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回魂2》(It Chapter Two)是《小丑回魂》的續集。故事講述一個古老的小丑邪靈Pennywise,每隔二十七年就會在德利鎮甦醒一次,以小孩內心恐懼的事物作武器,抓走鎮內的小孩作為糧食。七名少年於是團結一致,直面自己的恐懼,成功擊退Pennywise。擺脫Pennywise陰霾的二十七年後,他們驚覺那個深藏在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竟捲土重來,他們遂重返家鄉,誓要消滅Pennywise,拯救無辜的鄉民。
《小丑回魂》的第一章在2017年創下佳績,Pennywise的詭異小丑裝扮和笑容深入民心,使大家都非常期待「廢柴聯盟」(Losers Club)的成員在第二章中的表現。第二章請來了Jessica Chastain和James McAvoy飾演長大後的Beverly和Bill,相信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也增加了大家對續作的期待,但續作整體來說叫人頗感失望。
續作的故事雖然設在第一章的二十七年後,但電影甫開首即進入主題——Pennywise回來了,令觀眾能馬上從第一章的回憶中,過渡到眼前的第二章,憶起Pennywise帶來的夢魘。電影兩章的接續感很強,兩部電影成功建構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對續作電影來說非常不容易。未有觀看第一章的觀眾,難以對故事及其中的角色有全面的了解,可能較難進入狀態,故建議大家入場前先補完第一章的故事,起碼記一下故事人物的名字才進場。
筆者覺得第二章不算太糟,選角方面着實不錯,成年版的「廢柴聯盟」跟少年版的很相似,而各演員的演出均在水準之上。最符合人們預期的,當然是飾演Pennywise的Bill Skarsgård,他的獨特笑容和眼球運轉方式,我想應該是後無來者了(如能減少他的CG畫面,讓他有更多發揮,應會更好);鏡頭的轉接和過渡做得相當出色,尤其是過去情景與現在情景的銜接,做得非常圓滑自然,無匠氣。而筆者之所以覺得第二章還不算太差,原因就像上文提及的,它為Pennywise及「廢柴聯盟」的故事畫下了完滿的句號。
筆者認為,第二章的驚嚇畫面在細緻度上要比前作優勝,不過電影比第一章還要依賴電腦動畫製造的恐怖幻像,不少恐怖象徵流於表面,不像第一章般實在。
舉個例子,當Beverly踏入青春期時,她內心最大的恐懼就是自身逐漸發育的女性特徵,於是她決定把好端端的長髮剪掉。Pennywise能看穿人內心的恐懼,故牠在浴室以頭髮緊纏Beverly,更以象徵女性生理期的血水淹沒她。這些驚嚇情節都是有理可尋,在解釋每名角色內心深處畏懼何物。然而到了續作,Pennywise的透視眼似乎不那麼有效了,很多時都只是以一些大眾向的恐懼象徵來襲。像眾人在中餐館相聚一幕,幸運曲奇中跑出各種奇特的怪物,牠們有的像眼球,有的像蜘蛛,有的會飛,這些都是一些籠統的、大眾化的恐懼象徵,而當這些象徵堆砌在一起時,往往予以觀眾可笑的感覺,因為牠們除了看起來嘔心外,絲毫不令人感覺恐懼。Pennywise的恐怖之處,難道不是化做各人最害怕面對的事物嗎?難道只要將各種嘔心元素合而為一,就成了最令人恐懼的事物嗎?當然,續作中的部份驚嚇情節還是為角色「度身訂造」的,像Bill在水中面對自己對弟弟之死的愧疚,筆者認為算是電影中最「貼切」的了。
電影大部份時間只用一堆恐怖事物堆砌恐懼,而這些畫面又多以突發驚嚇(Jump scare)的手法呈現,令人難以投入,也絲毫不覺可怕。觀眾入場觀賞一部定位為「恐怖」的電影,是抱着受驚的期待而來的,若你不能叫他們「嚇餐飽」,這部「恐怖」電影就可算失敗了。
談到電影的敗筆,還有幾點不得不提。首先是電影的節奏實在太慢了。兩個多小時的片長,有足夠時間讓導演說故事,這也是為甚麼電影能收結得如此完整。但同時,一部兩個多小時的恐怖電影,若不是充滿恐怖元素,有緊湊的節奏,就難免令人覺得有悶場。第二章絕對是說故事說得太慢了,尤其是當它決定讓「廢柴聯盟」分頭行事後,六位角色分開六條線來敘事,要好好地掌握其敘事節奏,實非易事,而導演在這裏的處理,頗為令人失望。
另外要吐嘈的,就是電影中Bowers這個角色。Bowers在第一章中,是小鎮的惡霸,他不僅幫助推進情節,同時也是「廢柴聯盟」在現實中不得不面對的恐懼,他的存在在第一章裏非常有意思。然而到了第二集,他只是充當了幾個驚嚇鏡頭,那讓他逃出精神病院的意義是甚麼?前段才提到故事節奏慢的問題,筆者相信只要將Bowers的情節刪去,絕對有助加快敘事節奏,畢竟Bowers這個角色在本片中只是用來分散觀眾注意力的。
此外,第二章中對「廢柴聯盟」的團結欠缺足夠的着墨。「團結」是《小丑回魂》的其中一個重要命題,在第一章中,「廢柴聯盟」就因為團結,才有勇氣面對Pennywise,才有勇氣對抗內心恐懼。但是,成長後的他們看來沒有少年時團結。當「團結」是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訊息時,你就不得不讓角色們更加團結起來。第二章中安排主角們分頭行事,各自尋找兒時回憶物,強行分開他們,不讓他們一起行動,大大降低了他們團結的機會,也削弱了電影本來的「團結」命題。若他們不夠團結,又怎能擊退夢魘?正如Bill在第一章提過:“If we stick together, all of us, we’ll win.” Stan作為「廢柴聯盟」的一員,雖然沒有像其他成員一樣,直面Pennywise,但他的缺席不代表他不關心,也不代表他沒參與,他其實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使事情達到最好的收結。「廢柴聯盟」事實上是團結一致的,不然他們怎會把Stan的信物也一同投進壼中燃燒?可惜的是電影沒有在第二章中強調「團結」這一重要命題。
沒有了「廢柴聯盟」的任何一人,都不能擊退Pennywise。團結,就是不管大家用甚麼方式,走甚麼道路,都抱着同樣的決心,不放棄彼此,一起邁向共同的目標。團結,是缺一不可的。
《小丑回魂》的第一章在2017年創下佳績,Pennywise的詭異小丑裝扮和笑容深入民心,使大家都非常期待「廢柴聯盟」(Losers Club)的成員在第二章中的表現。第二章請來了Jessica Chastain和James McAvoy飾演長大後的Beverly和Bill,相信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也增加了大家對續作的期待,但續作整體來說叫人頗感失望。
續作的故事雖然設在第一章的二十七年後,但電影甫開首即進入主題——Pennywise回來了,令觀眾能馬上從第一章的回憶中,過渡到眼前的第二章,憶起Pennywise帶來的夢魘。電影兩章的接續感很強,兩部電影成功建構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對續作電影來說非常不容易。未有觀看第一章的觀眾,難以對故事及其中的角色有全面的了解,可能較難進入狀態,故建議大家入場前先補完第一章的故事,起碼記一下故事人物的名字才進場。
筆者覺得第二章不算太糟,選角方面着實不錯,成年版的「廢柴聯盟」跟少年版的很相似,而各演員的演出均在水準之上。最符合人們預期的,當然是飾演Pennywise的Bill Skarsgård,他的獨特笑容和眼球運轉方式,我想應該是後無來者了(如能減少他的CG畫面,讓他有更多發揮,應會更好);鏡頭的轉接和過渡做得相當出色,尤其是過去情景與現在情景的銜接,做得非常圓滑自然,無匠氣。而筆者之所以覺得第二章還不算太差,原因就像上文提及的,它為Pennywise及「廢柴聯盟」的故事畫下了完滿的句號。
筆者認為,第二章的驚嚇畫面在細緻度上要比前作優勝,不過電影比第一章還要依賴電腦動畫製造的恐怖幻像,不少恐怖象徵流於表面,不像第一章般實在。
舉個例子,當Beverly踏入青春期時,她內心最大的恐懼就是自身逐漸發育的女性特徵,於是她決定把好端端的長髮剪掉。Pennywise能看穿人內心的恐懼,故牠在浴室以頭髮緊纏Beverly,更以象徵女性生理期的血水淹沒她。這些驚嚇情節都是有理可尋,在解釋每名角色內心深處畏懼何物。然而到了續作,Pennywise的透視眼似乎不那麼有效了,很多時都只是以一些大眾向的恐懼象徵來襲。像眾人在中餐館相聚一幕,幸運曲奇中跑出各種奇特的怪物,牠們有的像眼球,有的像蜘蛛,有的會飛,這些都是一些籠統的、大眾化的恐懼象徵,而當這些象徵堆砌在一起時,往往予以觀眾可笑的感覺,因為牠們除了看起來嘔心外,絲毫不令人感覺恐懼。Pennywise的恐怖之處,難道不是化做各人最害怕面對的事物嗎?難道只要將各種嘔心元素合而為一,就成了最令人恐懼的事物嗎?當然,續作中的部份驚嚇情節還是為角色「度身訂造」的,像Bill在水中面對自己對弟弟之死的愧疚,筆者認為算是電影中最「貼切」的了。
電影大部份時間只用一堆恐怖事物堆砌恐懼,而這些畫面又多以突發驚嚇(Jump scare)的手法呈現,令人難以投入,也絲毫不覺可怕。觀眾入場觀賞一部定位為「恐怖」的電影,是抱着受驚的期待而來的,若你不能叫他們「嚇餐飽」,這部「恐怖」電影就可算失敗了。
談到電影的敗筆,還有幾點不得不提。首先是電影的節奏實在太慢了。兩個多小時的片長,有足夠時間讓導演說故事,這也是為甚麼電影能收結得如此完整。但同時,一部兩個多小時的恐怖電影,若不是充滿恐怖元素,有緊湊的節奏,就難免令人覺得有悶場。第二章絕對是說故事說得太慢了,尤其是當它決定讓「廢柴聯盟」分頭行事後,六位角色分開六條線來敘事,要好好地掌握其敘事節奏,實非易事,而導演在這裏的處理,頗為令人失望。
另外要吐嘈的,就是電影中Bowers這個角色。Bowers在第一章中,是小鎮的惡霸,他不僅幫助推進情節,同時也是「廢柴聯盟」在現實中不得不面對的恐懼,他的存在在第一章裏非常有意思。然而到了第二集,他只是充當了幾個驚嚇鏡頭,那讓他逃出精神病院的意義是甚麼?前段才提到故事節奏慢的問題,筆者相信只要將Bowers的情節刪去,絕對有助加快敘事節奏,畢竟Bowers這個角色在本片中只是用來分散觀眾注意力的。
此外,第二章中對「廢柴聯盟」的團結欠缺足夠的着墨。「團結」是《小丑回魂》的其中一個重要命題,在第一章中,「廢柴聯盟」就因為團結,才有勇氣面對Pennywise,才有勇氣對抗內心恐懼。但是,成長後的他們看來沒有少年時團結。當「團結」是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訊息時,你就不得不讓角色們更加團結起來。第二章中安排主角們分頭行事,各自尋找兒時回憶物,強行分開他們,不讓他們一起行動,大大降低了他們團結的機會,也削弱了電影本來的「團結」命題。若他們不夠團結,又怎能擊退夢魘?正如Bill在第一章提過:“If we stick together, all of us, we’ll win.” Stan作為「廢柴聯盟」的一員,雖然沒有像其他成員一樣,直面Pennywise,但他的缺席不代表他不關心,也不代表他沒參與,他其實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使事情達到最好的收結。「廢柴聯盟」事實上是團結一致的,不然他們怎會把Stan的信物也一同投進壼中燃燒?可惜的是電影沒有在第二章中強調「團結」這一重要命題。
沒有了「廢柴聯盟」的任何一人,都不能擊退Pennywise。團結,就是不管大家用甚麼方式,走甚麼道路,都抱着同樣的決心,不放棄彼此,一起邁向共同的目標。團結,是缺一不可的。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