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II》(EP.02) 年輕世代變與不變的厭世

說劇。戲心話 於 19/08/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2010公視迷你劇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的續作,《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II》(以下簡稱爆炸《爆炸2》)睽違七年再次引爆年輕世代對於社會種種情緒的抒發。導演鄭有傑在報導中表示自己不是社會運動家,他想告訴觀眾的是人性,而不是議題。

相信一定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已忘光第一季所有的劇情,但沒關係親身實驗的結果,證明不用複習也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爆炸2》第二集主軸為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一場突顯年輕世代對於社會的心聲,同時也體現大人與年輕學子之間溝通的脫鉤,這場歷史性的學生革命,姑且不論參與者背後的立場與訴求,他們已為新世代開創一個勇敢發聲的第一槍。劇中不僅美術組重現經典的學運場景令人感嘆外,人設間彼此立場的糾葛更是一大看點,不僅讓觀眾重溫太陽花學運當時的自我思辨,對於社會、家人、同儕如何表態,更感受其運動對於年輕世代的衝擊以及張力。

其中令我最為動容的角色為黃茜(胡廣雯飾)與大鵬(夏騰宏飾),兩人充分表現出角色立場之間的對立,尤其是黃茜在劇中飾演在學運中身份矛盾的交換生,現實生活亦是,從她身上看見的是信仰,她關切的從來都只有新聞自由,但在身份與立場上,她不僅得面對自我心中的矛盾,同時又得應付外界對於自己的極度反感,甚至來自夥伴間(大鵬)的質疑,但無論是面對內心的糾葛或是社會的聲浪,不變的是她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如同她在劇中看見台灣媒體對於學運的報導,總是讓腥羶色模糊焦點而表達:「我們有新聞又怎樣,還不是把它浪費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上」。
圖片來源: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粉絲專頁

年輕人常說: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我最討厭的那種大人;但事實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學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擁護的立場,誰都想他人為自己發聲,誰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立場會使人變調,如同劇中的何士戎(宋柏緯飾)與大鵬,在捍衛自己的訴求時,不覺中變成自己曾經最厭惡的人,曾經他們痛恨媒體把焦點放在訴求以外的地方上,但在他們擁有社群話語權的影響力時,同樣淪為即時性的奴隸,忽略追求新聞真相的重要性。


謝謝閱讀:)
Facebook→ 說劇。戲心話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