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點評:每人皆有相愛的權利,愛就是平等相待

MattGor講戲 於 25/11/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誰先愛上他的》在剛剛的2018年金馬獎勇獲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原創歌曲和最佳剪輯三項獎項,而在早前台北電影獎更拿下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女主角獎和媒體推薦獎4項獎項,此片雖然總投資成本只有3500萬台幣(不到800萬人民幣),但口啤載道。


筆者也趁著香港亞洲電影節增加場次的難得機會下欣賞了這部小品電影,電影是貼近社會脈膊的產物,題材大多取自現實生活,《誰》一片便是活生生都巿小人物的故事,一個死去的男人宋正遠(陳如山飾演)、他的妻子劉三蓮(謝盈萱飾演)、他的兒子阿希(黃聖球飾演)、他的同性愛人阿傑(邱澤飾演)都有相似被拋棄的心境缺口,都因一宗保險金受益人的爭議而建立了關係互動,也建立了微妙的三角關係。


《誰》一片雖然只有100分鐘,但每一分鐘、每一個場景、每一句對白、甚至燈光運用、剪接、配樂,演員的服裝都在說故事,而導演故意從十四歲阿希(黃聖球飾演)小孩的視角來把父親宋正遠(陳如山飾演)是同性戀這個秘密藉由動畫穿插的效果、母子衝突、母親與父親同性愛人的衝突、同性愛人的回憶來一步步穿針引線把這個秘密拍得生動有趣、有笑有淚。



母親被轉了性取向的父親拋棄、兒子因父親因忠於自己情感而被拋棄、同性愛人因愛人逝世而被拋棄,戲中三位主角都面對失去摯親的傷痛,而三者都選擇不同形式來回應和遮蓋自己失去愛的痛楚。

三蓮選擇以潑辣、勢利來回應自己的深深不忿以贏回自己情感的尊嚴、兒子呈希選擇抽身逃避卻從與父親愛人的生活相處找回「父親」的愛,而阿傑則透過努力經營自己與阿遠皆愛的舞台劇劇團來麻醉、釋放和轉移傷痛。三者失去愛的人的相互關係雖然初時仍劍拔弩張,但卻慢慢從衝突矛盾中了解到「敵人」的情感,因了解而諒解、包容和接納,因了解愛而平等相待。


《誰先愛上他的》的精彩就是透過人物精心設計的人物關係、矛盾衝突與互動把同志平權的敏感議題平實而不煽情帶動出來讓觀眾思考反思。



世俗價值認定的家庭框架和傳統觀念的思維往往令同志不敢做真正的自己,因著限制而建立符合社會期望的「正常」家庭和婚姻關係,而電影呈現同志如何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困境因愛的原諒、包容與接納而美好化解。

其實導演徐譽庭和許智彥想藉這個溫馨感人的都巿小人物「大愛故事」來向觀眾道出愛其實一點也不複雜,愛就是平等相待,每人皆有相愛的權利,而沒有人有資格去評價和褫奪這個真摯且與生俱有的權利。


《誰先愛上他的》的細緻和用心和人物真摯的情感註定令電影名留青史,因電影不止牽動觀眾的情緒,還啟發了觀眾好好了解「愛」這一個簡單的漢字。


MattGor 講戲 Rating: 4粒半星
(每人皆有相愛的權利,愛就是平等相待)

註:香港公映日期未定

更多劇評、影評及電影資訊盡在facebook專頁:MattGor 講戲
www.facebook.com/mattgormovie

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動力:)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