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壞習慣—要失去才懂懷念?:《靈魂獨舞》 符致逸

閱評流 於 10/03/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在最近的數日裡,那以「Cut不到」而聞名的電視台危在旦夕,相信成為了香港人口中的熱話。作為這電視台的其中一名極低層冗員(或即將成為前員工,哈哈),其實很高興發佈的新聞獲一眾觀眾肯定,紛紛在電視台的官方Facebook上留言支持,雖自己低級得這些讚賞未必與自己有關,但仍感與有榮焉。
 不過,這同時又在一次看到香港人的壞習慣—當事物快將失去,路燈忽滅,背影消失,才會知道它的重要性,才會猝然不快。不論是老舖、古蹟、漫畫家、配音員還是現在這電視台,快要成為大眾的集體回憶時,才會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站,裝作偉大地為其總日夜崇拜,但這時候,那人事物,已準備Flying By,揮揮衣袖,離開時不準備帶走半點雲彩,亦帶不走,因為在口說懷念後,淚水乾掉,回憶已通通失了。
 卻不如Adrian這樣,即使舊友已離去,但想起過去多少的寫照,已經能觸動他的心跳,不然的話,又怎會寫下這首《靈魂獨舞》。即使對方不在,他的靈魂,仍留在自己的腦海中獨舞,是對故人、故物最大的懷念,亦是讓其得到永生的方法。說起舊事,配以懷舊的曲風是常識吧,符致逸這作品,就像在這冰冷世代的一杯暖水,教人溫暖,抖擻精神起來,或許編曲初初聽來,會感覺古舊,但反覆再三細聽,就會聽到Adrian的心思,是故以以八九十年代的曲風編排,不覺聽膩。
 在腦海飄浮的,不止是這溫婉曲風,不止是Adrian的歌聲,還有那「公信力始終如一」的新聞,還有那Cut不到電視台的神奇事跡。日後的事,並不知道,或能繼續,或將失去。不過,放下心債,就能痛快。當然,三數月後,大家已不記起,那日曾對這個電視台作支持鼓勵,那年有這個電視台的出現,這就是香港。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