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兇手 | The Murderer Vanishes
《消失的兇手》由爾冬陞監製,羅志良執導,是2012年電影《消失的子彈》的續作,雖然只有劉青雲、江一燕兩位角色留下,但加入林家棟、郭曉冬、鳳小岳等新面孔,並繼續由神探松東路(劉青雲飾)迎接難解奇案的挑戰,及高智商女囚的穿針引線,讓整部戲劇情高潮迭起、環環相扣。由於導演試圖打造東方版福爾摩斯的戲路,相對地在推理解謎的劇情中必須下足功夫,但文戲之餘也有非常多火爆刺激的驚險鏡頭,以一部以推理偵探為主要題材的電影來說相當有可看性,看得出片商的大手筆製作特效鏡頭場面及向歐美電影看齊的野心。
一部電影裡最能夠吸引觀眾的就屬「演員」與「劇情」兩部份,有些人會為了自己喜愛的演員去看電影,也會為了引人入勝的情節而看,所以這往往也成為片商宣傳電影的重點。
先說演員的部份,《消失的兇手》由影帝劉青雲飾演神探松東路這個角色。這對他來說並不陌生,除了松東路早在《消失的子彈》就出現過之外,劉青雲演出神經質神探這種角色早已不是第一次,透過他深沉內斂的演技,這種智計過人的角色對他來說如同小菜一碟,格外有說服力,而且劇情往往會有驚人的發展,有時候不知道該說是編劇編得好,還是劉青雲這個影帝演得太好。
另一個熟面孔演員是在前作也有出現的江一燕,從角色身上就可以看出江一燕飾演的是高智商女囚傅源,沉著冷靜並與松東路有著若即若離、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並且在全案中扮演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除了探案的松東路,她無疑是最不起眼也是最重要的存在。其他如扮飾大學教授的林家棟、警察的鳳小岳及城中富商的郭曉冬都有精采的演出,聯合推出這次堪稱頂級的推理饗宴。
(以下會提到劇情雷,請斟酌觀看)
我個人對於《消失的兇手》有著非常不錯的評價,最大的優點來自於本片的劇情,因為它擁有現階段華語電影中少見的優秀劇本,層次分明、邏輯清晰、佈局引發懸念、解謎過程精采可期。
《消失》系列作為懸疑探案類電影,但是故事背景放在民國初期,也就是說在整個案件的設計勢必少了科技輔助,更增添智慧型犯罪設計的困難度。在《消失的子彈》中,兇手是名副其實的高智慧犯罪者,以豐富的智識與經驗來達成犯罪過程,可以說是智慧型犯罪的代表之作。到了《消失的兇手》,感覺在犯罪情節上更上一層樓,除了犯罪者本身的智識與技能,也加入對於人性的洞悉與觀察,利用人的盲點犯罪,有時候即便是探案者也難以察覺,也將犯罪手法推高至另外一個層次。
「人,只會看見自己想看的」這是傅源在成功逃獄後所下的結論,當下非常的同意她這樣的論調,這種計謀要成功倚靠的是高超的心理洞悉。許多的小說、電影、戲劇都已經強調過「眼見不一定為憑」這樣的意念,視覺是人的感知裡最靠不住的一個部份,往往看到都不一定是真,因為人的視覺受腦部影響甚深,甚至直接影響你看到什麼,而在洞悉人心的高智慧犯罪心理加持下,真相通常會變得更加隱晦難明。
《消失的兇手》正是運用這樣的含意來包裝犯罪手法,不只騙過警察群眾,也騙過觀眾。而且電影中的設計不只加入犯罪心理,還將犯罪手法包裝不同層次的發展,讓兇手隱藏於人群中,每次犯罪的背後原因都不盡相同,精采之處在於犯罪者背後的心理操弄,感覺好像真的「消失」在一連串的犯罪中,一步步抽絲剝繭發掘真相的過程真的令人感覺興奮。
總結來說,這部電影劇情設計的相當漂亮,確實有一些「東方福爾摩斯」的水準,除了運用高智慧與犯罪心理來策劃殺人之外,人與人之間理性與感性的拉扯與信任及猜疑的刻畫也相當深沉,危險地利用人性的弱點來達到目,「讓人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後悔」。劇情也時常在真相與假相間游走,有種不到最後一刻,永遠猜不透的感覺。
最近看了兩部中國大陸出資製作的電影,驚訝他們特效水準進步如此之快,但事實上只要花錢就可以做到,這部份也反應出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廣大,對於片商來說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 我們也樂見華語電影能夠持續進化。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部份是《消失的兇手》在劇情設計上強調「公義」這個理念,故以經典的「火車難題」來講述這個概念,劇中的最後也以「火車」的驚險場面來完結,呼應教授所提的公義, 也凸顯維護公義有其困難之處。因為廣大群眾所認可的公義,是以犧牲少數人(個人)的公義來成就多數人(社會)的公義,但是當決定犧牲與被犧牲的少數人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公義」的意義出現分歧,大多數人無法再大聲說出公義二字的真正意義,反而造成社會產生歧見,導致公義二字到現在依然難以界定。片中並沒有去闡明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公義,但是兇手卻巧妙的運用這個概念,引發一連串的殺人計畫,利用人心與對公義的一知半解,成功的消失在人群中,非常高明。最後送上一張挺值得玩味的海報「你以為智商高,就能抓到我?」。
本文同步發表於 樂天生.電影世界 部落格
喜歡的人可以參觀 樂天生的粉絲專頁 隨時觀看最新的影劇消息
《消失的兇手》由爾冬陞監製,羅志良執導,是2012年電影《消失的子彈》的續作,雖然只有劉青雲、江一燕兩位角色留下,但加入林家棟、郭曉冬、鳳小岳等新面孔,並繼續由神探松東路(劉青雲飾)迎接難解奇案的挑戰,及高智商女囚的穿針引線,讓整部戲劇情高潮迭起、環環相扣。由於導演試圖打造東方版福爾摩斯的戲路,相對地在推理解謎的劇情中必須下足功夫,但文戲之餘也有非常多火爆刺激的驚險鏡頭,以一部以推理偵探為主要題材的電影來說相當有可看性,看得出片商的大手筆製作特效鏡頭場面及向歐美電影看齊的野心。
一部電影裡最能夠吸引觀眾的就屬「演員」與「劇情」兩部份,有些人會為了自己喜愛的演員去看電影,也會為了引人入勝的情節而看,所以這往往也成為片商宣傳電影的重點。
先說演員的部份,《消失的兇手》由影帝劉青雲飾演神探松東路這個角色。這對他來說並不陌生,除了松東路早在《消失的子彈》就出現過之外,劉青雲演出神經質神探這種角色早已不是第一次,透過他深沉內斂的演技,這種智計過人的角色對他來說如同小菜一碟,格外有說服力,而且劇情往往會有驚人的發展,有時候不知道該說是編劇編得好,還是劉青雲這個影帝演得太好。
另一個熟面孔演員是在前作也有出現的江一燕,從角色身上就可以看出江一燕飾演的是高智商女囚傅源,沉著冷靜並與松東路有著若即若離、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並且在全案中扮演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除了探案的松東路,她無疑是最不起眼也是最重要的存在。其他如扮飾大學教授的林家棟、警察的鳳小岳及城中富商的郭曉冬都有精采的演出,聯合推出這次堪稱頂級的推理饗宴。
(以下會提到劇情雷,請斟酌觀看)
我個人對於《消失的兇手》有著非常不錯的評價,最大的優點來自於本片的劇情,因為它擁有現階段華語電影中少見的優秀劇本,層次分明、邏輯清晰、佈局引發懸念、解謎過程精采可期。
《消失》系列作為懸疑探案類電影,但是故事背景放在民國初期,也就是說在整個案件的設計勢必少了科技輔助,更增添智慧型犯罪設計的困難度。在《消失的子彈》中,兇手是名副其實的高智慧犯罪者,以豐富的智識與經驗來達成犯罪過程,可以說是智慧型犯罪的代表之作。到了《消失的兇手》,感覺在犯罪情節上更上一層樓,除了犯罪者本身的智識與技能,也加入對於人性的洞悉與觀察,利用人的盲點犯罪,有時候即便是探案者也難以察覺,也將犯罪手法推高至另外一個層次。
「人,只會看見自己想看的」這是傅源在成功逃獄後所下的結論,當下非常的同意她這樣的論調,這種計謀要成功倚靠的是高超的心理洞悉。許多的小說、電影、戲劇都已經強調過「眼見不一定為憑」這樣的意念,視覺是人的感知裡最靠不住的一個部份,往往看到都不一定是真,因為人的視覺受腦部影響甚深,甚至直接影響你看到什麼,而在洞悉人心的高智慧犯罪心理加持下,真相通常會變得更加隱晦難明。
《消失的兇手》正是運用這樣的含意來包裝犯罪手法,不只騙過警察群眾,也騙過觀眾。而且電影中的設計不只加入犯罪心理,還將犯罪手法包裝不同層次的發展,讓兇手隱藏於人群中,每次犯罪的背後原因都不盡相同,精采之處在於犯罪者背後的心理操弄,感覺好像真的「消失」在一連串的犯罪中,一步步抽絲剝繭發掘真相的過程真的令人感覺興奮。
總結來說,這部電影劇情設計的相當漂亮,確實有一些「東方福爾摩斯」的水準,除了運用高智慧與犯罪心理來策劃殺人之外,人與人之間理性與感性的拉扯與信任及猜疑的刻畫也相當深沉,危險地利用人性的弱點來達到目,「讓人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後悔」。劇情也時常在真相與假相間游走,有種不到最後一刻,永遠猜不透的感覺。
最近看了兩部中國大陸出資製作的電影,驚訝他們特效水準進步如此之快,但事實上只要花錢就可以做到,這部份也反應出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廣大,對於片商來說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 我們也樂見華語電影能夠持續進化。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部份是《消失的兇手》在劇情設計上強調「公義」這個理念,故以經典的「火車難題」來講述這個概念,劇中的最後也以「火車」的驚險場面來完結,呼應教授所提的公義, 也凸顯維護公義有其困難之處。因為廣大群眾所認可的公義,是以犧牲少數人(個人)的公義來成就多數人(社會)的公義,但是當決定犧牲與被犧牲的少數人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公義」的意義出現分歧,大多數人無法再大聲說出公義二字的真正意義,反而造成社會產生歧見,導致公義二字到現在依然難以界定。片中並沒有去闡明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公義,但是兇手卻巧妙的運用這個概念,引發一連串的殺人計畫,利用人心與對公義的一知半解,成功的消失在人群中,非常高明。最後送上一張挺值得玩味的海報「你以為智商高,就能抓到我?」。
本文同步發表於 樂天生.電影世界 部落格
喜歡的人可以參觀 樂天生的粉絲專頁 隨時觀看最新的影劇消息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