社會所強加給他的無價值的判定,才可能爆發出在每一次奮鬥中都視死如歸的勇氣和信念,而也正是靠著同樣的勇氣和信念,他用自己瑕疵倍出的DNA序列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奮鬥之歌。
與Vincent不同的是,Jerome (Jude Law 飾)生來就是一個極為完美的“合格人”。在Vincent被社會所歧視而拋棄的時候,他卻倍受社會的重視和期望,Vincent的命運是毫無價值的活著和死去,他的命運是“必須”有價值的創造和傑出。因此當他這位游泳健將僅僅獲得銀牌的時候,他無法原諒自己的失敗,極端地選擇了自殺試圖了結一個他也不明確目的的人生。然而這個試圖卻只是讓他再也無法站立和行走,他依然活了下來,他必須選擇再一次地結束毫無意義的人生,或是重新為人生確定一個新的意義。這個時候他遇上了Vincent,將自己的“合格人”身份作為資本賣給了他,換取美酒來澆滅生命之火;然而漸漸地,他也為Vincent的信念所感染,在角色的互換中他將自己的生命和Vincent的生命合二為一,為同一個夢想貢獻整個生命;在Vincent升上天空之時,懷著對往日夢想的追思和達成今日夢想的欣慰,Jerome達成了他生命的意義,安詳地在胸前掛上了榮譽的銀牌,拉下了焚化爐的啟動閘……
《Gattaca》所譜寫的是一曲對靈魂和肉體關系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卻不單是一曲執著的贊美詩。Vincent 超越了多缺陷的基因,Jerome超越了殘缺的肢體,他們徵服了社會賦予他們各自的命運,讓靈魂位臨於身體之上而奔放。反之,當被這個世界徹底異化的“合格人”醉心於“成就”之後,面對“擋路的障礙”,也會突破那“沒有暴力傾向”的基因,操起一個鍵盤將人的頭骨敲得粉碎。洗滌人心、創造天堂永遠不可是單純技術就可以完成的任務,筆者把這看作是這部電影主旨之外的一點值得註意的隻言片語。
《Gattaca》中完美的Jerome選擇結束生命,因為他先天的基因設定讓他優秀但不是第一,他後天的意外殘疾讓他可以感受生活卻無法再創造——他對生命本身失了興趣,一死了之。但Jerome所忽略的體驗本身,難道就沒有意義麼?創造與實現的可能固然激勵人勇往直前,但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從無到有的沿途風景和人生細節對每個人來說也是獨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即使被拆分為化學物質、生物電、激素、環境影響等獨立因數,也還得由人自己來綜合實現。而這種體驗經歷學習成長的過程,其實才是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實踐著的工作,至於終點處蓋棺定論的成就,倒是錦上添花的次要元素了。
《Gattaca》中Vincent不懈拼搏所要證明的“靈魂無基因”,筆者想不該僅僅是指基因決定論最終無法預測人的未來,不能解釋人的情感;更為重要的是,即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夠決定我們的“核心性格”,電腦程式能夠解釋我們的細微情感,生命的意義依然存在:感受,體驗,學習,這一切仍須由生命的實體來親身實現,無法替代。而除了為理想奮鬥,除了實現目標,生命的意義,還在於每日三餐,腳踏實地,在於養一方赤子之心,在於被現實不斷撲打下卻依然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生命的意義,正如總結,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才是真正的人之靈魂,不能轉化為公式、不是符號、不能復制、無法嫁接、不分優劣、沒有基因。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原文片名《Gattaca》是由DNA中四個含氮鹼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的開頭簡寫所組成。 在片中的開頭與結尾,這四個字母被特別凸顯出來。 「Gattaca」同時也是片中虛構的宇航公司的名稱。
紐西蘭作家兼製片與導演Andrew Niccol於1997年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Gattaca》實在是一部天才之作。故事對基因決定論的描述,對生物科技突飛猛進後未來世界的秩序與偏見的刻畫都讓人一下子想起來Aldous Huxley的《Brave New World》(《美麗新世界》)(Andrew Niccol據說將執筆《美麗新世界》的劇本,由導演Ridley Scott於2011年搬上銀幕,據悉已延至2020年),但比《美麗新世界》似乎還更進一步,尤其在科幻的份量上;但更為可怕的是這部1997年的電影所描述的基因歧視恐怖世界,竟原來絕非天方夜譚。
基因工程自從1973年後美國生物學家Stanley N. Cohen 和Herbert W. Boyer將DNA分解成段並重新組合後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並以1990年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為標志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今天的生物科技不僅能夠複製、轉基因,甚至還能創新物種。基因科技的發展帶動了優生學,美國一位醫生的曼哈頓與洛杉磯診所已經幫幾千對夫妻選擇孩子的性別,並宣佈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將實現選擇後代的眼睛、頭發顏色,以及膚色。
在Andrew Niccol創立的Gattaca世界裡,這樣的優生診所已是社會流行,實際上,也只有付不起錢的窮人才會選擇“劣等”自然生育,因為診所裡培育出來的強化基因受精卵,是“自然受孕一千次也達不到的奇跡”。 當父母對這種強化基因小孩有所質疑的時候,醫生還很貼心的回答:“別擔心,孩子還是你們自己的基因結晶,不過是最優的結晶。”
一旦全社會都在製造這種“最優結晶”,整個人類社會的結構便發生了深遠變化。人種、地域、性別等因素不再重要,因為比較“最優結晶”, “次優結晶”或者“自然結晶”很明顯成了體制的殘次品,被系統性歧視排斥鄙視。而造成這種新型基因歧視存在的關鍵,筆者想,一方面是社會自然競爭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基因決定論。
基因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個性和樣貌都是由基因唯一決定的,人的基因有優劣之分,人類應致力於“改良品種”。納粹德國就曾經利用基因決定論鞏固金發碧眼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種的“高等”地位,作為屠猶的論證。生物學家Richard Lewontin、Steven Rose和Leon Kamin 這樣總結基因決定論的理論體系:
“生物(基因)決定論者們實際上在探求人之所以為人以及人類行為的根本。他們認為人類生命以及行為是構成人體細胞的生物化學物質特性的結果;並且這些特性都是由人體基因的構建所唯一決定的。最終,一切人類行為——也就是全部人類社會——都由一系列要素決定,從基因到人之個體到全部人類的行為總和。”
但實質上,現代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並不能得出任何決定性的結論。比如通過對基因順序的檢測,我們可以預測出一個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但這個幾率目前只能達到5%左右;哪怕是電影《Gattaca》中基因技術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對各種疾病以及壽命的預測幾率依然不能達到100%。但人們往往把概率和實際發生混淆起來。概率講的是從統計角度出發,某事件若多次重復,出現某種可能的百分率;而作為人這個獨特的個體來說,概率只能代表一種可能——30%患心臟病的概率並不能預測出來這個人將來一定會患心臟病,他/她還有70%的可能完全不會患病。
基因決定論目前仍是生物學界辯論的主題,也有不少知名學者支持基因決定論,比如1998年,美國國家癌症學院生化實驗室的基因結構及規範主席,生物學家Dean Hamer在他的著作《Living with Our Genes》(《與基因共生》)中就說每個人的“核心性格”都是“自出生以來便銘刻進身體,就如同自己眼睛的顏色一樣,是父母基因的饋贈”。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主管,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James Watson也說過“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基因決定”。
基因決定論的存在使得基因歧視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早在1982年,美國律師協會會刊就刊登過一篇文章指出至少有六家知名化工廠定期給員工驗血以確診誰更易受化學物質的影響,雖然其中兩家公司,杜邦與陶氏,都否認使用檢測結果來決定雇工需要。基因歧視與種族、性別、年齡、國籍等歧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並非是基於實際發生事件的歧視,而是一種推測性歧視,是基於將來某種狀況發生的可能幾率而實施歧視,同時完全無視事件根本不會發生的幾率。這種推測性歧視使得對抗之的手段變得十分有限,因為在法律上很難證實某種基於推測的歧視。所以,盡管美國2008年五月21日終於通過了歷史性的《反基因歧視法》,其有效性仍待考察。
其實在Gattaca世界裡,雇工的基因歧視也是違法的,但“沒人嚴肅對待”。雇主可以採取各種手段獲得應試者的基因——茶杯,擦手的紙巾,不經意掉落的毛發——基因隱私權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概念。電影中還有便宜的街頭基因檢測站,剛和人接吻的姑娘可以去哪裡用棉棒在口中一擦便得出對方的全部基因信息——智商、得各種疾病的幾率、預期壽命等。而當主人公Vincent freeman(Ethan Hawke)打倒夜店後門守衛警員逃跑後,隨即趕來的警探命令倒在地下呻吟的警員第一句話是:“哪兒也別碰,別吞口水”,然後迅速用棉簽獲取了警員身上攜帶的Vincent基因才讓他起來。
筆者看到這裡,覺得又是好笑,又是毛骨悚然。如果人類的一切都能夠通過基因分析而得出確定結論,如果我們的喜怒哀類,我們的愛情與傷痛,有一天都能夠變成冰冷的化學公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用符號代替,都能被無限復制,包括界定我們之所以是“我”的獨特思想與記憶,那將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末世!到那一天,“我”將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有機體”,只剩下麵目相同的“完美結晶”們,就好比今天打開電視,屏幕上全是削過骨隆過鼻減過肥墊過下巴千遍一律的人造美女一樣——我們距離Gattaca的世界,究竟還有多遠?
《時代》雜志的評論員Michael Kinsley在2008年五月的評論中說:“先天自然與後天養成,其實並無多大差異。也許你的父母給了你優良的基因,或者他們給你百萬遺產,或者他們就是高尚的人,教會了你節儉的美德與辛勤工作的道理。即使是最後這個例子,為何你就應該得到這些優良的價值觀呢?這與繼承一對好基因究竟有什麼不同?”
也許,面對基因決定論,我們的確不該如驚弓之鳥過分懼怕,人因出生所造成的不平等過去有之,現在有之,將來也不會消失。反對基因決定論不不是為了阻礙基因技術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恐懼而放棄探索,放棄尋求生命的真相;相反,面對太多的未知,給予科學工作者們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間才能更好的百家爭鳴,才能更接近真實。而在基因歧視問題上,更重要的該是我們究竟要如何認知基因決定論。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2006年發布了女性缺乏數學及其他科學才能的講話後不得不引咎辭職——他發表這一言論的場合當然極不合適,顯然不吻合他校長的身份——但另一方面,我卻也惋惜他的離開,畢竟,從純科學的立場出發,難道我們不該研究為什麼很多女性在語言方面具有優勢,為社麼黑人的彈跳與奔跑能力那麼突出,為什麼亞洲學生的運算技巧領先於美國學生?結論不一定都是基因——甚至我堅信基因只是要素之一,且遠非決定因素——但一個寬松的科研環境與嚴苛的立法執法體系應該相輔相成。最為重要的,具體到我們每個人,是我們對待歧視的態度。
SONY在《Gattaca》1997年十月公映之前特意組織了一場面對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學家學會的試映,在影片結尾,出現了愛因斯坦、林肯和美國最著名的女運動員Jackie Joyner-Kersee的照片,並伴隨著字幕:如果基因工程和基因實驗早成事實,那麼這些名人將都不會出生——他們分別患有閱讀障礙、馬凡氏癥候群 及哮喘病。最後的總結字幕則是:“當然,另外一個絕不會誕生的人,那就是你。”試映得到了科學家們的普遍好評,但公映時SONY還是決定去除最後的字幕與圖片——他們擔心會冒犯觀者的感受。
筆者覺得很可惜,SONY的保守決定失去了讓這部影片掀起更為激烈辯論的機會。最後這些圖片的展示其實傳達了非常關鍵的一個信息:優化基因的同時也祛除了激勵人類不斷前進最為重要的一個元素——痛苦、問題、缺陷、不足。“完美”是祝福,也是詛咒。影片中最為完美的傑羅姆是最無法面對失意的人,而根本被當作下等人的文森特倒永遠拼盡全力向著理想努力,毫無保留。這種不合理的冒險,不畏死不自保的拼搏,就是人的精神,是潘朵拉盒底的希望,是獨立拆解的基因要素所無法總結推導的最大的不可能。這種精神讓我們認識到統計概率的空檔,讓我們為了虛幻的愛情與理想奮不顧身,讓我們能夠瞥見極限後匿藏的曙光,讓我們終於成為“我”,成為一個人。
拋開基因優化不談,盡管筆者不願意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一天能夠徹底破解人腦,還是不得不考慮,如果基因決定論終被證明,如果“我” 最終將被解構成一堆要素:化學物質、生物電、激素,那生命還有沒有意義?如果從一齣生,人的命運就真如Gattaca世界中一樣被各種概率早已界定,甚至就連Vincent的反叛精神都能一早被解析預測,那我們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其實不同階段對“人生意義”之界定並非一成不變。信息革命之前,我們強調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的創造性,人的社會性思維,邏輯推理能力,我們強調“腦”;信息革命之後,電腦越來越強的模擬人腦,我們又開始強調人性思維中非邏輯的感性成分,強調“心”。2009年的電影《未來戰士2018》結尾就宣稱“人心無法編程”。但無論強調的是“腦”還是“心”,似乎“人生意義”都離不開對人的界定,都在強調我們與這種或者那種存在形式的區別。每當新科技新事物新發現將原有的人的界限變模糊,我們就得恐慌一陣,似乎不證明“人”的優越性,不維持“人” 在宇宙萬物中的獨特地位,人生便失去意義。而這樣“唯我獨尊”的階級觀念,又與人類社會內部的種種歧視有何差異?
在技術越來越統領世界的今天,優生已經不是一個柏拉圖“理想國”裡面的幻景,事實上這一概念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化為了現實進入了人類的生活:禁止近親結婚、針對遺傳性疾病基因攜帶者的生育政策……影片中不過是把這種技術乾涉設想為一種更高的級別,並且思考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這種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跨越時間的藩籬而表現出的一種虛擬的“現實” 的前瞻性視野是科幻電影所獨有的,而非僅僅讓當下生活的沉重在一個夢幻的國度被遺忘的《指環王》一類的奇幻電影之所能及。
“人生而平等”,盧梭這句話所陳述的人的天賦權利,卻不是人的自然狀態,事實上對社會有了真正洞察的人也會發現前者也沒有以任何方式被徹底地保證,而不得不面對自然原本就沒有平等這一狀態的事實存在,而自然人的平等更徹徹底底是一句美麗的夢話。在地球尚未如今日一般擁擠之時,人還有能力逃避社會而選擇一種田園詩般個體化的生活,以退出比較的方式而消解掉這個的問題;但是在今天這一個被資本所緊緊聯系的世界中,所有的土地都劃分了國界(截至目前北極冰蓋和南極大陸例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文明強行探索、占有和規劃,一個完全個體的生存之處不復存在,人越來越無後路可退,必須面對雖然被無數次忽視、否認、篡改、美化卻依然鮮活地存在,且無時不刻被人類社會生活所證實的“‘自然的’人生而不平等”。
不平等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描述詞,在牽涉到不同的標準時它會具有不同的含義。影片中所展示的,是在現在社會中最主流的事實上也是唯一有能力介入評判了的標準。為了資本這位新上帝,聆聽他關於利潤的福音,一切人生的價值都化約為效率與產品。影片的主人公Vincent(Ethan Hawke 飾),他是天生的基因不合格,九成九的幾率會在三十點二歲之間心臟衰竭而死。於是他的命運在這本由數學模型寫成的新《聖經》裡面就是確定無疑的一輩子清潔工,什麼 “夢想的美”、“意志的堅定”、“承受苦難的勇氣”統統在經濟學和概率論面前不值一文。公司只會訓練那些在跑步鍛煉中“心臟節奏如鋼琴般”的“合格人”,即使他最頂尖的宇航員是一個神態自若下跑步機卻差點回到更衣室里嗆死的劣等基因殘廢。
然而正是這個被判定人類進化史的不合格產品,靠著那羸弱的心臟在向著無垠的大海前進的時候,卻贏了他那“合格而優秀”卻幾乎淹死的弟弟,只因在他心中從未想過回頭上岸……正是承受了社會所強加給他的無價值的判定,才可能爆發出在每一次奮鬥中都視死如歸的勇氣和信念,而也正是靠著同樣的勇氣和信念,他用自己瑕疵倍出的DNA序列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奮鬥之歌。
與Vincent不同的是,Jerome (Jude Law 飾)生來就是一個極為完美的“合格人”。在Vincent被社會所歧視而拋棄的時候,他卻倍受社會的重視和期望,Vincent的命運是毫無價值的活著和死去,他的命運是“必須”有價值的創造和傑出。因此當他這位游泳健將僅僅獲得銀牌的時候,他無法原諒自己的失敗,極端地選擇了自殺試圖了結一個他也不明確目的的人生。然而這個試圖卻只是讓他再也無法站立和行走,他依然活了下來,他必須選擇再一次地結束毫無意義的人生,或是重新為人生確定一個新的意義。這個時候他遇上了Vincent,將自己的“合格人”身份作為資本賣給了他,換取美酒來澆滅生命之火;然而漸漸地,他也為Vincent的信念所感染,在角色的互換中他將自己的生命和Vincent的生命合二為一,為同一個夢想貢獻整個生命;在Vincent升上天空之時,懷著對往日夢想的追思和達成今日夢想的欣慰,Jerome達成了他生命的意義,安詳地在胸前掛上了榮譽的銀牌,拉下了焚化爐的啟動閘……
《Gattaca》所譜寫的是一曲對靈魂和肉體關系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卻不單是一曲執著的贊美詩。Vincent 超越了多缺陷的基因,Jerome超越了殘缺的肢體,他們徵服了社會賦予他們各自的命運,讓靈魂位臨於身體之上而奔放。反之,當被這個世界徹底異化的“合格人”醉心於“成就”之後,面對“擋路的障礙”,也會突破那“沒有暴力傾向”的基因,操起一個鍵盤將人的頭骨敲得粉碎。洗滌人心、創造天堂永遠不可是單純技術就可以完成的任務,筆者把這看作是這部電影主旨之外的一點值得註意的隻言片語。
《Gattaca》中完美的Jerome選擇結束生命,因為他先天的基因設定讓他優秀但不是第一,他後天的意外殘疾讓他可以感受生活卻無法再創造——他對生命本身失了興趣,一死了之。但Jerome所忽略的體驗本身,難道就沒有意義麼?創造與實現的可能固然激勵人勇往直前,但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從無到有的沿途風景和人生細節對每個人來說也是獨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即使被拆分為化學物質、生物電、激素、環境影響等獨立因數,也還得由人自己來綜合實現。而這種體驗經歷學習成長的過程,其實才是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實踐著的工作,至於終點處蓋棺定論的成就,倒是錦上添花的次要元素了。
《Gattaca》中Vincent不懈拼搏所要證明的“靈魂無基因”,筆者想不該僅僅是指基因決定論最終無法預測人的未來,不能解釋人的情感;更為重要的是,即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夠決定我們的“核心性格”,電腦程式能夠解釋我們的細微情感,生命的意義依然存在:感受,體驗,學習,這一切仍須由生命的實體來親身實現,無法替代。而除了為理想奮鬥,除了實現目標,生命的意義,還在於每日三餐,腳踏實地,在於養一方赤子之心,在於被現實不斷撲打下卻依然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生命的意義,正如總結,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才是真正的人之靈魂,不能轉化為公式、不是符號、不能復制、無法嫁接、不分優劣、沒有基因。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