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連鎖蝶變》)

KC電影美劇分享 於 22/11/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雖然我真的很喜歡看電影,而且也量也不少,但真正能令我執筆寫下紀錄的,目前只有這套《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連鎖蝶變》),因為近年多讀了關於命定論、混沌理論和超弦理論等;勾起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興趣。慶幸我是在36歲時觀看這套電影,而不是在2004年(電影推出年份)看,否則可能沒有那麼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命定論😅)

It has been said that something as small as the flutter of a butterfly’s wing can ultimately cause a typhoon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Chaos Theory

這是混沌理論中最通俗、也最為人所知的表達了,“蝴蝶效應”的提法最初出自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混沌學開創人之一E.N​​.洛倫茲在美國科學發展學會第139次會議上的論文:“巴西叢林一隻蝴蝶偶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捲風”。一個混沌系統是無法預言、操縱和控制的,而且對於系統的初始條件具有極端敏感的依賴性,在系統初始任何一點點細微的改變,都會在系統後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劇情簡介:
埃文(Ashton Kutcher 飾)曾經有一個糟糕的童年,因為他行為闖下了大禍,令他童年充滿不堪回憶的往事。而事實上,他確實只是依稀記得一點可怕的情景,這些情景一直糾纏著他的正常生活。埃文接受心理學家建議,把瑣碎生活記在記事本里,卻偶然發現通過記事本回到過去。
這時他才清楚記起,童年時候的自己做了那麼多的錯事。他幻想著用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彌補種種過失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希望與當年暗戀的凱莉最終走回一起。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時空的更改,只能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藥。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髮而動全身。

導演一共安排了四個結尾,可真正用到的結尾只有兩個。一個是導演加長版的結尾,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那麼現實的生活中就沒有了埃文。劇場版的結局是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凱莉跟湯米的監護權也由母親得到,工作後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凱莉,但卻沒有相認。

我不幸地看到的正是那個更具荷李活式的劇場版結局--隱約地覺得這個結局略顯倉卒和蒼白,但這是為了迎合市場溫情的需求吧。而我,是更願意選擇主角在出生前自盡的結局。

我們常常會後悔、後悔當初的選擇,於是會說如果我當初如何如何,今天就能如何如何了--真的會是這樣的嗎?知道了結局,就能改變起因嗎?埃文擁有的能力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副用之不盡的後悔藥。用它,可以收回一句失言、彌補一個過失、追回一個愛人、挽回一場戰爭--但,真的可以“反悔”嗎?

混沌理論在時空傳送中的應用就是在時間的“過去”作出的一小點改變,都會導致時間的“未來”無可預知的劇變;所以,意圖通過改變過去而影響現在的做法唯一的結果就是--不可預料!因此,對過去選擇的後悔和假設都是無義的,它未必能夠導向優於現在的可能。而引起我寫這篇的原因,大有可能是因為主角要回到過去的行為,主要是為了改變身邊朋友、家人的發展,希望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好,而非單單的為了自己。

然而,我們自身的選擇也有很多機會,會因爲別人(上一輩、親人、朋友)的決定而影響。所以,當我們作一個決定的時候(無論是輕如中午飯吃甚麼,還是重如--這個重之於每個人和每個時間點的定義都不一樣),必須考慮周全,而並非只看重一方面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只能(也必須)相信: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

P.S. 電影主題曲也十分好聽,還有電影的片段:
Oasis《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