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現在‧將來》──平凡中見不凡的伊莎貝雨蓓

優記影院 於 30/04/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法國國寶級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憑《烈女本色》(Elle)贏得今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並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固然替她高興(優記是她的die hard粉絲),但又感嘆為何奧斯卡評審這麼遲才對她的演技作肯定(雨蓓從影已逾四十年,可能她於七十年代首次踏足荷里活的鉅製《天堂之門》(Heaven's Gate)在票房口碑皆觸礁,或致她往後無論演法語或英語電影,在美國影壇都受忽視)。老實說,雨蓓在《烈女本色》的演出固然精彩,一個充滿魔性的女子,本是強姦案的受害人,但其「非常理」反客為主,聽來看來都教人吃驚;但論她在相類角色的最精湛演出,則非《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莫屬。「魔女」、「變態女子」、「鐵娘子」等角色對雨蓓來說實在手到拿來,但演繹理性的角色,她亦遊刃有餘,如現正上映的《從前‧現在‧將來》(Things to Come),足見她演技之全面。

texr:優記
photo:網上圖片

雨蓓在《從前‧現在‧將來》中飾演一名中學哲學教師。她上有年邁且多怨言的母親;跟同為教師的丈夫貌合神離至分手收場(因丈夫已有另一個女人);下有一對兒女及剛誕生的外孫;重遇其高足無所不談,但漸覺對方信奉的無政府主義,跟自己所想一套格格不入而產生「代溝」……倫理、人際關係變化不定,事業上亦出現阻滯(其哲學著作不受出版社重視,並處處遭留難),這樣在愛情、事業、家庭皆不得意的中女角色,熟悉雨蓓的觀眾,都知道她演過多次,但仍每每給觀眾新鮮感。今次她在《從》的表現更是得心應手,能駕馭全片,亦像是她為自己多年來所演過的相類角色作一小總結。

內心戲演繹人生起跌
《從》的開首,是雨蓓正享受天倫之樂:與丈夫及小兒女坐船前往他們一家定期到訪的度假勝地,同時她亦享受閱讀的樂趣,到步後亦不忘一訪名作家墓地,好一個幸福太太與媽媽、中產與知識分子的模樣,雨蓓文靜、溫婉的氣質已甚具說服力。到下一場已是七年後光景,上段提及這個中女面對的問題亦一一浮現。曾經激進的她(曾作三年「左膠」,對應「六八風暴」),有見現在青年對政府的政策不滿作出抗議,都表現冷淡,甚至反感(罷課青年阻礙她的學生上課,她以只為打份工為由帶回學生返課室而懶理其他)。到自身出現困境,都沒甚麼自怨自艾,一切藏在心中,對獨居母親表現客氣、對將為人母的女兒處處慰問呵護,好在她並非另一名「鋼琴教師」壓抑至病態,理性感性取得平衡,間中的情感爆發乃人之常情(雨蓓失落坐在巴士裏向街外望,但見前夫與新歡言談甚歡,氣得她哭笑不得;一見前夫總不忘奚落,但仍保持冷靜而非潑婦罵街),這樣「平凡」的中女更能引起觀眾共鳴。其中有兩場戲甚為有趣:雨蓓獨個兒在戲院觀映時遇着「痴漢」騷擾,走出街外仍遭死纏,極為抗拒的她對「痴漢」又未致作痛罵,如此看似普通的情節,已表現出一個感情失落的中女之複雜心情;另一節講述她走到其高足的鄉郊農地與小屋,與他及其同道友好無所不談,一場她走上山丘飽覽美景,身形嬌小的她站在無際大自然,這場口像是跟她於2009年主演的《Villa Amalia》相呼應(雨蓓同樣飾演失婚婦人,她遠走他方,站在高山一覽無盡海景),世界自然大,人之渺小,與其所遇問題亦然,有甚麼難題不能克服?

留給觀眾美好想像
優記不斷讚美偶像之餘,亦不得不對《從》的編導Mia Hansen-Løve「俾個Like」!這位只三十來歲的女導演,處理此片的生活日常輕描淡寫,近似漫不經心,卻又像有千言萬語,留給觀眾是聯想而非疑問。其中兩個角色更像是對雨蓓主演的《鋼琴教師》作另類呼應:雨蓓的年邁母親獨居,飼養一同樣年老的黑貓,曾當模特兒及臨時演員的她,年老孤獨多怨言,間中胡亂召救護車,教雨蓓也感頭痛,這位母親大家或以為有如《鋼琴教師》裏那個操控慾甚強的狂母般麻煩吧!但至戲的中段她離世,雨蓓在擬定悼詞時,憶起媽媽怎樣遇人不淑,又怎樣鼓勵自己修讀哲學,才見這個麻煩媽媽其實是個好母親;另雨蓓在失落時遇上其高足,大家或以為會發展成一段忘年戀吧(當然應未至變態如《鋼琴教師》的一段吧),卻原來是一段亦師、亦友、間中亦敵的知識、情感交流,雨蓓得着甚多,觀眾亦看得舒服。最後一場的聖誕天倫樂,雨蓓唱着哄着外孫兒,之後片尾曲再來一首香港觀眾熟悉的「Unchained Melody」,那種對未來之樂觀,絕非千篇一律的電視劇那類以「BBQ」作結的所謂大團圓,總之就是讓人看得窩心。Mia Hansen-Løve憑此片贏得去年柏林影展的銀熊獎,完全合理!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