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深度訪】失敗者的自嘲 李拾壹:「原來我不夠偉大」

講樂‧過路人 於 09/08/2019 發表 收藏文章
四年沒有出碟的唱作人李拾壹,這些年來除了音樂創作外,還有著各式各樣的身份,例如創作配樂、主持節目、擔任其他歌手的監製等。累積過不同範疇的經驗,今年李拾壹決意再為自己「做歌」,成為何韻詩創立的Goomusic旗下歌手,背後亦存著彼此的緣分。「四年前為何韻詩寫過《是有種人》,開展了我們的緣分,但到後來她在台北舉行《REIMAGINE Live》演唱會,彼此才算真正認識。話說我正放假出走,躲在台北藝大校舍寫歌,何韻詩得知我也在台北,就叫我順道上台表演作嘉賓,對我了解加深後還說:『搞掂我啲野幫你!』四年後,終於有了這次合作。」


●從獨立歌手到團體合作

從凡事都要「一腳踢」的獨立歌手,到現在成為唱片公司的其中一員,李拾壹覺得最難適應的,是要改變自己過往「話變就變」的風格,猶幸過往合作無間的監製何丙(何秉舜),讓他可以放心將自己的創作交給對方。「以前習慣甚麼都自己『度』,因此現在跟團隊合作時,常誤以為已提出過自己的想法,這種新方式的合作也需要習慣。其實我並非隨便找個監製就可錄音的人,尤其將旋律或歌詞交給不熟悉的人,總覺對方未必完全理解,幸好我跟何丙很能在音樂上互相交流。」

談到早前派台的新歌《Save The World》,找來蕭叔叔作「聲音導航」,李拾壹笑言這個創作念頭,一如自己過往的大部分創作,都是由一兩句的靈光閃現而誕生。「我的寫歌習慣,都是由某些句子的念頭開始。這首歌並沒甚麼特別訊息,反而最初的想像是個無賴愛情故事,男生跟女孩說:『世界很紛亂,你要左我世界就會很美好。』歌曲開首和結尾都有很長的intro和outro,剛好之前跟蕭叔叔合作過,就想到將其聲帶配上音樂,效果相當不錯。雖然並非刻意的鋪排,但聽起來就像是個引子,講述有個人選擇寫一首歌,在黑洞來臨之際唱給愛人聽。」


除了唱作人的身份外,這幾年在不同的傳播媒介,都可找到李拾壹的身影或名字。曾為彭浩翔的電影創作配樂,也為達明一派和草蜢等歌手唱和音,最近又為組合Mirror作曲兼任監製,李拾壹覺得每次擔當的不同崗位,都讓他找到創作下去的動力。「我無時無刻都有樽頸位,當接觸和認識的技術愈多,就愈會感覺自己很廢,慶幸為其他歌手監製或做電影配樂時,無論如何都要『逼啲野出黎』,聽過製成品又會覺得其實也不錯,為自己找到一點價值,然後反覆著如此的心理過程。」

●「27俱樂部」的傳說

快將走過人生27個年頭的李拾壹,選擇今年重新專注個人音樂事業之上,除了因為自覺原來已四年沒有出碟外,還在於「27俱樂部」(偉大的音樂家/藝術家都死於27歲)的傳說,就連籌備中的新碟亦是以此作主題。「很多偉大的音樂人,像Amy Winehouse等等,27歲就離開人世,當我發覺轉眼原來已經27歲,此刻卻依然生存在世,就想以揶揄的角度出發,笑自己其實未夠偉大。」

這種揶揄自己的心態,李拾壹將此形容為「losers' dance(失敗者之舞)」。以責罵別人的方式自省,透過音樂表達自己之餘,同樣是為其他失敗者發聲。「失敗者總愛說,沒競爭的話就不會輸,所以選擇不去戰鬥。這是我對自己,以至整個香港的小結論,也是我最看不起自己的地方。現在年紀漸長,責怪別人前會多想是否對事情有幫助,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個世界有正義,人的存在就是履行這個正義。」


●詞與曲就如麵跟湯

讓李拾壹信賴得過的創作班底,除了新碟的音樂監製何丙外,還有曾為《天衣》填詞的王樂儀,李拾壹更盛讚對方是自己最欣賞的填詞人,沒有之一。「我很仰慕有學識的人,王樂儀除了能寫出優美的措辭,內裡亦是很正義的女生,而迷上她的文字則源自《天衣》,那種女性溫柔的勁度很觸動我,是會讓整個人攤下來的溫柔。為了填好這首詞作,她更特地買關於裁縫和車衣的書籍,將主題琢磨得很細緻深入,讓我真的很佩服。」


很多人聽粵語歌都會側重於歌詞,坊間亦經常有「詞大於曲」的評論,間中會為自己歌曲填詞的李拾壹,覺得詞與曲的關係,其實就如麵和湯底,兩者細味才能完全感受它的色香味,如果單以歌詞來判斷自己的作品,李拾壹直言是「低能」。「每首歌的意思從來也不應只放在文字,正如只吃麵但不喝湯就說它不好,這根本是你不懂得怎麼吃。為何只著重歌詞而忽略音樂呢?這種迷思,就如在問為何只有麵重要?即使用來盛載麵的容器,也同樣重要。只是,從來沒人告訴你該怎樣聽,就算音樂堂也未必會聽到音樂,側重歌詞完全跟教育很有關係。」


當流行曲的詞作經常被放大作解讀,粵語流行曲的音樂元素,正如李拾壹所言,往往受到忽略,不過李拾壹仍然樂於將喜歡的音樂元素,滲入自己的創作當中,靜候有心人發現背後的心思。「如果你聽過我的歌,發現有跟其他經典相似的地方,那肯定是我故意滲進歌裡的元素,例如《Fake a Smile》會聽到跟Morrissey《First of the Gang to Die》相似的地方。若果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彼此之間的意思,這些也可算是給樂迷的小彩蛋吧。」


●從「怪雞片」發掘人性善良

醉心於音樂創作的李拾壹,其實畢業於演藝學院的戲劇系,對舞台與電影亦頗有研究。問到哪些電影啟發過他的創作靈感,李拾壹笑說:「AV也算是電影吧。」然後講起包辦曲詞創作的《波多野結衣》,搞笑背後潛藏著的悲傷故事。「其實我的歌從來並不搞笑,像這首《波多野結衣》也是來自真人真事。話說有個朋友的朋友,家庭環境本來挺不錯,後來父母離異,自己讀書成績也很差,性格逐漸變得孤僻,更每天拿錢『叫雞』,沒有再繼續學業的同時,也失去讀書帶來的人脈和觀念。我不知道他的近況如何,只偷偷為此寫了首歌。」


除了創作流行曲外,李拾壹近年不時為港產片創作配樂,例如《春嬌與志明》、《低俗喜劇》等,而在每次的創作過程裡,李拾壹覺得自己都像在演戲,因此戲劇出身的背景幫助很大。「流行曲講求好聽和catchy,配樂則是呈現主角由慘到崩潰的過程,音樂反而不應太過著跡,要好好讓主角演出那幕戲分,應該放置多少力,跟創作流行曲完全是兩種mindset。」

「好的電影都是善良。」這是李拾壹從電影世界領略的道理。喜歡看外國電影的他,更樂於發掘各式各樣的「怪雞片」,並向筆者分享他最近看過的兩套戲。「挪威有部電影叫《肥仔的性幻想》(Fatso),故事從主角將單位租給絕色鄰居開始,劇情看似很AV,卻是在講述尋找自我的過程,看得我感動流涕。另外一部是Ryan Gosling主演的《充氣娃娃之戀》(Lars and the Real Girl),講述患有社交恐懼的男主角,因為跟吹氣公仔拍拖,開始嘗試跟其他人接觸,最後的重點亦非圍繞充氣娃娃,而是帶出主角在過程中的經歷,這些都是電影教曉我的道理。」


●後記

訪問在五月底進行,當時牽動全港的逆權運動尚未開始,但創作過不少社會題材歌曲的李拾壹,剛好亦有分享自己對香港人的看法。「我相信身處不同的環境下,都必定存有人性中的美麗。其實香港人從來也非沒有善心,反而更像是受傷的小鹿或小鳥,未必不懂得要做些甚麼,只是一旦發生了甚麼,總是顯得有點驚慌,只得自己卻又未必知道要做甚麼。不過,假如有其他人先行第一步,大家就會有種安全感,漸漸願意展露藏於內心的善意。」

將這番說話對照這次的社會運動,或許香港人經過將近兩個月的洗禮,比起之前都更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崗位。當然,這裡說的香港人,並不包括那群指鹿為馬、草菅人命、顛倒是非的生物。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標籤: 李拾壹  廣東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