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拍出賽博朋克科幻風格的香港

雷哥哥後逸談 於 04/04/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事先聲明,我沒有看過原著漫畫,只知道《攻殻機動隊》是日本動畫和科幻作品中的經典之一,就連《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導演都說電影中很多構想都是借鑒於此作品。因此,我帶着一個普通觀眾的心態入場欣賞這套電影。
故事大概講述未來世界,人類、網絡和機器的分界已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主角少佐是第一個人腦加全身金屬義肢的合成人。她加入了專門打擊電子罪案的公安9課,於執行任務其間發現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之後對自身的存在產生質疑,到底少佐最終能否找到自我的存在意義呢?
劇情推進算是流暢,沒有拖泥帶水,加上沒有經常出現於科幻卡中的科技專用語,基本上大部份觀眾都能輕易明白整個故事。

我特別想提電影所探討的主題,電影英文為《Ghost in the shell》,意思是指藏在軀殻中的靈魂。主角少佐只剩下腦部是來自原來的身體,身體其他部分都變成了合成金屬,哪麼少佐還是以往的那個人嗎?到了未來連記憶都能輕易改寫時,哪甚麼才是真實呢?有人說一個人是由以往的記憶所構成的,要是記憶能隨便改寫,哪是不是每一人都能被素造成指定類型的人嗎?更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是甚麼?難它們只是一種可以人造的化學反應嗎?
電影最終想表達的是就算人類換上了機械身軀,人最重要的本質—靈魂也不會輕易被磨滅;就算記憶能被改寫,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能被輕易動搖,因為人類的靈魂是獨特的、是無可取代的,靈魂推使人類的良知,更推動人做出有人性的行為,使人類有別於只懂接受指令的機械。
另外不得不讚Scarlett Johansson扮演少佐的用心,因為我未曾看過原著,不知Scarlett Johansson有沒有演繹出少佐的神髓,但至少她應該刻意研究過一個機械人的一舉一步,大家會發現Scarlett Johansson戲中的動作都帶點機械化的生硬,這帶出一點人與機械之間輕微不協調,這更能突出少佐是合成人的角色。
其實我認為這套電影最值得大家入場欣賞的不只因它是經典動畫改編或是Scarlett Johansson的演出,最值得欣賞的是一系列的香港場景。電影中出現了不少香港街景,大家於電影不難發現熟悉的香港地方,例如維港,旺角及深水埗的充滿招牌的街道,勵德村和銅鑼灣環形橋,再加上用特技為這些街場添上科幻感,給予大家一個前所未見的香港。再加上這電影用上香港的化妝師團隊,實是值得大家入場支持。
《攻殻機動隊》雖是1989年的產品,但它的前膽性是令人敬畏和恐懼的,試想像作者士郎正宗於二十多年前已想像到現今甚至是未來二十年後的光景,更甚的是現在的世界多少跟作者所提及的世界有多少相似。根本上漫畫中人腦跟網絡廿四小時的相連猶如現今大家廿四小時跟手機共同生活的關係。要是大家繼續流連於Facebook的世界而乏視身邊的人,《攻殻機動隊》的世界就離大家不遠了。

想睇更多電影資訊?讚好雷匡專頁繼續追看啦!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