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第二】《紐約時報》公布 25部本世紀最佳電影!

文青看戲 於 13/06/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時報》影評人Manohla Dargis和A.O. Scott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21世紀最精彩的25部電影。其中四部亞洲電影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宮崎駿、賈樟柯、楊德昌及侯孝賢的作品!一起來看看這25部電影是什麼,有沒有你的心水之作?

【香港之光】廿一世紀百大最佳電影《花樣年華》勇奪第二

1. 《黑金風雲》(There Will Be Blood)2007


2.《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2002


原因:「在《千與千尋》中,你看到的是一個女孩即將變成一名少女,在象徵和實際意義上把童年拋在身後。故事一開始,千尋的身份還是個孩子。她的坐姿,我們第一次看到她時,她坐在車裡抬起雙腿的樣子,完全是孩子的姿勢。她在儀態、穿著、態度、感情和精神上從孩子轉變成少女並變得獨立。在這種情況下,她不得不經歷失去一切的過程。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名字。她沒了名字,被叫做千(Sen),什麼都不是。影片有一種美麗卻又非常憂傷的沉思,宮崎駿的所有電影都瀰漫著這種憂傷。

宮崎駿有一種把怪物創造得獨具一格的本領。它們在設計上是全新的,但卻給人源於古代傳說的感覺。它們似乎代表著原始的力量,很多情況下似乎還代表著根植於土、風水的的精神。它們非常原始。
他總是在尋找寬容或力量,並且能夠平等地賦予好人和壞人力量,寬容地對待具有破壞性的怪物和有益的怪物。這正是他的美妙之處。他明白,基本的原則之一是,不要因為某樣東西顯然會變壞而追求任何好的東西。不要因為某種東西顯然會變醜而追求美的東西。」

網民向吉卜力寄信問《千與千尋》内容 竟獲兩頁紙回信

3. 《擊情》(Million Dollar Baby)2004

原因:「《擊情》的成功不僅源於創新,更是在傳統中注入信心與閑適,發現人們未曾發掘的的流動與韻律。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和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因出演該片而獲獎。」


4.《天注定》(A Touch of Sin)2013

原因:「充斥著暴力和哀愁的《天注定》是一部令人震驚的影片,出自中國導演賈樟柯之手。影片分為四個篇章,是受了中國一系列被廣泛報導的暴力衝突的啟發。它們常常浮現在賈樟柯的眼前。賈樟柯接受採訪時對我說的原話是,這些篇章合起來,讓他得以為當代中國「畫臉譜」。

在影片中扮演年輕的桑拿店前台服務員小玉的趙濤,是賈樟柯的妻子,也是他的御用演員。觀眾很快意識到,小玉會遇上倒霉事。她和一名已婚男子有染,對方的妻子不僅知道此事,還在一天晚上找兩個惡棍幫忙,毆打小玉。和所有篇章一樣,這一章主要是一些殘暴的自然主義,夾雜著令人迷惑的超現實主義時刻,很多都涉及動物。整體上有一種逐漸加劇、清晰可見的不安氛圍。」


【藏在細節中的話】9套宫崎駿電影教會我們的事

5.《無醫可靠》(Death of Mr. Lazarescu)2006

原因:「在坎城電影節,人人都在談論《無醫可靠》。 」

6. 《一一》(Yiyi)2000

原因:「時長3小時的《一一》情節緊湊,扣人心弦,記錄了現代台灣家庭的生活,擁有一部偉大小說的分量和深度。洋洋、姐姐婷婷和父親簡南俊共同呈現了這部電影的觀點。簡南俊是一位陷入安靜而強烈的中年危機的電玩遊戲設計師。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說,在《一一》這部電影中,「每個人只知道一半的真相,或者說只在一半的時間裡是快樂的」——(樂觀地講)人生本身就是這樣的。看完這部電影,你更多的是覺得自己體驗了它,而非觀看了它,就好像你是這家人的一個台北鄰居。 」


7.《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2015

原因:「皮克斯動畫經典之作,是21世紀發展心理學的最具創意、動感、魅力和哲學性的動畫片。 」


【新戲影評】《玩轉腦朋友》— 誠實面對你的不快樂


8.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2014

原因:「在《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裡,平凡成了不凡。理查德·林克萊特講述的這名孩子的故事與電影的寫實主義及力量不可分割。」


9. 《夏日時光》(Summer Hours)2009

原因:「這是一部關於生命、死亡、無常的電影,以及成為法國人的故事。」


四大原因,令《玩轉腦朋友》首周票房擊敗同期所有荷里活電影!

10.《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2008

原因:「美國入侵伊拉克後的一年間,在巴格達及其周圍發生了令人痛心的故事。」

https://reasonformovie.files.wordpress.com/2017/06/tumblr_inline_omcp46cq1r1uzknv0_1280.jpg?resize=800%2C449

11.《知音夢裡行》(Inside Llewyn Davis)

12.《廷巴克圖》(Timbuktu)

13.《在傑克遜高地》(In Jackson Heights)

14. 《孩子》(L’Enfant)

15. 《白色物質》(White Material)

16. 《慕尼黑》(Munich)

17. 《最好的時光》

18. 《艾格妮撿風景》(The Gleaners and I)

19. 《末日先鋒:戰甲飛車》(Mad Max: Fury Road)

20. 《月亮喜歡藍》(Moonlight)

21.《溫迪和露西》(Wendy and Lucy)

22.《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

23. 《寂靜之光》(Silent Light)

24.《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5.《男人四十戇居居》(The 40-Year-Old Virgin)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