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 君の名は | Your name
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曾經未演先轟動,被譽為神作的日本動畫電影。不管是片名還是導演原本都令人陌生(我只知道宮崎駿…),但曲折離奇的劇情意外吸引、優美細緻的畫風帶給觀眾電影場面的憧憬、配樂的深入人心對入戲有著大大的加分作用,兼之本身故事的意義包含時下年輕人的社會感受、都市與鄉間的矛盾、對情感緣分的重新詮釋、日本神道文化包裝的故事底蘊,可說是完成了一場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奇幻饗宴。
簡述故事的內容,是說兩個身處異地的男女高中生,他們會不定時的在睡醒後交換靈魂,分享彼此的生活。這也是電影前半段主要的故事大綱,或許是【名偵探柯南】看太多了,推理魂作祟,這段靈魂交換的內容在不少電影都出現過類似的情節,但《你的名字》的描述方式卻顯得有些抓不到節奏的跳tone感,又以片段記憶的方式來呈現,隱約讓人感到故事並不單純。
看完之後強烈建議,如果還沒看過這部片的人,千萬不要跳入雷區,那會很影響後面的觀影感覺,可能會讓本片的精彩度下滑。打個比方,如同你在看《不能說的祕密》時早就知道小雨的真實身份,那就沒趣了。但看完《你的名字》後,同樣強烈建議,可以再看一次,第二次觀影中可以體會到更多這部電影的細節。
(以下可能有雷,還沒看過的人請斟酌觀看)
《你的名字》完整做到了前後呼應的故事情節,在劇本完整度上我是給予高度肯定,至於結局如何就有些見仁見智了,至少我覺得沒有悲劇收場已經是新海誠給予觀眾最好的禮物,因為我印象中日本動畫超多悲劇的。喜劇最大的優點在於電影給觀眾的「希望」帶來的是正面迴響,而電影中隕石墜落多少也影射日本曾經遭遇的福島核災或311大地震等災難,不僅僅是支持人們能從傷痛中走出來,更是抱持著未來還有無窮希望的信念繼續走下去,不管用什麼方法。
如果你也覺得前半段的靈魂交換有著墨不清的地方,那《你的名字》等著你二次觀賞。兩位主角,一男一女,一個住熱鬧繁華的東京,一個住在連咖啡店都沒有的鄉下,事實上兩位主角的個性、背景設定是符合互補原則,對於宿命的不認同,對生活的不滿意,在兩人交換靈魂後卻可以彌補生活上某些部份的缺失,使他們成為更受歡迎的人物,詮釋上巧妙避開交換靈魂的後遺症,多少看出導演想藉此片呈現美好一面的想法。
如果對前半段疑問很多,看完後就不難理解導演為何用這樣的手法表達,一切都是為了將系守町的祕密再次揭露,至此整個故事的脈絡才清楚刻劃在觀眾眼前,無疑也投下一顆巨大的震撼彈。但其實前面有不少內容都在暗示這點,雖然多次交換,但兩人只用手機寫下日記來交流,在通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打通電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男主角卻在最後一次交換後才想到與女主角聯絡,換來的是永遠打不通的電話以及再也等不到的交換,或許這樣的情節不必太吹毛求疵,好好享受它帶來的餘韻比較重要。
男主角的尋覓之旅就是連結前半段與後半段的過程,心中帶著希望的尋找是令人震奮的,但好不容易找到地點,卻換來三年前已經被天災所毀的事實,就算當下沒有想到,聽到後裡面的角色完全不知情的模樣算是有點小bug。但本段製造出的反差,卻是我整部電影最喜歡的部份,接下來的劇情開始呼應前面的故事,以「結」比喻「時間」來製造希望的燃點,這部份的鋪陳有其成功之處。
《你的名字》算是用日本文化的內涵來說故事的成功之作,也是電影做為媒介的角色之一,但各文化的介紹在電影中詮釋的拿捏很重要,如何讓在地人產生共鳴,同時又讓非在地觀眾能感同身受?日本的文化特色其實頗為鮮明,由於地理位置相近,也有許多和中華文化相似之處,或許正因如此,這些民俗意涵變得容易讓人接受,就算不甚明白箇中涵意,若以現代名詞相對應,「時間」、「記憶」等也不難讓人接受就是了,更何況新海誠在電影中就已經自行加入對於傳統文化的審思,例如三葉對於自己身為神社巫女的不情願、三葉父親為了妻子入贅,但妻子死後卻沒有意願承襲神社等情節。然而到最後,相信才有「希望」,傳統其實是前人努力延續為後人鋪路的過程,是否有必要完全將所有傳統打破,也值得深思,雖然三葉到最後並未延續自己的使命,也似乎完全放棄小鎮的生活。
看完之後總算明白,《你的名字》之名來自於主角兩人對於對方記憶的糾結,總覺得自己應該記得什麼,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關於失憶的情節,網友解釋為男女主角於黃昏時短暫相見,從黃泉回到原本的世界必須拿最珍貴的事物來換,我們就自行腦補為男女主角對彼此的記憶。這樣的幻想是美麗的,讓這個故事更加明亮且生動,否則兩人就不會到五年後才在東京街頭偶遇,而且是遇到的那一瞬間就強烈感覺這個人我認識,但他是誰?如果電影在這裡結束,亦不失為一個美好的ending,但最後兩人都不捨棄的找尋,終於在東京街頭相遇,也印證了本片一直保持的信念 - 「希望」,只要電影還沒結束,兩人總有相遇的時刻,《你的名字》做到了。
歡迎參觀我的粉絲專頁:樂天生.電影日記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