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對日本的電影很排斥,我不知道是因為歷史老師在講抗日戰爭的時候成功把我洗腦了,還是因為電視上抗日片放多了。後來,一部《千與千尋》讓我開始接觸宮崎駿的作品,原來,動畫片也可以這麼打動人。看《千與千尋》的時候,恰逢我喜歡着一個人,然後,即使電影結束之後,我依舊對無臉怪,念念不忘,因為覺得它道出了我作為一個暗戀者的心態。無臉怪總是飄啊飄地跟着千尋,如鬼魅一般的臉,卻微微透露着長長的目光追尋着她。《天空之城》雖然故事不如《千與千尋》精彩,但它的原聲音樂卻彌補了這一切。《天空之城》,是我聽過的最美的電影名字。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童話世界,即便長大成人之後,依然存在。現實的不可變,讓我們貪戀童話裏的魔法,只不過電影曲終結束之時,一切,又回到原來。
《螢火蟲之墓》是我流淚最多的電影,從第一句台詞開始。“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就是這麼一句開頭,就預示了這是一部悲劇,隨之,淚流滿面。我並非一個容易流淚的人,但只要與親情有關的電影,終將淚眼婆娑。不得不感概日本和韓國的親情類電影總是可以打動人心,平淡如水的敍事方式,偶爾一點矯情,卻常常讓人不能自已。《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其實離別哪裏會美麗呢?“細看方知美麗,久品才解可愛”,大部分時間裏,我們習慣了,然後忽略了,多看看身邊的人,還有細微之處的美,趁一切還來得及。《大魚》,一個洋溢着夢幻般色彩的童話,一個父親的傳奇,似幻似真,並不重要。 《天倫之旅》,在我想家的時候,看了,然後便哭得一塌糊塗,也許,只是對一個老人的心疼,也許是想念家裏的父母了。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