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正義迴廊》的觀後感

影迷Z 於 09/11/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難得有全劇透討論也不會太影響未看過的人的觀影體驗的作品,真好。

對,以下內容包含劇透。但劇透的內容會偏重於電影內「出現了甚麼」,多於「發生了甚麼」。傾向避雷到最後一刻的人還請斟酌觀看。

原本只是趁老婆有假消耗一下就快過期的兌換券,一念之差就變成去看鄭伊健打閃避球,最終會看《正》有一半是因為散場的時間剛好趕得及回家放狗。而且因為是「特定場次」(鬼才知道具體是怎麼決定的),除了兌換券以外還要補$15一張的差價。當然,從結果上來說,這$15是前所未有地值得。


我喜歡電影選取了「陪審團」這個於別不同的角度作為切入點。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正》,故事的經過和結局其實早有注定。往好處想就是按照既定事實穩妥地拍就不會出事,往壞處想就是很難在敘事的過程中透過所謂「神翻轉」來為觀眾帶來驚喜。《正》採取的應對手法,是與別不同地以陪審團去作為敘事的角度。

刑偵法庭類別的題材在各大媒介中屢見不鮮,視點放在緝凶和律師角力的佔大多數,目光放在犯人、受害者、遺孤等當事人的作品亦不少見。而以陪審團作切入點的獨到之處,除了和眾多已存在的模板產生差異,亦有陪審團正是一般人如你我最容易代入和感同身受的角色。大多數人畢生都不大會有上庭的經驗,任職執法人員的亦屬少數。但有機會在一宗案件中擔任陪審員的,正是身邊的你我他,觀眾無形中成為了陪審團的「第十人」。無須刻意代入其他故事中與自己背景相異的主人公,《正》的觀眾大可以僅使用自己的「本體設定」去感受和思考案情。而你的感受和思考所得,就是你擔任陪審員時會衡量的一切。


我喜歡《正》在人物性格設計上的多元化。在劇情大綱已成定局,觀眾早已知道故事的開始和結局的情況下,看著一個個性格迴異的角色相互碰撞所產生的火花,是一種至高的享受。

三個大狀各自有自己的性格,也因為不同的性格對自己在庭上擔任的角色有不同的演繹。海歸派的檢控官將陪審團視為容易被誤導的「豬仔」,在用很王道的風格處理案件的同時,偶然的中英不分和廣東話的語病令他的角色貼地不少。第一被告的代表律師私下的態度幾乎可以說是無賴,但庭上展現了他的公私分明,沒有將個人喜惡的情感帶到自己的專業上。而他在庭上反咬第二被告一口的舉動,和散庭後與助手之間的對話和反思,某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他對自己所追求的公義的彰顯和堅持,這也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極為立體。第二被告的代表律師的人物刻劃是三名大狀中最少,從第一次在螢幕上出現就維持著一絲不苟的形象直到最後一刻。但在專業上的認真並沒有完全剝奪她人性化的一面,庭上可見她和證人及其他律師的互動中話中帶有一絲溫暖,也是三人中唯一沒有在庭上展現咄咄逼人一面的律師。

律師也是人,不會只有一種性格。在不同的案子中他們會剛好站在不同的立場,也不一定每次的立場都與自己的信念100%相符。有著不同性格和不同信念的三人,在庭上及庭外不同的互動方式,都是很引人入勝的畫面。


說到不同人會有不同性格,就當然不能不提九人陪審團的選角和刻劃。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個族群可以單靠寥寥數語就可以簡單地定型,就算在同一土地上文化下出生長大,也依舊會孕育出不同的靈魂。所以我們不能說德國人一定怎樣怎樣,美國人一定怎樣怎樣,同樣地,也不會說香港人一定怎樣怎樣。陪審團的角色設計把在香港人口廣闊的光譜中,橫跨年齡、性格、取態等的界限都拉了一個人進來,然後用最直接的形式讓不同的信念進行衝突。誰人堅持己見,誰人與誰人不和,誰人從一而終,誰人產生了動搖──每位陪審員的形象都顯得鮮明而不重複本就難能可貴,當中某部份人還能在有限的出鏡時間內展現出角色的成長,著實令人嘆為觀止。而對於戲外的觀眾來說,自己的價值觀與誰最為接近,又最會受到誰的衝擊而產生不快,也不失為一次內省的大好機會。

當然,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是可以說陪審團的成員裡「剛好」湊得齊相互之間可以有這麼多化學作用的成員是很扯沒錯。不過考慮到這種「剛好」帶來的是讓《正》的內涵上升了一個層次的觀感體驗,還是「聽故唔好駁故」,就算了吧。自問也是對劇情邏輯要求很高的人,但只要表現出來的成品夠讓人滿意,劇情和設定上的一些「腦洞」我還是很願意隻眼開隻眼閉的。


我喜歡最終沒有給出一個蓋棺定論的結尾。劇情終究是和事實一致地走向了既定的結局,第一被告有罪而第二被告無罪是必然的結果。但在故事的最後,戲外的觀眾和戲內的角色一樣,並沒有獲得一段還原事發經過的回憶。以爺爺為名發誓就能找到唯一真相的戲碼只會出現在米花市,現實中不存在可以目睹一切的上帝視角,哪怕是當事人也只會掌握自己所知的部份。按照既定證據,排除一切可疑疑點,最終也只能得出盡可能接近事件全貌的結論,而無法得悉真正的真相。我們無法得知一切,然而為了公義我們必須將就。這是戲內的限制,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我喜歡穿插了大量蒙太奇的手法。碎片化的敘事令案情的回顧變得不那麼無聊,各人的追憶有著不同版本之間的衝突,各有差異的自白變成了對角色性格的側面描寫,陪審員和律師各自「代入」了不同的回憶畫面更是增加了令人毛骨悚然又欲罷不能的參與感。當陪審員站在用一個場景內,看著不同版本的故事在自己眼前展開時的感覺,那種「你到底該相信誰?」的兩難所帶來的視覺震撼,比之前血肉模糊的場景更甚(話說我老婆在那些三級畫面時直接全程遮住眼睛)。


當然,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

我不喜歡結局那終究還是無法免俗地加入了「神翻轉」的兩場戲。近乎冷血的第一被告最終展現了情緒失控的一面,第二被告無法割捨的噩夢似是隱喻他在世人眼外背負著不為人知的罪孽,第二被告兩姊弟間的互動也很難讓我覺得姐姐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但「一切另有隱情」的背後,和之前觀眾和陪審團一起達致的判決的衝突被強調得過於明顯,反而令人覺得好不容易得出的結論,和「即使不完美也要作出結論」的覺悟變得廉價。女記者從雜誌轉職到網媒後的「自我審判」(對,那是她自己在審自己,案件沒有重審)過於形象化,劇情進展也沒有足夠的鋪陳,這讓她為甚麼在片尾有可以出鏡的特殊待遇顯得很突兀。

在角色的設計和刻劃上也有我覺得未如人意的部份。第二被告的律師在戲份上與其餘兩名大狀感覺上有著明顯的落差,看畢全戲後我對她的認識遠比另外兩人少。我並不是要求三人的戲份必須均等,只是當另外兩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庭外的一面時,她就成為了我覺得最不像是一個「人」的一位。陪審團中投反對票的一位變心的過程缺乏交代,盛裝打扮的女子被定型得過於單一和膚淺,都是讓我略有微言的地方。


1911字對469字,《正》整套戲下來給我的觀感,很顯然是瑕不掩瑜。而完美的電影終究不存在,就算在操作上不露任何瑕疵,也總會有些決定因為個人喜惡而對不上我的波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觀立場,我們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如陪審團的討論一般,有條理地將自己意見背後的思路理順並解釋清楚。

比起故事最後的結局和給出的答案,在138分鐘內你受電影啟發而去思考的問題,才是《正》最大的價值所在。

Sometimes the questio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nswer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