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思·裂》:多重人格的精準刻劃


香港片名:思·裂
台灣片名:分裂
英文片名:Split

首次看到電影預告就知道這是一部關於「人格分裂」的電影,拜現今媒體發達之賜,「人格分裂」對於一般觀眾而言並不陌生,並且或多或少都知道些許關於這種症狀的相關常識。以此為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首先想到的是前一陣子知名度很高的【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一書,內容講述比利身上擁有24個不同的人格,是一位典型的人格分裂症患者,此書題材不但取自真人真事,比利也是美國司法史上首位因為人格分裂而獲判無罪的犯人,並且將改編為電影《擁擠的房間》,預計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演出,只是消息傳聞已久,還是《思·裂》先拍成電影上映了。
資料才發現,原來《思·裂》的導演M. Shyamalan曾經執導過最成功的電影就是1999年的《鬼眼》(The Sixth Sense),神來之筆的結局令觀眾大為盛讚,在社群網路沒那麼發達的年代,觀眾很容易保有觀影樂趣(除非你有看過且大嘴巴的朋友),這種結局逆轉的電影日後也成為不少導演、編劇愛用的手法,只是效果總不如當初《鬼眼》來得好。

在此之後,M. Shyamalan又陸續執導了《靈異象限》(Signs)、《陰森林》(The Village)、《禍水》(Lady in the Water)等片,但成績都沒有《鬼眼》來得亮眼。所以M. Shyamalan又嘗試拍了一些商業導向的大片,如《神風終極戰士》(The Last Airbender)、《末日1000年》(After Earth)等,但都得來負面評價,也讓他差點變成票房毒藥,片商在宣傳時甚至要求不要提到導演的名字。這次《思·裂》算是重回他拿手的懸疑題材,至少目前為止此片的評價多是趨於正面,看來相當有機會一吐多年來的悶氣。


這次身兼導演和編劇的M. Shyamalan確實表現相當不錯,以《思·裂》這部電影的題材來說,導演的拍攝手法令人激賞。多重人格常與精神分裂(俗稱「思覺失調」)搞混,其完整名稱應為「解離性身份障礙」,電影中就直接簡稱為DID(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觀眾都聽過,但也都一知半解,所以導演用了一種細微而詳實的方式,利用演員的動作、互動、台詞帶領觀眾從電影裡發生的事件一點一滴了解在主角身上的多人格特徵,以及他可能產生的行為。

這樣的劇情編排看得出導演對於故事著墨的功力,利用多重人格不確定、無法預測患者行為的特性而製造出的緊張、刺激感,再藉由一個權威醫生的口來教育觀眾漸漸接收到更多多重人格患者的症狀與可能性。若你有認真看,應該可以感受到導演是如何帶領觀眾一步步走進整個無法預料的犯罪事件中,而且完全做到絲絲入扣,引人入勝。但相對地也因為觀眾對於人格分裂此一症狀的知解,而讓某些情節變得可以預測,反而失去應有的懸疑感。不過這類場景多數都被飾演本片主角的James McAvoy以精彩的演技彌補過去,所以本片集合電影兩大重要元素,同時擁有好的劇本與演員,算是近期相當好看的一部電影。


(以下將會討論到劇情,沒看過的建議不要踩雷)

事實上,《思·裂》不少設定讓人很難不聯想到【24個比利】的故事,同樣的人格分裂症;同樣的產生出24種人格。太多的相似之處讓人有點懷疑《思·裂》的劇本到底參考多少【24個比利】的故事?不過《思·裂》拍攝手法精緻,大量的近距離拍攝方式突顯出演員的表情變化,讓觀眾輕易的投入劇情,甚至最後劇情還與導演十多年前執導的電影《不死劫》(Unbreakable)有關聯,這些優點縱使【24個比利】翻拍成電影可能都難以超越。


以劇情來說,《思·裂》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不拖泥帶水,患有DID的主角綁架了三個女孩子,仔細去觀察,演員的每個動作、每種行為、每句話語都代表角色本身的思考模式,很少電影會如此吸引觀眾去看到那麼細微的刻劃,但在《思·裂》當中,這樣的方式是必要的,如同引領觀眾欣賞此世界觀的3D眼鏡,事後回想,還真的不得不佩服導演的細膩。由於主角本身的多重人格特徵就是強烈的亮點,相信多數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此,像個好奇的頑童試圖找出Kevin(凱文.溫德爾.克雷姆 Kevin Wendell Crumb,主角原始人格的名字)身上其他人格的蹤影。


例如為什麼Dennis(犯下綁架案的人格)上車後率先迷昏後座兩個女孩,之後卻沒有第一時間將坐在前座的Casey迷昏?從後面的劇情可以知道,Dennis原先的目標只有後座的兩個女孩,因為之前的主控人格Barry曾經跟他的主治醫生Dr. Fletcher訴說過在工作場合受到來訪的高中女生惡作劇,其實此舉可能意外引發Kevin其他人格的躁動,並且讓Barry這個人格失去原本的主控地位,才發生後續一連串事件。而這兩個女孩很大機率就是對Kevin惡作劇的高中女生,因為以她們天真帶點白目的性格來看,做出這樣的事好像也不意外,只是Casey並不在其內,但是綁架計畫執行時她也在現場,此時Dennis或許還未下決定要如何處置Casey,但是看Casey恐懼而不失慌亂的想偷跑下車,為避免節外生枝,因此決定將Casey也一併迷昏帶走。

還有後面Casey教其中一個女孩尿尿在自己身上來避免Dennis對她的搔擾,因為Casey觀察到Dennis進出都要擦椅子的動作,可能是因為他有潔癖。面對在她們面前有如變色龍的綁匪,Casey也多能沉穩以對,在情勢未明朗前不願做出太激進的挑戰,並且利用與Kevin不同人格的對話,找到逃脫機會等,還有幼年受過的創傷,讓她習慣多穿幾件衣服來保護自己等習慣。


飾演Casey Cook的Anya Taylor-Joy詮釋起來還算合格,畢竟在男主角精彩的表現下,始終掩蓋了她不少光芒。Casey Cook一角很明顯與另外兩位被綁架的女孩不大相同,也在導演巧妙的安排下,對故事內容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因為重點在於Casey過去的成長背景,造成她冷靜觀察、耐心潛伏的獵人性格,同時擁有保護自己的防禦性,慢慢揭開Kevin多重人格的祕密,不但救了自己一命,也讓她思考是否有機會改變自己未來的命運,甚至打開她潛藏在內心的多重人格因子,雖然導演在這方面沒有明說,卻也為之後的劇情創造無限可能的機會,甚至不排除開拍續集可能。


多重人格的題材是足夠引人入勝的,除了未來可以期待的《擁擠的房間》(由【24個比利】改編),過往電影《致命ID》(Identity),甚至港片《神探》(Mad Detective)都是這類電影中相當出色的代表,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1996年由Richard Gere主演、讓Edward Norton一鳴驚人的《驚悚》(Primal Fear,另一譯名《一級恐懼》)。在電影中身為律師的Richard Gere如何幫一位堅稱自己無辜的犯人打贏謀殺罪官司?當觀眾還在霧裡看花的時候,揭露原來犯人疑似患有人格分裂症,這個情況似乎也解釋了先前一切不合理的情形。整部電影可以看到Edward Norton在初次演出時就精湛的詮釋一位雙重人格的罪犯,當一切事情都了結後,在最後五分鐘又來個大逆轉,不但讓觀眾看到演員近乎完美的表演,也在劇情結尾留下無限唏噓的驚人發展,同時擁有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滿足,同樣在演員與劇本上獲得很大的成功,只不過《思·裂》在結尾的震撼沒有《驚悚》來得大,在觀眾胃口被越養越大的同時,現在鮮少有電影可以達到那樣的效果。

最後,《思·裂》在劇情上的創新比較稀少,但是導演細膩且引發觀眾投入欣賞的拍攝手法確實掌握得宜,是一部必須沉靜思考,細細品味才能夠挖掘出其中韻味的雋永之作。
loading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