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簡介:
中國功夫在電影中大家看得多,例如是黃飛鴻,葉問等等....甚麼無影腳,迷縱步,簡值好像漫畫人物一樣厲害,但是在現實中的中國功夫大家看過沒有??
如果要講香港最經典的中國功夫公開對決,莫過於是在1954 年的陳吳大戰。吳公儀生於1898年,是吳氏太極拳的宗師,多次受到不同組織邀請教授太極拳,例如他曾經是軍校的太極拳教官,亦曾經在全國最知名的武術組織「精武體育會」教習過等等.....所謂的太極拳相信大家也很熟悉,至於陳克夫生於1918年,他是澳門白鶴派掌門,他在白鶴派的輩份非常高,是第二代傳人,後來創立了陳克夫功夫體育會。
事源是當年37歲的白鶴派的宗師陳克夫,因為不爽太極拳宗師吳公儀自誇:「我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敵手」,所以開始了報章上兩人的連續嘴炮戰,慢慢因為火藥味一直升級,所以他們就相約到擂台上單挑,當時是公開的單挑,賺取的入場票用作慈善用途,這場比賽當時更被電視台轉播。
甚麼是太極拳,甚麼是白鶴拳?
對於太極拳,大眾主要的印象就是來自電影中張三豐的太極拳,以及我們在公園中看到公公婆婆打太極拳的情形。太極拳最大的特點是:用意不用力,以柔制剛,主張後發制人,注重觀察瞭解對手的行動,運用不同的走位,慢慢引導對手的下一步,令對手的攻擊落空,然後在暴露破綻的時刻乘隙攻擊,
至於白鶴拳,相信大家比較陌生,可能大家以為是龍珠中的鶴仙派,不過大家不要搞錯,現實中的白鶴拳不是氣功炮或是舞空術,而是一種象形拳,中國傳統武術不少武術是招式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白鶴拳就是其中一種,顧名思義,白鶴拳就是模仿鶴的動作,拳法以節力、指力為主,注重兩臂彈抖之勁。
比賽評論
老實說,當年吳公儀56歲,可說是半隻腳踏進棺材,而陳克夫37歲,也算是個大叔,兩人也已經不是年青力壯的年齡,但依然都上台單挑,勇氣可嘉。
雖然兩人看起來很瘦弱,不過以前的武林中人很少會像現代拳手一樣會透過健身訓練增強體格,但倒是很流行內功,氣功之類的東西,所以人不可貌相,以前那些武林中人,可是會練甚麼鐵蛋功之類的東西,你不停踢他蛋蛋,他都不會蛋碎。例如在影片中的初段,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武林師父在比演技藝,在2:33分的左右,其中一個師在台上表演內功,被年輕的何鴻燊不斷打,但卻毫髮無傷,証明當時的中國武術的確有內功這東西,不過相信如果何鴻燊事前寫張支票給他,這個師父將會被何鴻燊在台上踢開十尺
在單挑剛開始時,兩人都沒有擺出戰鬥的姿勢,純粹是兩雙手垂下,一面從容的樣子,不要以為他們沒有警覺力,這叫做無形勝有形,不動聲色的令對手無法看穿你,同時也是自信的証明,認為對手根本打不中自己,所以根本不用擺姿勢,當年的拳王阿里跟他們兩人都是一樣喜歡在戰鬥中雙手垂下,大家果然都是高手高手。
基本上他們在打甚麼,很多觀眾都看不透,何來太極拳?何來白鶴拳?他們的出招手法好像流氓打交一樣,不過要明白武林高手去到最高境界,就是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根本不需要招式,表面上他們在亂打,實際每一拳每一步都滲透了至高無上的武學哲理,只是我們這些凡人不察覺而已。
至於他們其實已經互相吃了對手很多拳,但其中一個在比賽中流了少少嘴血,相信大家想問,為何互相吃了這麼多拳,但都不倒下,再加上看起來拳很軟,是不是大家打人都沒力?,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功深厚,防御力都太高,所以大家打不傷大家,打了這麼久,只是流了少少嘴血,証明他們的內功多麼厲害。
另外由於是擂台對決,所以兩人都無法發揮戰力,要知道中國武術雖然現今在國際比賽上常常輸,但也是因為中國武術不適合擂台的格鬥,只要一踏上擂台,自然就會有無數的原因去解釋他們為何會輸,所以我們每次見中國武術輸的時候,只要說因為是擂台的關係就可以了。
最後打了幾分鐘,宣佈平手無賽果,相信大家覺得很可惜,但大家要明白,古時候的武林高手對決,往往要很久才能分勝負,兩人都這麼強,要分出勝負,恐怕要幾日幾夜,到時候觀眾也看得累了,所以只好宣佈平手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