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發奇想——中文名

我們的快樂時代 於 03/08/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今天,我想談一談中文名。

外國朋友很喜歡問:「你的『真名』是甚麼?」

所謂的「真名」,就是我們的中文名。然後,他們會奇怪:為甚麼你們香港人要改一個洋名呢?

其實,要解釋這一點的確有點難度。我的回答大概是,香港從前是英國殖民地,我們要學中文和英文,而老師都會叫我們取個英文名,方便一點。這種說法未必正確,但我大概也只能這樣,因為自我懂事以來,香港人取英文名幾乎是跟呼吸一樣自然的事。

我還會補充,英文名不是「藝名」,也是香港人名字的一部分,有些人的身分證上都有加上英文名。

然後,我們會談到名字的用途:甚麼時候用中文名?甚麼時候用英文名呢?

我會概括為這樣:親疏有別。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上中學以前,老師、同學叫你的中文名是正常不過的事。上了中學以後,因為我上的是英文中學,所以自自然然會以英文名互相稱呼。不過,在最親密的朋友圈子裡,我們則會直呼其名,即是「響佢全朵」。中文名,就是給人這樣的親切感。(在罵戰時,當然也能帶出事情的嚴重性。)

久而久之,我有這樣的習慣:讓一般認識的人叫我的英文名,留中文名給最親的人。而我還會在當中細分:初次接觸,對那個人或環境有所保留的時間,我會介紹自己的英文名;初次接觸但感覺良好,我會讓他們叫我英文名的簡稱,這是我友善的表現,而英文名的簡稱就是大部分朋友對我的稱呼;然後就是只有閨密會用的中文全名;最後就是中文名字,只是名字,一些我十分喜歡的人,我希望他們可以喚我的名字。對,還有小名,那當然只有家人才知道了。

這種習慣某程度上認同了英文名是「偽名」的說法,是一種偽裝和自我保護,同時亦突出了中文名帶來的那份親密,那種「我願意讓你進入我的世界」的感覺。

或許你會覺得我奇怪,然這就是中文名對我而言的重量。


後話:小時候,我不太喜歡自己的名字,筆劃多之餘,聽起來還有點像男孩子。不過,認真了解過自己的名字的意思,我反倒有點自豪。畢竟,我們的名字就是父母對我們的寄望。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