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室】電影是藝術,還是商品?荷里活的4個秘密!

文青看戲 於 25/04/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電影到底是藝術,還是商品?這似乎是爭論不休的問題。一方面,我們似乎覺得電影必然具備某種美學元素,例如,某些名導的作品,便非看不可。可是,當我們看到爛片、成千上萬都差不多的題材時,我們又會痛罵電影是「流水作業」下的「粗製濫造」。

【撰文:高堡戍】

那麼,電影到底是像文學藝術一樣有靈魂作者,還只是一件商品?今天我們先從商品一方面看看。

電影的獨特生產模式,是「集體性」。以美國荷里活的片廠制為例,從製作到消費都是「集體性」。製作涉及大量工作人員,消費也涉及集體觀眾,這種電影的特殊生產模式,使電影不同其他獨特的個人藝術創作。因此,一直有不少人認為,用傳統對藝術品討論的方式來分析電影,是不可行的。以下是從片廠制影響電影製作的幾點觀察。


1.電影遭用作政治任務

在製作的集體性方面,由於電影的生產和消費,是一種商業活動,市場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少人知道,中國為拍《紅樓夢》,演員由十三歲拍到十七歲,不惜工本,或者像蘇聯拍《戰爭與和平》(1968),動員所有部隊拍攝,除了這些政治任務,製作電影,不可能完全不計成本。


2.荷里活只在乎商業利益

電影的生產模式,跟美國荷里活片廠制 (Studio system)有互動關係。當市場對某類電影反應良好,片廠就大量生產,反之就停止,一切以盈利掛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從事公式化生產,所有受僱的電影人,都要跟市場配合,因此電影是「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y)。

因此,電影的生產模式,決定性的生產因素,其實是商業利益,而不是藝術水平。是票房的反應,決定電影類型的命運,例如50年代的西部片、60年代的歌舞片、二戰前的黑幫片。


3.催淚劇為吸引女性

電影票房會如何影響電影的生產?有趣的是,有些特定類型的電影,其實是為了吸引特定類型的觀眾。例如家庭倫理片(family melodrama)就主要吸引女性,所以過往也稱為「催淚劇」 (tearjerker)。

4.B-檔片拯救電影業

或者很少人知道,在經濟大衰退時,為了吸引觀眾,有一種叫『一晚兩場』的制度,一張票可以看兩部電影。於是,B-檔片因而產生,片長約70分鐘,成本較低,結果為不少導演造就累積經驗的機會,形成小眾電影(Cult film)及大量動作片。

因此,從電影片廠制下,更多的似乎只是消費模式的反映,多於由於內在美學因素。那麼是否代表電影只是商品,沒有類似藝術品的作者?但又如何解釋有強烈個人藝術風格的大導演作品?下文續談。


Read More:

【電影教室】劇本一頁等於螢幕幾秒?電影劇本潛藏的三個法則!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標籤: 荷里活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