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毫無疑問,戰爭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暴力。而這種暴力,之所以泯滅人性,是因為它會蠶食所有的希望。當四十萬人被德軍團團圍困,海陸空全面封殺,家,就在對岸,看得見卻可能永遠回不去。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絕望、怎樣的痛苦?在《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裏,路蘭卻把希望重新還給世界 - 原來,希望才是人類最強大的武器。
【撰文:高堡戍】
【電影快訊】《鄧寇克大行動》製作特輯 基斯杜化路蘭親自解說看點
天價導演的玩笑
《鄧寇克》的導演路蘭(Christopher Nolan),不但備受影迷推崇,而且片酬驚人,據說包括這部電影高達20%的收益,羨剎旁人。在電影的世界裏,「路蘭」這個品牌,就等於是運動世界的Nike、手機世界的蘋果,或者是小說世界的哈利波特。為什麼當中國觀眾,甚至不知道國產電影的導演是誰,在地球另一邊廂,卻有這樣一個天價的導演?或者可以從《鄧寇克大行動》一窺端倪。
《鄧寇克大行動》講述二戰時期德軍入侵波蘭後,英法聯軍在鄧寇克海灘慘被圍困,苦苦等待救援,面臨覆滅的危機。電影一開場,就先聲奪人,先給觀眾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一隊英兵,在一條看似充滿旅遊氣氛的小街緩緩行走。半掩的窗戶、歐陸的矮牆,這座沉寂的城市,令人產生錯覺,以為大家都不過外出旅行。然後,一張講述德軍已經圍城的傳單飄然而下,主角還不當是一回事,捏成一團,解開皮帶。直至突如其來的一響槍聲,人一個接一個倒下。這時,配樂越急,動作越快,把旅遊喜劇的調子忽然拉回來,讓人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幽默。
【讀者投稿】比利林恩的震撼:表象與真實交錯的現實人生
刻意保持的距離感
不像其他的戰爭片,如以前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最近的《鋼鋸嶺》(Hacksaw Ridge)。《鄧寇克》一反常態,沒有大戰爭,沒有大場面;沒有血腥,也沒有催淚。電影裏湛藍而廣闊的海洋、井井有條的人龍和屍體,以及海灘上俯拍的宏大鏡頭,美麗而靜謐,幾乎讓人忘記這是殘酷的戰爭前線。
我最喜歡的,是這種電影讓觀眾刻意保持的距離感。俯拍的遠距離鏡頭,加上幾乎消失的對白,營造了一種隔離感,加上單奏的音樂,別有一種蒼涼和隔離的感覺。但神奇的是Hans Zimmer的配樂,隨著劇情推進,節奏或急或緩,卻又牽動情緒,像引領觀眾的一絲幼繩,永遠不會令你出戲以致無法投入。
【新戲影評】《鋼鋸嶺》:很傻很天真的美國性格
愛國電影又怎樣?
是的,《鄧寇克大行動》始終還是一部愛國電影。但又怎樣?當《明月幾時有》的許鞍華,只是把抗日戰爭片必有的黨領導戲分,縮小至開首二十分鐘,已是「劃時代」的創舉,《鄧寇克》歌頌每個微小的人是英雄、自己人自己救、諷刺「國家領導人」,就算是愛國電影,難道也不是一樣叫人喜愛嗎?
是的,電影不但欠缺一個感情豐富的英雄主角,嚴格來說,甚至沒有打算探索角色的心理。是的,電影分海、陸、空三條主線交錯發展,加上時間又不同步,令人感覺混亂,不全神貫注的話,容易分不清楚誰是誰。但就算這些批評,我全部都同意,我還是輕易被電影的主題所打動:希望,永遠是人類最後,也是最有力的武器。
最神奇的是離場時,我發現隔壁影院,正在放映《香港製造》。或者,兩部電影其實可以交互對譯。《鄧寇克》前者眼前救援船隻人滿為患的一幕,不是有點像《香港製造》人人急著找「second chance」嗎?前者的國家領導人放棄下屬,不也像後者的父母放棄自己的兒女嗎?這或者就是只有香港人才能破譯的段落。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毫無疑問,戰爭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暴力。而這種暴力,之所以泯滅人性,是因為它會蠶食所有的希望。當四十萬人被德軍團團圍困,海陸空全面封殺,家,就在對岸,看得見卻可能永遠回不去。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絕望、怎樣的痛苦?在《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裏,路蘭卻把希望重新還給世界 - 原來,希望才是人類最強大的武器。
【撰文:高堡戍】
【電影快訊】《鄧寇克大行動》製作特輯 基斯杜化路蘭親自解說看點
天價導演的玩笑
《鄧寇克》的導演路蘭(Christopher Nolan),不但備受影迷推崇,而且片酬驚人,據說包括這部電影高達20%的收益,羨剎旁人。在電影的世界裏,「路蘭」這個品牌,就等於是運動世界的Nike、手機世界的蘋果,或者是小說世界的哈利波特。為什麼當中國觀眾,甚至不知道國產電影的導演是誰,在地球另一邊廂,卻有這樣一個天價的導演?或者可以從《鄧寇克大行動》一窺端倪。
《鄧寇克大行動》講述二戰時期德軍入侵波蘭後,英法聯軍在鄧寇克海灘慘被圍困,苦苦等待救援,面臨覆滅的危機。電影一開場,就先聲奪人,先給觀眾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一隊英兵,在一條看似充滿旅遊氣氛的小街緩緩行走。半掩的窗戶、歐陸的矮牆,這座沉寂的城市,令人產生錯覺,以為大家都不過外出旅行。然後,一張講述德軍已經圍城的傳單飄然而下,主角還不當是一回事,捏成一團,解開皮帶。直至突如其來的一響槍聲,人一個接一個倒下。這時,配樂越急,動作越快,把旅遊喜劇的調子忽然拉回來,讓人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幽默。
【讀者投稿】比利林恩的震撼:表象與真實交錯的現實人生
刻意保持的距離感
不像其他的戰爭片,如以前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最近的《鋼鋸嶺》(Hacksaw Ridge)。《鄧寇克》一反常態,沒有大戰爭,沒有大場面;沒有血腥,也沒有催淚。電影裏湛藍而廣闊的海洋、井井有條的人龍和屍體,以及海灘上俯拍的宏大鏡頭,美麗而靜謐,幾乎讓人忘記這是殘酷的戰爭前線。
我最喜歡的,是這種電影讓觀眾刻意保持的距離感。俯拍的遠距離鏡頭,加上幾乎消失的對白,營造了一種隔離感,加上單奏的音樂,別有一種蒼涼和隔離的感覺。但神奇的是Hans Zimmer的配樂,隨著劇情推進,節奏或急或緩,卻又牽動情緒,像引領觀眾的一絲幼繩,永遠不會令你出戲以致無法投入。
【新戲影評】《鋼鋸嶺》:很傻很天真的美國性格
愛國電影又怎樣?
是的,《鄧寇克大行動》始終還是一部愛國電影。但又怎樣?當《明月幾時有》的許鞍華,只是把抗日戰爭片必有的黨領導戲分,縮小至開首二十分鐘,已是「劃時代」的創舉,《鄧寇克》歌頌每個微小的人是英雄、自己人自己救、諷刺「國家領導人」,就算是愛國電影,難道也不是一樣叫人喜愛嗎?
是的,電影不但欠缺一個感情豐富的英雄主角,嚴格來說,甚至沒有打算探索角色的心理。是的,電影分海、陸、空三條主線交錯發展,加上時間又不同步,令人感覺混亂,不全神貫注的話,容易分不清楚誰是誰。但就算這些批評,我全部都同意,我還是輕易被電影的主題所打動:希望,永遠是人類最後,也是最有力的武器。
最神奇的是離場時,我發現隔壁影院,正在放映《香港製造》。或者,兩部電影其實可以交互對譯。《鄧寇克》前者眼前救援船隻人滿為患的一幕,不是有點像《香港製造》人人急著找「second chance」嗎?前者的國家領導人放棄下屬,不也像後者的父母放棄自己的兒女嗎?這或者就是只有香港人才能破譯的段落。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