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說有北風。
就在這個周末,巴伐利亞的氣溫將降至攝氏10度,並伴隨著強烈北風,風速高達每小時30公里。
Peter將收音機的音量調大,確認無誤,像提前得知了六合彩號碼一樣飛奔到鄰居面前,“我剛剛聽到廣播,說後天要刮北風,我去把瓦斯罐裝滿。”
鄰居正在操作縫紉機,這六個星期里,他幾乎不眠不休,只為縫制一隻體積達4200立方公尺的熱氣球,裝上風扇、瓦斯、燃燒器和足以盛下他們兩家八口的吊籃,就能乘著北風到西德去。
《Balloon》改編自一例真實事件,講東德兩戶人家為逃往西德兵分多路,買布料、修扇葉、縫氣球、築吊籃,造出了歐洲史上最大的熱氣球,並因此載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電影背景是1979年處在冷戰高峰期的東德,“到西德去”是幾乎所有東德人的理想。
自1949年德國分裂到1961年柏林圍牆建起,先後有近350萬東德人逃往西德定居,占東德總人口的1/6,其中約有6000名醫生和藥劑師、8000名司法人員、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師和工程師。
此後,高築的圍牆雖阻止了東德人大規模逃亡,但1976年到1989年,仍有近4萬人企圖逃至西德失敗,至少460人在翻越圍牆時喪命,約11.2萬人成功到達西德領地,同時也被東德烙上叛國賊印記。
跳樓、游泳、劃船、挖地道、坐飛機、藏入車尾箱或運凍豬肉的卡車,東德人不惜身死,無所不用其極,搭熱氣球的兩家八口不過滄海一粟而已。
@1961年8月15日,東西德邊界被封鎖的第3天,負責守衛的舒曼好幾夜沒有合眼,只能通過抽煙強打精神,偶爾抬頭朝西德看去。這時,一輛西德警車開過,裡面的人沖舒曼大喊,“過來!過來啊!”慫恿聲越來越大,舒曼突然扔掉了香煙,卸掉了武器,一個箭步飛身躍過鐵絲網。
@1964年春,成功逃至西德的富克斯和妻子成立了一個小組,以西德貝瑙爾大街的麵包店地下室為起點,挖掘出一條寬一米的地道來,出口開到東德史特利茨大街一套公寓的浴室內。其前後幫助了57個人成功逃到西德,因此得名“57號地道”。電影《Der Tunnel》便是根據此事改編。
@1979年,東德兩戶家庭為逃往西德,自學了材料學、工程學、氣體動力學和氣象學後,合力製造出一隻高達28米的熱氣球,於12月某日夜乘其升至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僅槍彈射不到,探照燈也尋覓不得。東德警察只好呼叫蘇聯戰機將其打下,但彼時氣球已飛行了28分鐘,安全降落在西德。
Richard Nixon說:“判斷社會制度的優劣,不必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只要看人們往哪裡跑就一清二楚了。”
東德曾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擁有壯觀的廠房和流水線,醫療、教育統統免費,更能提供廉價住房,被赫魯雪夫譽為“社會主義的櫥窗”。
但當局延長工時卻不漲工資,吃飯穿衣都要憑票供給,住房條件危險破敗,擁有獨立衛浴和集中供暖條件的房屋僅占33%,而西德早已超過75%。
這種情形之下,時任東德總理Erich Honecker卻住在別墅區,享有美容院、音樂廳、足球場和泳池。夫人瑪格特每月都要飛往巴黎做頭髮,有一回走在東德大街上,鞋跟突然斷掉,只好到附近鞋店買一雙,而“面對那些社會主義的款式,她竟沒法挑出一雙來”。
西德則是完全相反的光景,時任總理艾德諾堅信“只有生活好才能生產好”,於是為民眾建立了周詳的社會平等和福利保障體系,發揮市場競爭活力。到80年代,東德人的平均月收入僅為西德人的1/3。
還有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壓——史塔西。
一個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組織,取自德語“國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縮寫,標語是“我們無處不在”,主要負責監聽監視東德全體人民,甚至能令妻子監視丈夫,學生監視老師,兒女監視父母。
史塔西的第二任部長埃里希•梅爾克,還簽署過一條“凡叛逃至西德者一律殺無赦”的命令。
電影《竊聽風暴》裡就有這種組織,他們不讓嫌犯睡覺,一日接一日地審訊,甚至會將嫌犯留在座椅上的氣味兒收入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叫人不寒而慄。
黨的政策不好嗎?好。黨的福利不好嗎?好。黨的民主不好嗎?好。那為什麼還要去西德呢?
“因為在那裡,不可以回答‘不好’。”
所以《Balloon》改編的那個真實事件中,八人乘著熱氣球飛了28分鐘墜地,他們不知到了西德還是仍在東德,就在吊籃里躲了一天一夜,直到有軍人過來,說,“你們自由了,這裡是西德領土。”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幸而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邊界開放,50萬東德人涌入西德,可憑身份證在任何一家銀行領取100西德馬克的歡迎費,隨意採購,買牛仔褲或Walkman。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場民族和解的巨大喜悅中,熱淚盈眶,當年翻牆的事也成了飯後的笑談一場。而某些國家的牆卻更堅固了,甚至搭氣球都尋不著去處,只能留在一個連電影都要閹割的地方。
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吸取經驗,而且必須是面對著“真實的歷史”才能有效的避免重覆犯錯。
五四運動百年,建國70年,60年前決議的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延伸出來的文革,改革開放40年,六‧四事件30年,2019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前提是:必須面對著“真實的歷史”,不然永遠沒法跨越那道圍牆。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就在這個周末,巴伐利亞的氣溫將降至攝氏10度,並伴隨著強烈北風,風速高達每小時30公里。
Peter將收音機的音量調大,確認無誤,像提前得知了六合彩號碼一樣飛奔到鄰居面前,“我剛剛聽到廣播,說後天要刮北風,我去把瓦斯罐裝滿。”
鄰居正在操作縫紉機,這六個星期里,他幾乎不眠不休,只為縫制一隻體積達4200立方公尺的熱氣球,裝上風扇、瓦斯、燃燒器和足以盛下他們兩家八口的吊籃,就能乘著北風到西德去。
《Balloon》改編自一例真實事件,講東德兩戶人家為逃往西德兵分多路,買布料、修扇葉、縫氣球、築吊籃,造出了歐洲史上最大的熱氣球,並因此載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電影背景是1979年處在冷戰高峰期的東德,“到西德去”是幾乎所有東德人的理想。
自1949年德國分裂到1961年柏林圍牆建起,先後有近350萬東德人逃往西德定居,占東德總人口的1/6,其中約有6000名醫生和藥劑師、8000名司法人員、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師和工程師。
此後,高築的圍牆雖阻止了東德人大規模逃亡,但1976年到1989年,仍有近4萬人企圖逃至西德失敗,至少460人在翻越圍牆時喪命,約11.2萬人成功到達西德領地,同時也被東德烙上叛國賊印記。
跳樓、游泳、劃船、挖地道、坐飛機、藏入車尾箱或運凍豬肉的卡車,東德人不惜身死,無所不用其極,搭熱氣球的兩家八口不過滄海一粟而已。
@1961年8月15日,東西德邊界被封鎖的第3天,負責守衛的舒曼好幾夜沒有合眼,只能通過抽煙強打精神,偶爾抬頭朝西德看去。這時,一輛西德警車開過,裡面的人沖舒曼大喊,“過來!過來啊!”慫恿聲越來越大,舒曼突然扔掉了香煙,卸掉了武器,一個箭步飛身躍過鐵絲網。
@1964年春,成功逃至西德的富克斯和妻子成立了一個小組,以西德貝瑙爾大街的麵包店地下室為起點,挖掘出一條寬一米的地道來,出口開到東德史特利茨大街一套公寓的浴室內。其前後幫助了57個人成功逃到西德,因此得名“57號地道”。電影《Der Tunnel》便是根據此事改編。
@1979年,東德兩戶家庭為逃往西德,自學了材料學、工程學、氣體動力學和氣象學後,合力製造出一隻高達28米的熱氣球,於12月某日夜乘其升至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僅槍彈射不到,探照燈也尋覓不得。東德警察只好呼叫蘇聯戰機將其打下,但彼時氣球已飛行了28分鐘,安全降落在西德。
Richard Nixon說:“判斷社會制度的優劣,不必進行意識形態論證,只要看人們往哪裡跑就一清二楚了。”
東德曾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擁有壯觀的廠房和流水線,醫療、教育統統免費,更能提供廉價住房,被赫魯雪夫譽為“社會主義的櫥窗”。
但當局延長工時卻不漲工資,吃飯穿衣都要憑票供給,住房條件危險破敗,擁有獨立衛浴和集中供暖條件的房屋僅占33%,而西德早已超過75%。
這種情形之下,時任東德總理Erich Honecker卻住在別墅區,享有美容院、音樂廳、足球場和泳池。夫人瑪格特每月都要飛往巴黎做頭髮,有一回走在東德大街上,鞋跟突然斷掉,只好到附近鞋店買一雙,而“面對那些社會主義的款式,她竟沒法挑出一雙來”。
西德則是完全相反的光景,時任總理艾德諾堅信“只有生活好才能生產好”,於是為民眾建立了周詳的社會平等和福利保障體系,發揮市場競爭活力。到80年代,東德人的平均月收入僅為西德人的1/3。
還有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壓——史塔西。
一個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組織,取自德語“國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縮寫,標語是“我們無處不在”,主要負責監聽監視東德全體人民,甚至能令妻子監視丈夫,學生監視老師,兒女監視父母。
史塔西的第二任部長埃里希•梅爾克,還簽署過一條“凡叛逃至西德者一律殺無赦”的命令。
電影《竊聽風暴》裡就有這種組織,他們不讓嫌犯睡覺,一日接一日地審訊,甚至會將嫌犯留在座椅上的氣味兒收入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叫人不寒而慄。
黨的政策不好嗎?好。黨的福利不好嗎?好。黨的民主不好嗎?好。那為什麼還要去西德呢?
“因為在那裡,不可以回答‘不好’。”
所以《Balloon》改編的那個真實事件中,八人乘著熱氣球飛了28分鐘墜地,他們不知到了西德還是仍在東德,就在吊籃里躲了一天一夜,直到有軍人過來,說,“你們自由了,這裡是西德領土。”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幸而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邊界開放,50萬東德人涌入西德,可憑身份證在任何一家銀行領取100西德馬克的歡迎費,隨意採購,買牛仔褲或Walkman。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場民族和解的巨大喜悅中,熱淚盈眶,當年翻牆的事也成了飯後的笑談一場。而某些國家的牆卻更堅固了,甚至搭氣球都尋不著去處,只能留在一個連電影都要閹割的地方。
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吸取經驗,而且必須是面對著“真實的歷史”才能有效的避免重覆犯錯。
五四運動百年,建國70年,60年前決議的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延伸出來的文革,改革開放40年,六‧四事件30年,2019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前提是:必須面對著“真實的歷史”,不然永遠沒法跨越那道圍牆。
**圖片及影片採自於網絡**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