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又過去,大家在這六個月間又看過多少部港產片呢?其實在上半年港產片真是不缺類型,愛情小品,社會實況,警匪動作,甚至舞台劇改篇也有,對喜歡港產片的港人有不少選擇。
愛情小品-
初戀日記:賤男蜜擾 (上映日期:3月2日)
首先是3月初上映的初戀日記:賤男蜜擾,是新導演作品,女主角黃敏奕是吸引小弟入場的最大原因,在早幾年前的曖昧不明關系研究學會中已經開始留意她,當時是飾演高中時期的女學生和剛到社會工作少女,感覺跟現在初戀日記的角色相當接近,這可能是找她來演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黃敏奕和男主角馬志威的實際年齡都不是十八廿二的年齡,但看著他們演學生時期並沒有不舒服感覺。 而這部電影最喜出望外的地方,是前半部中學時代的港版那些年,節奏明快,輕鬆笑位十足,配合上令人緬懷的中學時期,和一些八九十年代時的綠葉演員,黃一山,苑瓊丹,林雪等,讓觀眾看著充滿回憶。故事後半段劇情,主角等人成長到剛工作的年齡,雖然沒有了學生時代的那份青春味,但對男女關係,社會現況的諷刺也令人會心一笑。
故事主線發生的時代與小弟的生活也算接近,電影中所發生的事和出現的物令整個故事更有代入感,對小弟來說,這電影可算是上半年度小弟最喜歡的小品愛情喜劇。
春嬌救志明 (上映日期:4月11日)
志明與春嬌系列來到第三集,故事兩人由第一集初相識,到第二集因離開香港而分開,到再一起,再到現在第三集要面對結婚的問題,現實過了七年而電影故事也過了七年,對不少觀眾來說是看著他們長大,也看著自己長大。
對第三集的期望本來就不是十分高,主要是因為續集電影大多借著第一集的成功,對故事線和人物的要求不是太高,結果,第三集故事內容沒太大推進,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拖了兩個鐘來演,而且之前兩集比較令人留下印象的配角,如公公,Brenda,Isabel等戲份變少,令人有點可惜。
雖然對劇情和角色份量有點不滿意,但這部戲也有一點可看之處,首先這是一部為香港人而拍的笑片,也應該支持一下,另外,那些客串出來的角色,對現實的他們自嘲一下,也是令人看到滿是味兒。
原諒他77次 (上映日期:6月15日)
邱禮濤導演在2017年的第三套電影,當然繼續有他一貫的「港味」,重用香港本土演員擔正,有著對港產片的一份執著。
故事是一對拍拖多年的情侶,面對著同齡女生總是比同齡男生成熟的問題,覺得周柏豪的生活並不腳踏實地,與阿Sa在各方面的爭執,故事是以一個第三者看故事的角度來看,看到男女間各種不同的思維。 最後,發現原諒他77次只是個偽命題,當第78次出現時,事情其實又是會重複下去。而最後不原諒的一次,原來是因為之前的77次的原諒都是在可原諒的範圍,但當到了不可原諒他的時候,不論這是第1次,第77次,還是78次也是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可觸及這底線。
舞台劇改篇-
29+1 (上映日期:5月11日) 故事講述兩個都快到30歲關口的女生,在這個時候他們都面對著不同的問題,可能是工作,愛情,朋友,或是健康等,29+1就把這兩個好像沒什麼關係的人相連著,縱使他們沒有相見,利用他們之間的生活足跡,如何互相影響大家的生命。
29+1是從舞台劇改篇的電影,在舞台劇時是一人分演兩個主角的,但到電影時為了令角色有更明顯的區別,利用周秀娜和鄭欣宜這兩個就算是現實中也大相逕庭的演員來演,使觀眾更易投入,也使這兩個角色的性格更加突出。
本來以為這是一部只適合女性觀眾的電影,但看完後,小弟也很感慨,感到青春正慢慢流逝,現在的生活就像鎖鏈,把我們困著,這電影就好像呼喚著我們要跟著故事中女主角們一起Step Out,向著未知的地方冒險。
社會實況-
一念無明 (上映日期:3月30日)
一念無明是新導演黃進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在今年的金像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新晉導演的三個獎項,是今年金像獎的其中一個大嬴家。
電影是講述余文樂是一名躁鬱症的病人,在完成治療後,離開精神病院與「走佬」多年的父親-曾志偉再次同住的日子,過程當中講及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與猜忌,對精神病康復者的無知見解,同時也帶出社會最基層如劏房人仕的情況。
一念無明是一部很灰暗的電影,主角雖然被証明已康復,但其實社會已經給予他一個精神病人的標籤,面對著舊同事,朋友,什至家人都對他十分防範,而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的問題在電影中只是前導,但主角身邊人所發生的故事也同樣藉得關注,帶出香港社會的病已經絕對不輕了。
同囚 (上映日期:5月4日)
同囚是今年除了一念無明外,另一部有關社會議題的電影,而同囚所說的內容正正就是「童」囚,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犯在勞教所中所發生的故事。這電影只是低成本之作,沒有得到很大的宣傳,而最大的宣傳可能是游學修在金像獎主持時不停提及這部電影而來的。
電影中發生的事主要是在勞教所內,看同囚之前,真的意想不到勞教所內的風格是這樣,跟監獄風雲般的成人監倉是大大不同,在勞教所內,犯人是沒有什麼權利,他們能做的就只是跟著教官的指示,同學在內做任何事都得教官的授權,被打被虐也只能默默承受。
電影的導演和部分演員都曾經在勞教所囚禁,所發生的事是誇張但也因此而覺得充滿說服力。同囚的感覺像是對勞教所的一種控訴,提出勞教所內的不公事情,讓大眾認識和批判這個不屬於一般人的社會暗角。
在2017的上半年,雖然沒有了90年代電影黃金時期的豐收,但為數不少的新導演出現令港產片也生色不少,雖然不是全部都有著很高的質素,但不同種類的電影讓不同年代的觀眾有不同的選擇,讓我們回去那港產片的快樂時光吧。
愛情小品-
初戀日記:賤男蜜擾 (上映日期:3月2日)
首先是3月初上映的初戀日記:賤男蜜擾,是新導演作品,女主角黃敏奕是吸引小弟入場的最大原因,在早幾年前的曖昧不明關系研究學會中已經開始留意她,當時是飾演高中時期的女學生和剛到社會工作少女,感覺跟現在初戀日記的角色相當接近,這可能是找她來演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黃敏奕和男主角馬志威的實際年齡都不是十八廿二的年齡,但看著他們演學生時期並沒有不舒服感覺。 而這部電影最喜出望外的地方,是前半部中學時代的港版那些年,節奏明快,輕鬆笑位十足,配合上令人緬懷的中學時期,和一些八九十年代時的綠葉演員,黃一山,苑瓊丹,林雪等,讓觀眾看著充滿回憶。故事後半段劇情,主角等人成長到剛工作的年齡,雖然沒有了學生時代的那份青春味,但對男女關係,社會現況的諷刺也令人會心一笑。
故事主線發生的時代與小弟的生活也算接近,電影中所發生的事和出現的物令整個故事更有代入感,對小弟來說,這電影可算是上半年度小弟最喜歡的小品愛情喜劇。
春嬌救志明 (上映日期:4月11日)
志明與春嬌系列來到第三集,故事兩人由第一集初相識,到第二集因離開香港而分開,到再一起,再到現在第三集要面對結婚的問題,現實過了七年而電影故事也過了七年,對不少觀眾來說是看著他們長大,也看著自己長大。
對第三集的期望本來就不是十分高,主要是因為續集電影大多借著第一集的成功,對故事線和人物的要求不是太高,結果,第三集故事內容沒太大推進,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拖了兩個鐘來演,而且之前兩集比較令人留下印象的配角,如公公,Brenda,Isabel等戲份變少,令人有點可惜。
雖然對劇情和角色份量有點不滿意,但這部戲也有一點可看之處,首先這是一部為香港人而拍的笑片,也應該支持一下,另外,那些客串出來的角色,對現實的他們自嘲一下,也是令人看到滿是味兒。
原諒他77次 (上映日期:6月15日)
邱禮濤導演在2017年的第三套電影,當然繼續有他一貫的「港味」,重用香港本土演員擔正,有著對港產片的一份執著。
故事是一對拍拖多年的情侶,面對著同齡女生總是比同齡男生成熟的問題,覺得周柏豪的生活並不腳踏實地,與阿Sa在各方面的爭執,故事是以一個第三者看故事的角度來看,看到男女間各種不同的思維。 最後,發現原諒他77次只是個偽命題,當第78次出現時,事情其實又是會重複下去。而最後不原諒的一次,原來是因為之前的77次的原諒都是在可原諒的範圍,但當到了不可原諒他的時候,不論這是第1次,第77次,還是78次也是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可觸及這底線。
舞台劇改篇-
29+1 (上映日期:5月11日) 故事講述兩個都快到30歲關口的女生,在這個時候他們都面對著不同的問題,可能是工作,愛情,朋友,或是健康等,29+1就把這兩個好像沒什麼關係的人相連著,縱使他們沒有相見,利用他們之間的生活足跡,如何互相影響大家的生命。
29+1是從舞台劇改篇的電影,在舞台劇時是一人分演兩個主角的,但到電影時為了令角色有更明顯的區別,利用周秀娜和鄭欣宜這兩個就算是現實中也大相逕庭的演員來演,使觀眾更易投入,也使這兩個角色的性格更加突出。
本來以為這是一部只適合女性觀眾的電影,但看完後,小弟也很感慨,感到青春正慢慢流逝,現在的生活就像鎖鏈,把我們困著,這電影就好像呼喚著我們要跟著故事中女主角們一起Step Out,向著未知的地方冒險。
社會實況-
一念無明 (上映日期:3月30日)
一念無明是新導演黃進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在今年的金像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新晉導演的三個獎項,是今年金像獎的其中一個大嬴家。
電影是講述余文樂是一名躁鬱症的病人,在完成治療後,離開精神病院與「走佬」多年的父親-曾志偉再次同住的日子,過程當中講及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與猜忌,對精神病康復者的無知見解,同時也帶出社會最基層如劏房人仕的情況。
一念無明是一部很灰暗的電影,主角雖然被証明已康復,但其實社會已經給予他一個精神病人的標籤,面對著舊同事,朋友,什至家人都對他十分防範,而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的問題在電影中只是前導,但主角身邊人所發生的故事也同樣藉得關注,帶出香港社會的病已經絕對不輕了。
同囚 (上映日期:5月4日)
同囚是今年除了一念無明外,另一部有關社會議題的電影,而同囚所說的內容正正就是「童」囚,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犯在勞教所中所發生的故事。這電影只是低成本之作,沒有得到很大的宣傳,而最大的宣傳可能是游學修在金像獎主持時不停提及這部電影而來的。
電影中發生的事主要是在勞教所內,看同囚之前,真的意想不到勞教所內的風格是這樣,跟監獄風雲般的成人監倉是大大不同,在勞教所內,犯人是沒有什麼權利,他們能做的就只是跟著教官的指示,同學在內做任何事都得教官的授權,被打被虐也只能默默承受。
電影的導演和部分演員都曾經在勞教所囚禁,所發生的事是誇張但也因此而覺得充滿說服力。同囚的感覺像是對勞教所的一種控訴,提出勞教所內的不公事情,讓大眾認識和批判這個不屬於一般人的社會暗角。
在2017的上半年,雖然沒有了90年代電影黃金時期的豐收,但為數不少的新導演出現令港產片也生色不少,雖然不是全部都有著很高的質素,但不同種類的電影讓不同年代的觀眾有不同的選擇,讓我們回去那港產片的快樂時光吧。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