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影評:情節比推理更重要的懸疑電影(含劇透)

作為筆者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可能會寫得比較長和有文筆之誤,望讀者見諒。從標題可見,這是一篇影評,但焦點側重於此電影的劇情。首先,有兩點需要界定清晰:1)筆者在觀看電影前並無閱讀過小說或其他版本的電影,所講的內容完全根據個人心得而論,亦無意比較;2)以下的評論雖包含劇情,但不重覆或仔細重提,希望讀者先觀看電影才開始閱讀。
1.人物關係不清
本片在宣傳時候一直認為「燒腦」電影,筆者在觀看第一次的時候,已經留心所有劇情細節,但之後仍然感到懊惱,因為有部分人物關係不清晰。所以筆者特意再到電影院重看,把問題重新再發掘多次,結果發現:並不是筆者有疑惑,而是電影無意識去要求觀眾完全理解和跟從偵探柏賀的思路去推測案件的兇手。以下是三個人物在電影中跟岩士唐綁架案關係只輕輕帶過:
圖片來源:http://awardswatch.com
先講列車服務員,其實觀眾或者對他認識並不多,因為他只在電影中做穿插的角色,整個兇殺案最後知道他有份參與,但並無揭露他與岩士唐一家的關係,偵探到最後因為他姓氏「米素」而推測他跟岩士唐案件中因為被誣陷而自殺的女僕同樣姓「米素」得知他是女僕的弟弟,這顯然可能是電影剪接的關係而把他的角色模糊,實在令人在查探案件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成為兇手之一。
第二,是岩士唐一家的廚師,她化身成俄羅斯公主的女傭,故事中偵探對她的查問並不多,重點在細節之中,筆者留意到兩樣:一是她對食物的要求和配搭很講究,這是在Jonny Depp飾演的古董商人還未死之前就有透露;二是她被公主責罵不懂幫狗梳毛,這會是一個女僕不懂做的事情嗎?事實上,偵探是憑這兩點推測她曾經是岩士唐一家的廚師。(主要也是因為所有人都跟案件有關)
第三,是化身奧地利教授的「綠魔」(如果記得舊版蜘蛛俠的觀眾應該印象很深)。柏賀最先揭穿他不是奧地利人,因為他的口音不像,然而因為他身有槍和穿著已知他以前是一名警察,他多次掩飾這個身份,但他從來沒有全何證據表明過與岩士唐案件有關,而最後只純粹憑警察身份知道他與自殺女僕的情侶關係?(這避免太神吧,如果是有心希望透過一試自己推理能力的觀眾,看到這個教授也是這樣有點牽強地連繫到岩士唐一家,就是覺得還是細心做一名觀眾了。)
2.故事情節鋪排深入
由於筆者認為電影公司的目的不是要求觀眾帶著推理的腦袋思考兇手,而是根據主角的思維和情節慢慢推進,所以很多人物描述都是從對白之中講出來。主角柏賀當然有自己的性格,從電影一開場加入的案件,以及他要求「雞蛋都要平衡」等等,其實都是為以後的情節鋪路。其次,是他從船上見到未婚年輕女教師和黑人醫生的交談,表示「等事件真正完結才放下」的對白,到尾段觀眾自然會認為二人就是兇手,因為他指出女教師是兇手時,醫生開槍拯救她,觀眾都或許會跌入劇情的陷阱,誤以為之前二人所講的對白就是答案,而且醫生亦順理成章地把事件講出來,觀眾以為完美落幕。這鋪排筆者認為是本電影值得加分的地方,至少劇情牽動了筆者旁邊的觀眾在看到這幕後大聲講:「都話一開始佢地講野就係想殺人」不過他們沒以為兇手不只二人。
另一點是兇手身中十二刀,這其實已經和這十二個人有關,在電影的中段已經把「12」這個數字說出來,但車上有多少乘客當然沒有講,所以如果有高智慧的觀眾可能已經把這個數字推理到兇手是車上所有乘客。(當然不包括偵探柏賀)
3.主題比推理更重要
在踏出電影院的一刻,觀察也許會想:什麼是公義?這也是電影的中心思想。劇情內容固然有最值得爭議的地方:正如Johnny Depp被殺時,其實是在偵探還未睡覺的時候(當是在深夜12點35分左右),他聽到旁邊有人敲門,然後開門一看,見到服務員正在敲Johnny Depp房門,事實上這時他已經死了。(在最後回憶的時間,化身單身婦女的演員也是被綁架Daisy的祖母回應服務員)為什麼柏賀只聽到敲門的聲音而聽不到他們逐一到Johnny Depp把他殺死的各種聲音呢?(包括推開窗、多人的腳步聲、敲爛錶、掉下物件和離開等聲音)不過可能觀眾會解答到(筆者較愚蠢)。這電影的主題是什麼?這是筆者回憶劇情時第一個問題,因為在最後審判的畫面,明顯呈視「最後的晚餐」的畫面,但誰是兇手呢?偵探心中有數,但他先講出第一個版本,也是最後跟警察報告的版本,為的是不想揭穿背後真相。從他在雪地向教師問話時,教師說他是活在犯罪的世界,而人人都有罪惡,當時偵探的答案是:他認為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心靈破碎,而不是人本身就已經有罪,所以在最後他認為十二合謀殺死商人,是因為要填補各自心靈上的罪疚。柏賀放過他們,是不是因為仁慈?不是,是因為他試探祖母會否殺死他時卻選擇自殺,他們原本就是一名好人,而柏賀曾經收到岩士唐一家的請求,但來不及幫助他們,自己對事件也有一些歉意,所以放過他們,其實也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填補。到最後,他講:「願我們都安好。」這不只跟他們說,也跟自己說,因為他一直以為所有事情有好有壞,而中間卻有這十二人。
如果要為電影評分,5分滿分我會給4.5分,因為在揭穿真相背後的一幕,背景音樂不是恐怖樂曲,只是播著令人感到悲痛的音樂,這一點證實了電影並不帶有強烈的推理過程,往往一些細節和對白才是真正的電影主題。而筆者這一篇文章,正是帶著推理的思維為大家揭開這電影的真目意圖,希望各讀者把各自的「推理」跟本人分享,謝謝。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