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慢 人生可以被了解

馬戲團的崩離 於 13/08/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慢食是一種態度,重新思考,但旅行呢? 吃飯要「慢食」,生活要「慢活」,現在,連旅遊也要慢慢來。我們步調太快了,似乎一慢,就是跟不上別人的進步,但走太快,靈魂卻跟不上身體,只要是關於心靈,就算懂,也難有時間體悟,現在吃和走,都難緩一秒間。在台灣,已經有人親身體會到慢遊的美好,進而改變自己的旅遊方式。不再追逐一個又一個的明星景點,而是放慢腳步,自在地欣賞沿途的山光水色,享受與當地人互動的樂趣,亦或是什麼都不做,就是閒晃。公視去年推出的『浩克慢遊』我滿心驚訝,怎麼會以這樣獨特的行腳節目,或者是文化之旅,很難界定,兩個半百人士劉克襄、王浩一,電視播出前,實在深感懷疑,這兩人主持?!問號之後,我竟是在內心大大肯定,原來旅遊節目,是可以這樣拍的,這股慢遊風,今年就又要開始了!

「慢遊」早在20年前,歐美就已經開始,而且預期未來還會繼續風行。就連香港都以「羅曼蒂克旅遊」為名,招攬世界各國旅者,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香港。或許就談談我在台灣的慢遊吧!去年,拜訪台南海安路時還不知道就在旁邊有這麼一條「神農街」。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最重要的據點。許多老屋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証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今年,網路上就有不少人分享神農街的照片,令人心生嚮往,前陣子去了台南二天一夜,哪都沒特別去,就獨挑了神農街去走走,這條小街,不特別的長,街道也小小的,卻很有懷舊的味道,一種,專屬於台灣某個年代的味道,愈來愈多年輕人走進老街,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不但保存了城市的歷史環境,也保存了當時府城港口老舊街道的意象。除了私人的住宅外,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讓這條街添加了不少藝文氣息。

事實上,世界各國的旅遊局,已逐漸意識到慢遊的趨勢及商機,建築,不一定是大大的房子,在宜蘭,建築可以是棚子、橋或是步道、公廁、河濱步道,甚至也可隨著春夏秋冬自然變化,建築也有不同的面貌。某一趟去宜蘭,特別挑選的景點建築,都和附近的產生一種新的「生活關係」,出了宜蘭火車站,抬頭仰望白、綠、藍三色玻璃以及綠色鋼構組成的龐大森林,是利用九棵大鐵樹交織而成的開放場域,加上附近再利用的鐵路局舊宿舍、倉庫,在多雨的宜蘭,棚架底下因而可以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比方說看電影,在這個大棚架底下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周邊的鐵路局歷史空間,更因而有了再生的機會,不管是餐飲、喜愛音樂的醫生音樂家,或者是黃春明老師的劇團,宜蘭的藝文工作者正在讓這裡的氣氛更多元。這個以宜蘭民謠命名的森林,其實是未來鐵路高架後空橋的位置,同時也是一種策略,因為這種位置空間通常都會被變更成商業利用,而宜蘭縣的文化人士,利用鐵樹先據地為王,保住了不必事事付費的公共空間,讓生活步調不被快速的商業炒作而稀釋或替換。

而在台中穿過最後一座隧道,隨著光線逐漸明朗,心情也開始起伏,因為,到了站下了車,就是集集支線「最後的車站」,記憶中的秘密花園車埕村,一個走過它不平凡的黃金歲月的小山城、也是一個寫下不朽傳奇的歷史村落。老街是迷人的,小巷子裡、小平房旁,都留下許多歷史演變的痕跡。但這些可能已熟悉的地方,卻是最容易遺落,「浩克慢遊」細細品味台灣的老房、古樹、舊舖、新市、美食、人情,慢遊文化的軌跡,體驗生活的智慧,在創新與懷舊間思索未來。劉克襄說:有一種內斂、沉澱,提示我,應該長時多回的觀看,新的風景才會孕育而生。另一位主持人王浩一寫下:散步在老街舊巷之中,有許多精彩老屋店家,他們綻放自己庶民美學的迷人觀點。 而我想起,祝山~最高的火車站,也是國內聞名的觀賞日出最佳景點,東方山巔冒出的一道紅光,光芒四射,美麗如畫,七彩繽紛的霞光,帶有神秘美感的太陽由遠方山際躍起,瞬間的感觸,讓人忘了整夜不眠等待的疲憊。那些,都是慢遊才能出現的痕跡。(公視新型態行腳節目《浩克慢遊》新一季,將在8/16起每周日下午5點首播。)

標籤: 浩克慢遊  劉克襄  王浩一  旅遊  旅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