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怪物》:創造怪物的就是怪物


怪物 | Victor Frankenstein

《怪物》這部電影改編自瑪莉雪萊(Mary Shelley)於1818年初出版的經典科幻小說【科學怪人】,本片的英文片名Victor Frankenstein正是「科學怪人」創造者之名 – 維克.弗蘭肯斯坦,由於後來在多部改編戲劇中,皆以「Frankenstein」稱呼【科學怪人】故事中製造出來的怪物,因此「Frankenstein」就成了科學怪人的名字。以這樣的情況來看,從英文片名中很容猜出《怪物》電影的內容其實跟「科學怪人」有關,這部電影香港翻譯為《科學怪人:創生之父》,大陸則翻譯為《維克多.弗蘭肯斯坦》,都相當符合本片故事內容及當地的翻譯風格,但是台灣卻翻譯為《怪物》,第一時間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切中主題的名字,為什麼呢?

本片在宣傳時令人最耳熟能詳的slogan就是「在創造怪物的同時,也創造了你」,很明顯地就是要說「創造出怪物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怪物」,所以電影中創造出「怪物」的維克.弗蘭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其實才是片名的怪物,並不是指「科學怪人」本身。


所以這部電影要討論的其實不是「科學怪人」本身,而是創造出「科學怪人」的過程中到底產生了哪些意義值得我們去探討。本片中出現三個重要的角色,分別代表人不同的意念,導致他們對於「產出怪物」這件事有著不同的想法與做法。其中2014年的電影《科學怪人:屠魔大戰》才熱騰騰的討論過這個話題,以宗教的角度描述科學怪人,神話意味濃厚,但本片在編劇上做了不同的區隔,至於比較喜歡哪個方向的探討,就看觀眾自身對於哪方面話題比較有興趣了。

「怪物」這東西起源於還是醫學院學生維克.弗蘭肯斯坦的一個想法,他四處收集死去動物的屍體,試圖利用科學的方法(強力電擊)重新賦予其生命,但是這樣的實驗遊走於法律與道德的邊緣,以當時時代來看,他所挑戰的不是人道立場,反而是對於宗教教義的挑戰,像「科學怪人」這樣的存在其實是不被宗教所容許的。


維克的頭號反對者就是試圖偵辦此案的警官托賓(Turpin),他的角色以宗教信仰出發,將已死的人復活是違反定律的,擅自創造「生命」,等於是對身為造物主的上帝不敬,因此縱使他的妻子過世,他也可以坦然面對,明顯的是從宗教中得到心靈的寄託。

而從小生活於馬戲團的「駝子」有著無比的醫學天份,被維克從無望的深淵中拯救而出,還有一個新名字伊果(Igor)。伊果這個角色是從未在原作出現過的新角色,編劇特別安排其出身落魄,在開頭一場醫治「駝子」的戲碼也顯露出維克驚人的天份與做事的瘋癲,為後續怪物的出現先立下一個預告。

善良的伊果對於維克的實驗是處於先支持後反對的態度,創造生命的目標令人興奮,但是製造出怪物這個事實令人惶恐,但是再造的恩情驅使伊果對維克的不放棄,在重要時刻拉他一把。伊果的存在代表著理智一面的維克,兩人同樣的才華洋溢,同樣的對創造生命存在熱情,維克幼時的回憶成為執念,最後看到成品卻悔悟的搖頭,生命是不可能被創造出來的,他創造的只是怪物而不是生命,這樣的結局雖然不出觀眾所料,但是難為了洗白半世紀的科學怪人,被怪物製造出來的,始終是怪物。


最後,《怪物》本身的題材與之前的「科學怪人」相關作品都有點不太一樣,主要是以創造「科學怪人」這種特殊存在的東西,其創造者的心路歷程故事來發揮,當然也不能免除宗教意義上對於「科學怪人」這樣存在的價值衝突,但我覺得這部份反而《科學怪人:屠魔大戰》描述的更加仔細與精采。另外就是人的執念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這個概念其實不少電影都有涉略,導致我在看《怪物》看到後來像在看《殭屍》。男主角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的表現確實精采,完全把瘋癲的科學家演得維妙維肖,另一個主角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近幾部片都感覺在挑戰自己形象及演技極限,但是在本作中與詹姆斯相比又太過內斂,鋒芒完全被掩蓋,這也許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劇本對於演員角色的設定本就如此。所以本來應該站在天平的兩邊,結果反而覺得有點失衡,也讓本片伊果失去作用,顯得一切都徒勞無功,相當可惜。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