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星聲夢裏人》(La La Land)一口氣橫掃了七個金球獎,得了十四項奧斯卡提名,風頭一時無兩。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已經把電影看了兩篇,把它的原聲帶聽了無數遍。這部電影的好看之處不單單在於精心編排的歌舞,更重要的是它呈現了一個現實的故事。先指聲明,由於電影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本文評論時涉及劇透,建議大家看了電影才看本文。
撰文:伊藤誠
城市的童話
電影的前半是用女性角度拍成的童話故事。Sebastian和Mia這對歡喜冤家偶然認識,雖然一個喜歡爵士樂,另一個熱愛戲劇,對夢想的看法亦是兩個極端:Sebastian對在爵士音樂方面從不妥協,寧願做每日為賬單煩惱也堅持只玩自己喜歡的音樂,夢想是開一間只玩爵士樂的酒吧;Mia則是面對現實一面打工一面不停去電影公司試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讓自創的戲劇大受歡迎,但兩人仍童話般情不自禁地互相吸引成為情侶。為了呈現夢幻的感覺,導演在各方面都花了很大的功夫,五光十色的畫面、浪漫的情節、配合初戀般的音樂,出來的效果當然令觀眾無比回來。
更多相關文章:【新戲影評】《星聲夢裡人》:選擇的永恆遺憾
夢與現實的衝突
然而誰也不能保證努力一定會成功。到了中段,編劇筆鋒一轉把故事寫成男性角度,兩個角色的性格對調。由Sebastian預見以前一起玩音樂的搭檔的一幕開始,事才真正開始。即使日子過得再快樂,兩人畢竟也只凡人,也是要吃飯、付房租的。可惜男孩永遠比同年紀的女孩成熟一點點。Sebastian為了養家,剎那間明白到要實現夢想,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但Mia卻認為Sebastian的妥協是遺忘初衷,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而Mia則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搞自編自演得獨角戲,卻一敗塗地。這是人成長的兩個重要階段。Mia象徵的是壯志凌雲、自我中心的青少年,而Sebastian則是迎合世界生存法測的成年人。兩位主演也發揮非常出色,尤其是男主角在演奏"Start A Fire"的一場戲,他看似相當自投入盡慶,其實內心極度憂鬱,以及最後一場戲的微笑,都完全演譯出角色的神髓。
夢醒時份
到了結局,編劇再將兩人的性格錯置,道出原來妥協反而是堅持,妥協才是一步一步堅實地走向夢想;一直堅持不妥協,只其實是被動地等待奇蹟,但問世間又會有多少奇蹟呢?到頭來Sebastian看似放棄了夢想,雖然未能買下想買的舖位開爵士樂酒吧,但仍能看出他心入面的夢想還未死,假以時日,達成夢想也不足為奇。而Mia卻早已忘卻了自己當初不單止是想做演員,更希望演出自己筆下的角色,這一切一切都隨她飛上枝頭化為泡影。電影最後的一場戲,導演用了反諷的手法,拍得愈是歡樂,其實就愈反映現實的殘酷,因為世事根本無法盡如人意。當畫面再一次響起在片頭播放的音樂,觀眾再次細細回味歌詞,才明白到當中的含意。
更多相關文章:【新戲影評】《星聲夢裡人》— 還是老掉大牙的美國夢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星聲夢裏人》(La La Land)一口氣橫掃了七個金球獎,得了十四項奧斯卡提名,風頭一時無兩。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已經把電影看了兩篇,把它的原聲帶聽了無數遍。這部電影的好看之處不單單在於精心編排的歌舞,更重要的是它呈現了一個現實的故事。先指聲明,由於電影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本文評論時涉及劇透,建議大家看了電影才看本文。
撰文:伊藤誠
城市的童話
電影的前半是用女性角度拍成的童話故事。Sebastian和Mia這對歡喜冤家偶然認識,雖然一個喜歡爵士樂,另一個熱愛戲劇,對夢想的看法亦是兩個極端:Sebastian對在爵士音樂方面從不妥協,寧願做每日為賬單煩惱也堅持只玩自己喜歡的音樂,夢想是開一間只玩爵士樂的酒吧;Mia則是面對現實一面打工一面不停去電影公司試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讓自創的戲劇大受歡迎,但兩人仍童話般情不自禁地互相吸引成為情侶。為了呈現夢幻的感覺,導演在各方面都花了很大的功夫,五光十色的畫面、浪漫的情節、配合初戀般的音樂,出來的效果當然令觀眾無比回來。
更多相關文章:【新戲影評】《星聲夢裡人》:選擇的永恆遺憾
夢與現實的衝突
然而誰也不能保證努力一定會成功。到了中段,編劇筆鋒一轉把故事寫成男性角度,兩個角色的性格對調。由Sebastian預見以前一起玩音樂的搭檔的一幕開始,事才真正開始。即使日子過得再快樂,兩人畢竟也只凡人,也是要吃飯、付房租的。可惜男孩永遠比同年紀的女孩成熟一點點。Sebastian為了養家,剎那間明白到要實現夢想,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但Mia卻認為Sebastian的妥協是遺忘初衷,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而Mia則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搞自編自演得獨角戲,卻一敗塗地。這是人成長的兩個重要階段。Mia象徵的是壯志凌雲、自我中心的青少年,而Sebastian則是迎合世界生存法測的成年人。兩位主演也發揮非常出色,尤其是男主角在演奏"Start A Fire"的一場戲,他看似相當自投入盡慶,其實內心極度憂鬱,以及最後一場戲的微笑,都完全演譯出角色的神髓。
夢醒時份
到了結局,編劇再將兩人的性格錯置,道出原來妥協反而是堅持,妥協才是一步一步堅實地走向夢想;一直堅持不妥協,只其實是被動地等待奇蹟,但問世間又會有多少奇蹟呢?到頭來Sebastian看似放棄了夢想,雖然未能買下想買的舖位開爵士樂酒吧,但仍能看出他心入面的夢想還未死,假以時日,達成夢想也不足為奇。而Mia卻早已忘卻了自己當初不單止是想做演員,更希望演出自己筆下的角色,這一切一切都隨她飛上枝頭化為泡影。電影最後的一場戲,導演用了反諷的手法,拍得愈是歡樂,其實就愈反映現實的殘酷,因為世事根本無法盡如人意。當畫面再一次響起在片頭播放的音樂,觀眾再次細細回味歌詞,才明白到當中的含意。
更多相關文章:【新戲影評】《星聲夢裡人》— 還是老掉大牙的美國夢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